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2加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活动材料、6、5、4、3、2加几的口算卡片等。
学习准备:课前先自学本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问:今天小兔子请小朋友去它家坐客,你们愿意一起去吗?去小兔子家得翻越好几座小山呢,山上都有题目,我们一起来口算吧。
9+4= 8+4= 9+8= 7+9=
9+7= 7+4= 8+7= 9+3=
提问:谁来说说,前面三组都可以用什么方法算?最后一组还可以怎样算?
2、翻过小山,我们见到小兔子,它还出了几道题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呢?
6+( )=10 5+( )=10
导入:小朋友,9加几和8、7加几我们都是用凑十法来计算的,有时候还可以用已经熟悉的算式得数来算有联系的算式得数,今天我们继续用已经学会的方法,学习6、5、4、3、2加几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例题
师: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生回答三句话)
师:怎样列式?(板书:6+5=?(个))
引导:6+5该怎么样计算呢?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交流
引导:可以把6凑成10,5要分成4和1来算;也可以把5凑成10,6要分成5和1来算。(板书得数)
追问:我们用什么方法算的?把6凑成10怎样算?把5凑成10呢?
师:请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这两种方法。
谈话:小朋友都能想到用凑十法算出6+5=11,说明大家很会学习!虽然大家表示的过程不一样,但都能想到先把哪个数凑成10,另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来算。小朋友,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2、试一试
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这些题目就在数学书第96页试一试。
出示算式,要求学生自己算出得数填写在方框里。
组织交流,板书算式:
(1)6+6:凑十法
(2)4+9:凑十法;也可以根据学过的口算,直接用9+4=13来算得数。
(3)5+8:启发学生用8+5=13来算得数。
3、小结方法:
小朋友,刚才算过的几道题,想一想都用了什么方法?学生交流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可以看出6、5、4、3、2加几可以用凑十法来算,为了算起来方便,有时也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有联系的算式直接算得数。
三、练习
1、“想想做做”1
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
这些水果都印在了我们的书上的90页,小朋友能根据所看到的水果,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道题目问:你们是如何来列式的?如:我看到有两堆樱桃,左边一堆有4个,右边一堆有8个,一共有12个樱桃。4+8=12。
2、 摘草莓游戏。
这时,小兔子为什么垂头丧气呢?哦,它想摘草莓,为什么它摘不到草莓呢?哦,原来要我们做出草莓上的题目,小兔子就能摘草莓了。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草莓上的每一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吗?学生回答。那这些题目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学生解题后汇报。
3、看,我们小朋友们把教室都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小兔子也用鲜花把它的小家装饰得很漂亮。
小朋友们知道,上面有几盆花,下面有几盆花,一共有几盆花吗?
先做,再口答。出题答案。
4、不但小兔子和小鸟喜欢我们的小朋友,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喜欢和我们看小鸭子、小鸡也来了,要和小朋友做游戏呢。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再小组自己活动玩“涂颜色”的游戏。
四 、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啊?
教学反思:
《6、5、4、3、2加几》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8、7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新课之前,我先带领学生复习9、8、7加几的计算,通过复习计算,让学生回顾和重温“凑十”的过程和思想。
教学伊始,我利用教材创设的小白兔采蘑菇的童话情境,通过轻松的谈话,为学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营造了欢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高高兴兴地投入学习活动中。
教学例题时,我利用小白兔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出算式6+5,接着提出“你想怎样计算6+5”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地探索算法。学生通过之前9、8、7加几的学习,已经有了学习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基础,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的基本方法,这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算法,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试一试”中6+6、4+9、5+8三道算式的计算也是采用学生自主探索、相互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充分交流意见之后,我对学生的想法进行了反馈,这种反馈对于已经掌握算法的学生是一种有条理的内化知识的过程,同时又为未掌握算法的学生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本节课所学的计算实际上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把前面所学习的“凑十法”迁移过来进行计算,另一种是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的计算,只要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转化成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虽然这种转化的方法在教学7+9时已经学过,也是接下来的计算中要广泛使用到的一种比较便捷的方法,但是学生对这种思考方法经历得相对少一些,所以在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我在反馈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接受能力,相对“凑十法”解释地更加细致。
巩固应用阶段安排了4道练习题,通过第1、2题安排了题组比较,强化了交换加数位置进行加法计算的方法,因为这节课中用这种方法计算的题目占大多数;第3题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自主说出三句话——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来表达题意,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升了对问题结构的认识,为今后分析数量关系确定算法牢固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