初二物理上学期教案
宝应县实验初中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
课
题
第三章
光现象
总
课
时
7
第
课时
课
题
四、平面镜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3)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引入新课(魔术表演)1、教师将魔术箱全方位的展示给同学看,将开口的一面对着同学们,再用抽拉挡板将口封闭。2、请一位同学上台将一张纸币从魔术箱顶端投币口投入。3、教师拉开挡板,让同学们观察纸币在不在箱里,并对看到的现象展开讨论,发表看法。4、分解魔术箱,取出平面镜,现出纸币。板书课题:§3—4平面镜探究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阅读P69)实验器材:平板玻璃、刻度尺、两根同样大小的蜡烛,火柴,白纸,铅笔,。
提出问题:1、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在平面镜
.(上,前,后)面。2、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体大小
.3、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设计实验:我们要考虑:1.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如图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一张水平白纸上,另备两根同样大小的蜡烛以及火柴和铅笔
观看表演讨论先小组讨论好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再进行活动
实验验证:1.在玻璃板前放一个点燃的蜡烛A看它像的位置.2.把另一个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B放到镜后并且移动,使它与A的像重合.(
B的位置就是A像的位置)3.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再描下蜡烛A的位置和蜡烛B的位置画出它们的连线,并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蜡烛到镜面的距离.4.用一张白纸竖直放在蜡烛B的位置,不透过玻璃看白纸上有没有A的像.5.重复上面的实验再做两次实验次数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点燃蜡烛的高度(cm)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镜后蜡烛应有高度(cm)1101210122141014103188188实验结论:平面镜成的是
立的
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
.讨论实验中的不足及注意事项三、〖活动3〗阅读P70
方法(1)用对称法在图中画出点S在平面镜中的像(2)用对称法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要求有作图痕迹)四、〖活动4〗平面镜成像的应用(阅读P71)五、课堂检测
小组推荐代表交流自由发言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师生总结
回忆数学课上讲的对称图形学生板演结合日常生活谈谈
备课札记时间不宜长虚像的概念是学生难理解的难点,本课没有必要在此纠缠,只要通过“信息快递”让学生对虚像有大致了解就可以了,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再将虚像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