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三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三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2 14:5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1分)
1.(6分)在四位数3205中,“3”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5”在 
 位上,表示 
 .
2.(2分)1头犀牛重1005千克,可以说大约有 
 千克,还可以说大约有 
 吨.
3.(1分)一个数除以8,商是12,余数最大,这个数是 
 .
4.(4分)一个西瓜重4 
 一辆卡车载重2 
 ,一袋大米重20 
 ,一个苹果重80 
 .
5.(4分)早晨东东打开家门(这种现象是 
 )去超市,东东在电梯门打开(这种现象是 
 )后进入电梯,电梯上升(这种现象是 
 )至二楼生活超市,他买回来一瓶果汁拧开(这种现象是 
 )喝.(选填“旋转”或”平移”).
6.(1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 
 .
7.(1分)明明和亮亮合作画一张轴对称图形,明明画出了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如图),亮亮要沿着虚线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右半边,应是数字 
 .
8.(1分)把一块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裁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铁板,正方形铁板的周长是 
 厘米.
9.(1分)红红把14块月饼装在月饼盒里,每4块装一盒(如图),需要 
 个这样的月饼盒.
二判断题(12分).(对的打“√”,错误的打“X”.)
10.(2分)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乘数中的任何一个都大. 
 
(判断对错)
11.(2分)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判断对错)
12.(2分)1吨的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判断对错)
13.(2分)亮亮有4条不同的裤子,2件不同的上衣,有8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判断对错).
14.(2分)算式24÷4+12×2的计算结果是30. 
 (判断对错).
15.(2分)4008读作四百零八. 
 .(判断对错)
三、算一算(27分)
16.(4分)直接写出得数.
200×5=
8×125=
101×2=
303÷3=
280÷7=
600÷3=
695×6≈
2032×4≈
17.(4分)先估算,再计算.
158+199
302﹣98
18.(10分)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4×5
525÷5
405×6=
★902÷6=
19.(9分)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要写出过程)
35×(135﹣126)
(273+308)÷7
19×6﹣9×6
四、做一做
20.(6分)如图,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
①如图左侧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在左侧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②如图右侧图形的周长是 
 厘米.
③在右侧图形中画一个最大的长方形,这个较大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21.(2分)如图,第20颗珠子是 
 色的.
22.(2分)第25个人是 
 .
五、解决问题(25分)
23.(5分)妈妈买来2箱牛奶,每箱12袋.喝掉15袋牛奶,还剩多少袋牛奶?
24.(5分)李老师有专业理论书26本,文学书55本,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25.(5分)张叔叔用篱笆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园,有两种围法(如图1、图2).如果选一种最省篱笆的围法,需要多少米篱笆?
26.(10分)三(1)班师生共45人打算租车去参观博物馆,有三种车型供选择,请你设计两种租车方案.(写出推算过程)
方案一: 
 ;
方案二: 
 .
车型
每辆车租车费(元)
载客5人
160
载客7人
200
载客8人
220
2018-2019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1分)
1.(6分)在四位数3205中,“3”在 千 位上,表示 3个千 ;“2”在 百 位上,表示 2个百 ;“5”在 个 位上,表示 5个一 .
【分析】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整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解答】解:在四位数3205中,“3”在千位上,表示3个千;“2”在百位上,表示2个百;“5”在个位上,表示5个一.
故答案为:千,3个千;百,2个百;个,5个一.
【点评】解答时一定要看清数位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2.(2分)1头犀牛重1005千克,可以说大约有 1000 千克,还可以说大约有 1 吨.
【分析】1头犀牛重1005千克,可以说大约有1000千克,还可以把1000千克化成1吨,说大约有1吨.
【解答】解:1005千克≈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即1头犀牛重1005千克,可以说大约有1000千克,还可以说大约有1吨.
故答案为:1000,1.
【点评】此题是考查取近似值及质量的单位换算.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3.(1分)一个数除以8,商是12,余数最大,这个数是 103 .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解答】解:8﹣1=7,
8×12+7,
=96+7,
=103,
答:这个数是103.
故答案为:103.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4.(4分)一个西瓜重4 千克 一辆卡车载重2 吨 ,一袋大米重20 千克 ,一个苹果重80 克 .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可知计量一个西瓜重用“千克”做单位;计量一辆卡车载重用“吨”做单位;计量一袋大米重用“千克”做单位;计量一个苹果重用“克”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一个西瓜重4
千克,一辆卡车载重2
吨,一袋大米重20
千克,一个苹果重80克.
故答案为:千克,吨,千克,克.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5.(4分)早晨东东打开家门(这种现象是 旋转 )去超市,东东在电梯门打开(这种现象是 平移 )后进入电梯,电梯上升(这种现象是 平移 )至二楼生活超市,他买回来一瓶果汁拧开(这种现象是 旋转 )喝.(选填“旋转”或”平移”).
【分析】根据平移的意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根据旋转的意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解答】解:早晨东东打开家门(这种现象是
旋转)去超市,东东在电梯门打开(这种现象是
平移)后进入电梯,电梯上升(这种现象是
平移)至二楼生活超市,他买回来一瓶果汁拧开(这种现象是
旋转)喝.(选填“旋转”或”平移”).
故答案为:旋转,平移,平移,旋转.
【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平移与旋转的理解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6.(1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 都得0 .
【分析】因为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所以在除法中,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解答】解:因为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所以在除法中,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故答案为:都得0.
【点评】此题考查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0能做被除数,当被除数是0时,商也是0.
7.(1分)明明和亮亮合作画一张轴对称图形,明明画出了轴对称图形的左半边(如图),亮亮要沿着虚线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右半边,应是数字 2019 .
【分析】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称这两个图形为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依次即可求解.
【解答】解:亮亮要沿着虚线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右半边,应是数字2019.
故答案为:2019.
【点评】考查了轴对称,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8.(1分)把一块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铁板,裁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铁板,正方形铁板的周长是 40 厘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这块长方形铁板上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所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10×4=40(厘米)
答:正方形铁板的周长是40厘米.
故答案为:4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9.(1分)红红把14块月饼装在月饼盒里,每4块装一盒(如图),需要 4 个这样的月饼盒.
【分析】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14除以4即可,注意取值用进一法.
【解答】解:14÷4=3(个)…2(块)
3+1=4(个)
答:需要
4个这样的月饼盒;
故答案为:4.
【点评】解答依据是:包含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二判断题(12分).(对的打“√”,错误的打“X”.)
10.(2分)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积,一定比这两个乘数中的任何一个都大.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两个因数不同取值,分都大于1,或都小于1,以及它们的积,来加以判断.举例说明.
【解答】解: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例如1.2×2=2.4,积大于1.2和2;
如果两个因数小于1,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例如0.1×0.2=0.002,积小于0.1和0.2.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因数与积的关系,对于这样的问题,一般举出反例加以说明.
11.(2分)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 
(判断对错)
【分析】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所围成的图形形状也可能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长和宽也可能不相同,因此不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由此判断.
【解答】解:可以假设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则长和宽会可能是:9、1或者8、2;
此时虽然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但是它们的长方形的形状,以及长和宽也不一定相等,所以它们不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因此只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拼组,注意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12.(2分)1吨的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 .(判断对错)
【分析】把1吨化成千克数,用1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
【解答】解:1×1000=1000(千克),
1吨=1000千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13.(2分)亮亮有4条不同的裤子,2件不同的上衣,有8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 (判断对错).
【分析】从4条裤子中选一件有4种选法、从2件上衣中选一件有2种选法,共有4×2=8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解答】解:4×2=8(种)
答:有8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需要用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
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14.(2分)算式24÷4+12×2的计算结果是30. √ (判断对错).
【分析】24÷4+12×2先同时计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由此求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即可判断.
【解答】解:24÷4+12×2
=6+24
=30
计算的结果是3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15.(2分)4008读作四百零八. 错误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4008读作:四千零八.
【解答】解:因为4008读作:四千零八;
所以4008读作四百零八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算一算(27分)
16.(4分)直接写出得数.
200×5=
8×125=
101×2=
303÷3=
280÷7=
600÷3=
695×6≈
2032×4≈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估算方法口算即可.
【解答】解:
200×5=1000
8×125=1000
101×2=202
303÷3=101
280÷7=40
600÷3=200
695×6≈4200
2032×4≈8000
【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17.(4分)先估算,再计算.
158+199
302﹣98
【分析】(1)158+199估算时把158看成160,199看成200再计算,然后再根据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求出准确的结果;
(2)302﹣98估算时把302看成300,98看成100再计算,然后再根据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求出准确的结果.
【解答】解:(1)158+199≈160+200=360
158+199=357
(2)302﹣98≈300﹣100=200
302﹣98=204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以及准确计算的方法,估算时要注意把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再计算;准确计算时注意把相同数位对齐.
18.(10分)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64×5
525÷5
405×6=
★902÷6=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解答】解:164×5=820
525÷5=105
405×6=2430
★902÷6=150……2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19.(9分)用你喜欢的办法计算.(要写出过程)
35×(135﹣126)
(273+308)÷7
19×6﹣9×6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答】解:(1)35×(135﹣126)
=35×9
=315
(2)(273+308)÷7
=581÷7
=83
(3)19×6﹣9×6
=(19﹣9)×6
=10×6
=60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做一做
20.(6分)如图,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
①如图左侧长方形的周长是 18 厘米.在左侧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16 厘米.
②如图右侧图形的周长是 18 厘米.
③在右侧图形中画一个最大的长方形,这个较大长方形的长是 5 厘米,宽是 3 厘米,周长是 16 厘米.
【分析】①在左侧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②通过平移转化为一个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③在右侧图形中画一个最大的长方形,这个较大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①(5+4)×2
=9×2
=18(厘米);
4×4=16(厘米);
答:如图左侧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②①(5+4)×2
=9×2
=18(厘米);
答:如图右侧图形的周长是18厘米.
③在右侧图形中画一个最大的长方形,这个较大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
(5+3)×2
=8×2
=16(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故答案为:18、16;18;5、3、1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1.(2分)如图,第20颗珠子是 白 色的.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组珠子是6个珠子一个循环,分别按照2白4黑的顺序依次排列,据此求出第20个珠子是第几个循环的第几个珠子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解:20÷6=3(个循环)…2个
所以第20个珠子是第4循环的第2个,与第一个循环的第2个珠子相同,是白色的.
答:第20颗珠子是
白色的.
故答案为:20.
【点评】本题考查图形中珠子排列的规律:认真找出哪些珠子是一组是关键.
22.(2分)第25个人是 男孩 .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这组图形奇数个数为男孩,偶数个数为女孩.25为奇数,所以应为男孩.
【解答】解:25为奇数,所以第25个人是男孩.
故答案为:男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关键根据所给图示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做题.
五、解决问题(25分)
23.(5分)妈妈买来2箱牛奶,每箱12袋.喝掉15袋牛奶,还剩多少袋牛奶?
【分析】用12乘2就是一箱牛奶的袋数,然后再减去15就是还剩多少袋牛奶.
【解答】解:12×2﹣15
=24﹣15
=9(袋)
答:还剩9袋牛奶.
【点评】解答依据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24.(5分)李老师有专业理论书26本,文学书55本,把它们放在如图所示的书架上,平均每层要放多少本书?
【分析】根据题意,用26+55=81,求出一共有81本数,然后再除以书架的层数3即可.
【解答】解:(26+55)÷3
=81÷3
=27(本)
答:平均每层要放27本书.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一共有多少本书,然后再根据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25.(5分)张叔叔用篱笆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园,有两种围法(如图1、图2).如果选一种最省篱笆的围法,需要多少米篱笆?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第一种围法篱笆长是长+宽×2;第二种围法是长×2+宽,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解答】解:图1围法篱笆长是:8+5×2=18(米)
图2围法篱笆长是:8×2+5=21(米)
答:图1是最省篱笆的围法,需要18米篱笆.
【点评】此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要注意一边靠墙的两种不同围法.
26.(10分)三(1)班师生共45人打算租车去参观博物馆,有三种车型供选择,请你设计两种租车方案.(写出推算过程)
方案一: 租5辆载客8人的车和1辆载客5人的车 ;
方案二: 租3辆载客7人的和3辆载客8人的 .
车型
每辆车租车费(元)
载客5人
160
载客7人
200
载客8人
220
【分析】根据三种车的载客人数和所需租金,计算每人所需钱数:160÷5=32(元/人),200÷7≈28.6(元/人),220÷8=27.5(元/人),然后进行比较:32>28.6>27.5,所以尽量多租载客8人的,而且尽量坐满.方案一:45÷8=5(辆)……5(人),可以租5辆载客8人的车和1辆载客5人的车,所需租金:220×5+160×1=1260(元);方案二:7+8=15(人),45÷15=3(组),即租3辆载客7人的和3辆载客8人的,需要租金:3×(220+200)=1260(元).据此解答.
【解答】解:160÷5=32(元/人)
200÷7≈28.6(元/人)
220÷8=27.5(元/人)
32>28.6>27.5
方案一:
45÷8=5(辆)……5(人)
可以租5辆载客8人的车和1辆载客5人的车,
所需租金:
220×5+160×1
=1100+160
=1260(元)
方案二:
7+8=15(人)
45÷15=3(组)
租3辆载客7人的和3辆载客8人的,
需要租金:
3×(220+200)
=3×420
=1260(元)
答:可以租5辆载客8人的车和1辆载客5人的车也可以租3辆载客7人的和3辆载客8人的.
故答案为:租5辆载客8人的车和1辆载客5人的车;租3辆载客7人的和3辆载客8人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最优化问题,关键根据载客人数和所需租金找到合适的租车方案.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7
9:00:54;用户:18048581655;邮箱:18048581655;学号:21518001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