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 肖文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生字词,了解作者;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把握母亲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悟朴实质华的语言传达出来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研读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母亲在每个人心中都是温暖的,母亲的爱是太阳,奉献着他的光芒;母亲的爱是海洋,袒露着宽广的胸怀;母亲的爱是一片沃土,哺育着儿女,让他们茁壮成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赞颂母亲的文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
预习检测
过渡:首先检测大家的预习情况。
1.生字词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大屏幕上的生字词。
评价:看一下正确读音,没有问题。预习工作完成的不错,非常棒,提出表扬!
评价:声音洪亮,美中不足的是有一个字音读的不是很准确,下次预习要更细心一些。请坐!
师:在这里老师有两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辍 佃农)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在自己的课本上做好批注,在进行识记时要注意!
师:端正坐姿,每词齐读两遍!
过渡语:提到中国伟大领袖,你会首先想到谁呢》(毛主席)其实除了毛主席,中国还有一位伟大的领袖,他就是朱德,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朱德将军。
2.了解作者
师: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上的作者介绍。
明确: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过渡语:世间不论是什么身份,当你降临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浓浓的母爱。面对母亲去世的消息,作者十分悲伤,特写下此文,用来怀念母亲勤劳的一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就像文章说的那样:“我爱我的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那么文章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母亲的勤劳呢?
问题一:四分钟时间请大家默读文章,找一找文章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母亲的勤劳呢?
明确:①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还能挑水挑粪
②常见母亲在早上汗流满面地烧饭。
③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④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尤喜纺棉。
⑤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⑥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⑦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床。
总结语:大家的分析都很到位,表述也很清晰。大家从事件和描写两个角度分析出来了母亲的勤劳这一品格。
师:能够培养出一代领袖的“我”的母亲仅仅是一个勤劳的人吗?
四、细读课文,文本探究
问题二:请同学们细读课文,除了勤劳母亲还有怎样的品格?(要求:在文章上进行勾画做批注;结合文本;)
明确:①聪明能干—饭食,缝家织布
②任劳任怨—祖母安排的活计母亲第一个起床干
③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
④宽厚仁慈,勤劳俭朴
⑤有远见,识大体(深明大义)—支持我读书;支持我参加革命;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总结语:在生活的小家庭中,作为子女的母亲,她勤劳能干,任劳任怨,宽厚仁慈。身在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她识大体顾大局,深明大义。这样一位母亲怎能不让作者怀念呢?
过渡:作者在质朴平实的叙述中,也饱含母亲的深情。
五、再读文章,探究主旨
问题四:请同学们结合相关语句,思考文章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敬佩,心疼
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爱,心疼
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思念
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还给我许多慰勉。敬佩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夫生活。敬佩,歌颂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想念
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 感谢
母亲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挽救的。 思念 我将继续尽忠于... 感恩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师: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佩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六、结语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只要我有,只要你要,倾尽所有,倾我所能。”这是文章中的母亲,也是你我的母亲,更是天下的母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