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小结与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小结与复习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13:4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本章复习小结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 知识清单 加深理解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坐标
(1)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同号;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异号,但他们到两坐标轴的距离都相等,注意有时要考虑到这两种情况的存在.
(2)点的横坐标与该点到y轴的距离有关,点的纵坐标与该点到x轴的距离有关.不能理解为相反的意思.同时点的横、纵坐标的值可正可负,而距离只可能为非负数.
2.在坐标系中求几何图形的面积
在坐标系中求图形的面积一般从两个方面去把握:
(1)通常向坐标轴作垂线,运用“割”或“补”的方法将要求的图形转化为一些特殊的图形,去间接计算面积;
(2)需要将已知点的坐标转化为线段的长度,以备求面积的需要.
知识模块二 典例引路 全面复习
例1:等腰梯形的各点坐标为B(-1,0),A(0,2),C(4,0),则点D的坐标为________.
分析:
求一个点的坐标,首先求出它到x轴与y轴的距离,然后再看它所在的象限,确定其横、纵坐标的符号.
解:如图,过点D作DE⊥x轴.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CE=BO=1.
又∵C点坐标为(4,0),
∴OC=4.
∴OE=4-1=3.
∵AD∥BC.
∴点D的纵坐标与点A的纵坐标相等为2.
∴D点的坐标为(3,2).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4),B(-1,2),O为原点,如图所示.求三角形AOB的面积.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坐标求图形的面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的面积,通常将图形面积转化成边在两轴上的图形的面积的和或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点的坐标求出图形中线段的长度.
解:过点作AE⊥y轴于E,过点B作BD⊥y轴于D.
因为A(-3,4),B(-1,2),
所以E(0,4),D(0,2),
所以OD=2,BD=1,AE=3,DE=OE-OD=4-2=2,
所以S三角形AOB=S三角形AOE-S三角形OBD-S梯形BDEA
确定位置
x
O
1
2
3
-1
-2
-3
1
2
-1
-2
-3
y
A
A点的坐标
记作A(
2,1
)
规定:横坐标在前,
纵坐标在后
B(
3,-2
)
由坐标找点的方法:先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然后过
这两点分别作x轴与y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该坐标对应的点.
B
1.由点确定坐标
2.由坐标确定点
深度归纳
各象限点坐标的符号:
第四象限
1
2
3
-1
-2
-3
y
x
1
2
3
-1
-2
-3
-4
O
若点P(x,y)在第一象限,则
x>
0,y>
0
若点P(x,y)在第二象限,则
x<
0,y>
0
若点P(x,y)在第三象限,则
x<
0,y<
0
若点P(x,y)在第四象限,则
x

0,y<
0
第一象限
第三象限
第二象限
(+,+)
(-,+)
(-,-)
(+,-)
0
1
-1
1
-1
x
y
(x,0)
(0,y)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
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
0
1
-1
1
-1
x
y
P(a,b)
?A(a,-b)
B(-a,b)
1.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对称点的坐标
?
?
x
y
1
2
3
4
3
1
4
2
5
5
0
·
M(4,3)
4个单位长度
3个单位长度
1.
点(
x,
y
)到x轴的距离是
2.
点(
x,
y
)到y轴的距离是
3.
点(
x,
y
)到原点的距离是
点的坐标与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关系
与y轴对称
与x轴对称
第四象限
第三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一象限
平行于y轴
平行于x轴
原点
y轴
x轴
点P(x,y)对称点的坐标
点P(x,y)在各象限的坐标特点
连线平行于坐标轴的点
坐标轴上点P(x,y)
(-x,y)
(x,-y)
x>0
y<0
x<0
y<0
x<0
y>0
x>0
y>0
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相同
(0,0)
(0,y)
(x,0)
原点对称(-x,-y)
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2.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P在第
象限. 
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
象限.

一或三
3.
若点P(x,y)的坐标满足
xy<0,且在x轴上方,则点P在第
象限.

4.若点A的坐标为(a2+1,
-2–b2),则点A在第____象限.

5.点
P(x,-y)在第三象限,则Q(-x,y3
)在第____象限.

随堂练习
6.已知点M(2+x,9-x2
)在x轴的负半轴上,则点M的坐标是
.
(-1,0)
7.已知点P(m+n-4,m-2)同时在两坐标轴上,则点Q(2m,-2n)的坐标为
.
(4,-4)
8.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
.
                
(1,2)、(1,-2)、(-1,2)、(-1,-2)
9.已知点P的坐标为(2-a,3a+6),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
距离相等,则点P的坐标
.
(3,3)

(6,-6)
随堂练习
10.
已知平面内一点P,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为(

A.(-1,1)或(1,-1)
B.(1,-1)
C.(-

)或(
,-

D.(
,-

11.
一个点在y轴上,距原点的距离是6,则这个点的坐标是
.
C
(0,6)或(0,-6)
随堂练习
12.
将图中的点(3,0),(7,0),(2,2)(3,2),(7,2),(8,2),(5,4)做如下变化,画出图形,说说变化前后图形的关系.
(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以-1.
2
3
4
5
6
7
8
3
2
4
5
解:
图形变化前后点的坐标分别为:
(-5,4)
(-8,2)
(-7,2)
(-3,2)
(-2,2)
(-7,0)
(-3,0)
变化后
(5,4)
(8,2)
(7,2)
(3,2)
(2,2)
(7,0)
(3,0)
变化前
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
(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
2
3
4
5
6
7
8
3
2
4
5
解:
图形变化前后点的坐标分别为:
变化前
(3,0)
(7,0)
(2,2)
(3,2)
(7,2)
(8,2)
(5,4)
变化后
(3,0)
(7,0)
(2,-2)
(3,-2)
(7,-2)
(8,-2)
(5,-4)
-1
-2
-3
-4
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