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2 15:5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信息化教学设计《再塑生命的人》
作者信息
姓名
电话
学科
年级
7年级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再塑生命的人
一、教材分析
《再塑生命》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3单元第二课课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人物故事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眼睛,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总的来说,本文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优美,无论是在能力的培养方面,还是情感的提升方面,其地位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学生分析
本文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但是针对文中小女孩海伦是个盲人,部分学生可能很难感知。上课时应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仔细品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准、理解“截然、搓捻、花团锦簇”等词。
2.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事迹。
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揣摩文章语句(如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她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四、教学环境
(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课是用来了PPT课件进行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PPT课件,辅助演讲的多媒体课件,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足。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又能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新课
谈话激趣
不知道咱们班有没有人觉得自己很聪明呢?
介绍海伦凯勒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中,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示PPT海伦凯勒的介绍
整体感知
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回答展示的
问题
精读
课文
合作
探究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描写莎莉文老师的语句。
莎莉文老师来后不久,海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啊!这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这一切改变看起来似乎都非常简单非常顺利,你觉得呢?
认真阅读积极参与讨论
充满爱心、耐心、了解儿童心理,讲究教育方式,善于抓住教育时机,教学循序渐进,因势利导,是一个教育艺术家
看完上面这段文字,再结合课文,请你说说看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情感?(感激和敬爱)
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其实还可以从文中的那个地方看出来?(题目)你如何理解文章的题目“再塑生命的人”?
小结
从海伦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
拓展
阅读
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找出你最喜欢的或给你启发最大的句子,并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引导学生关注和尊重生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文中的莎莉文老师,是我的偶像,因为她对海伦凯勒付出的耐心、爱心以及富有教育的艺术,都是我在工作中应该学习的地方。反思我们的教学,更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都更加的美丽。一节课下来,也有些许不足之处,还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