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1.通过熟读课本,能说出西汉初立的基本史实、知道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具体措施。
2.通过材料分析结合所学能够找出“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的强盛的基础。
3.通过材料分析和小组合作探究认识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轻徭薄赋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社会秩序,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重点: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难点:分析理解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历史上称西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一、西汉的建立
“汉并天下”瓦当: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的“汉并天下”瓦当。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模型。设计在长安城宫殿的屋檐上。我们从中看出了一种王者之气。
材料研读: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饿。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1、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
2.西汉建立之初社会出现如此景象的主要原因:
①秦的残暴统治 ②秦末战乱
3.汉初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为防止人民的反抗,刘邦吸取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得天下后,刘邦曾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天下!”
陆贾说:“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
读课本55页“休养生息政策”这一板块,找出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措施以及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二、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
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轻徭薄赋政策,保养民力,增加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①汉初经济凋敝 ②社会动荡不安
③吸取秦亡教训
1. 原因:
3. 内容:
①罢兵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释奴为民——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鼓励耕织——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④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2. 目的: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十五税一
4. 结果: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耧车,汉代播种工具。它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
三、文景之治
措施: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②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④提倡勤俭治国。
读课本55页找一找汉文帝、汉景帝的统治的措施?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材料一:夫农,天下之本也,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zi cheng)(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 ——《汉书·文帝纪第四》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第五》
下列材料分别反映了汉文帝、汉景帝的哪些统治措施?
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材料二:文帝曾经想建一露台,召工匠计之,需百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白寿彝:《中国通史》
重视“以德化民”
材料三: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dan),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书·文帝纪第四》
材料四: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割鼻子改为打三百板子,把斩去左脚改为打五百板子……
景帝:针对笞刑,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材料一:西汉初年,“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到了文景之世,“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京师之钱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汉文帝、汉景帝的一系列措施使汉朝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博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一方面,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为当时社会之根本,农业收入是国家主要财源。
另一方面,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处于饥荒,国库亏空。为保障人民基本生存,社会安定,必须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合作探究一
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 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合作探究二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农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课堂练习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经济凋敞,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有
①秦的暴政 ②秦末农民战争 ③楚汉之争 ④汉初皇帝奢侈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
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4.下列哪一措施不是汉高祖刘邦时期采取的措施
A.让士兵还乡务农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
C.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谣役及兵役
D.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课堂练习
5.《国无德不兴》使我们认识到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德治国的大智慧。秦汉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的是
A.秦始皇 B.秦二世 C.汉高祖 D.汉文帝、汉景帝
6.下列是四位同学排演的“文景之治”课堂剧中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政府奖励
B.县令王二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嫔妃因为铺张浪费受到排斥
D.文帝命人依照阿房宫修建宫殿
课堂小结
秦朝灭亡
秦的暴政
西汉建立
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
原因
政策
盛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