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文档属性

名称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27 22: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中间的圆哪个大些?
要进行测量,就要有一个人们公认的出来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
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简称SI。
我国古代
一尺:100粒谷排列的长度规定为一尺;
一拃zhǎ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为“一拃”。 一庹tuǒ:两臂向左右伸开的长度。 一步: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英国:国王亨利规定他的鼻子尖到他伸值手臂的中指尖的距离规定为
一码;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史中,一把平平常常的尺,作为量度物体长度的一种测量工具,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略到精确的发展过程。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现代有哪些常见的长度测量工具?
米尺、卷尺、三角板、可以用各种显微镜、激光干涉仪、常规的各种尺(包括三角版、游标卡尺……)1m以上100m之内的,可以用皮尺、钢尺.高级一点的有因瓦基线尺。还有各种精度的测距仪之类的,可以测量几十公里的距离。最主要的还是gps,直接测2点坐标,一算就知道2点间距离,根本不用量。(很多情况根本没法量)再远的,宇宙空间的,还有各种望远镜,雷达.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可以测量多少光年以外的天体……
一、长度的单位
1.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即国际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米,时间的基本单位为秒。
2.常用的长度单位:
   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 m= 10 dm= 102 cm= 103 mm =106um =109 nm
3.常用的时间单位:
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u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1h=60min;1min=60s;1s=1000ms;1ms=1000us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我国以前使用的长度单位:
英、美等国使用的长度单位:
航海中使用的长度单位:
天文学中使用的长度单位:
信息窗
1尺≈0.33米;1寸≈0.033米
1英里=1609米;1英尺=0.305米
1英寸=0.0254米;1码=0.91米。
1海里=1852米
1光年=9.46053×1015米
二、长度的测量:
(一)、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
零刻度、量程、最小刻度值。
2、使用过程中:
① 选对刻度尺: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精度和量程都合适的测量工具。
② 放对刻度尺 :
A放平:刻度尺要与物体被测边缘平行。
B紧贴:刻度尺有刻度一面要紧贴被测物。
C对齐: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③ 看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或俯视。
④ 读对:必须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   
     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
⑤ 记对:数字加单位。
注意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
我们总结
附1: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个数字的单位反映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
再来读数
我们总结
附2: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取抉于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测量工具的最小分度值)
我们选择
测两颗星星间的距离我们用_________;
测教室的长与宽我们用_____________;
工程师测螺帽的内径用_____________;
我们总结
附3:测量工具的选择与测量的要求有关,测量的要求越精确,测量的工具就越精密(最小分度值就越小)
我们思考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否最小分度值越小越好?为什么?
例: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
D
没对齐、
没紧贴
没放平、
没紧贴
没紧贴
正确
1、用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理课本的长度。
2、两人分别用同一刻度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动手实验
比较测量结果,对同一个测量值,其结果相同吗?若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测量者不同、所选工具不同。
(二)、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物体的真实长度叫真实值。)
注意: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误差不可避免,它是因为测量工具本身的精密程度、测量方法的完善程度等客观因素和测量者主观因素引起的。
错误是可以避免的,它主要是由于实验方法不正确、仪器使用不正确、读数不正确等原因引起的。
例1: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D
三、长度的间接测量法
1.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
将细铜丝在铅笔上密绕n圈(如50),用刻度尺测出铅笔上铜丝排列的长度l,铜丝的直径为l/50
累积法(以少代多):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如:测纸张的厚度;测邮票的质量;硬币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细铜丝的直径等。
2. 如何测圆锥体的高度、硬币直径?
平移法(以内变外):当物体的长度不便直接测量时,想办法将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硬币的直径、球的直径等。
例1:如下图,能正确测量出硬币直径的是:
D
例2:测量小球的半径,下图哪个正确?
D
3.如何测京广铁路线的长度?
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丝线与地图上的曲线重合,并在两端点做好记号,然后将细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记号间的距离。
替代法(以曲变直):测量某个与被测物体相等的物体量,用以代替对被测物体的直接测量。如:地图上某条大河的长度,铁路的长度。海岸线的长度等。
4、如何利用单车测出从教学楼到饭堂的路程?
滚轮法:
先测出某个轮子的周长,让此轮在被测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然后用轮子周长乘以 圈数可得曲线路径的长度。
思考:要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有哪些方法?
让硬币在地面沿直线滚动N周,测出直线的长度L,周长C=L/N。
用细线在硬币上绕三圈,量出细线的长度L,周长C=L/3。
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一圈,再剪下对折即可直接在刻度尺上读出直径,算出周长。
如图,平移法。
三、时间的测量
学习停表的使用方法;测试两次连续按表的时间。
讨论:这个时间对于计时测量带来的实验误差。
1、测量一次脉搏跳动的时间。
方法:测量脉搏一分钟内跳动次数n,则:t=n/60
讨论:为什么不直接测量一次脉搏跳动的时间?
——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2、测定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周期。
方法:测定单摆完成摆动50个周期所需要的时间t,则来回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t0:
t0 =t/5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