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60张PPT)+教案+学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60张PPT)+教案+学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2 16:27:46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部编版
八上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南湖游船
你认识上面两幅图片吗?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成为中国的红色记忆,南湖游船每天都要接待许多游人。
新课导入
五四运动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一些地方相继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它诞生之后,中国革命又出现了哪些崭新的面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去感受那些峥嵘岁月吧!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李达
自主预习
?
?
?
自主学习
?
?
?
?
?
?
?
?
?
?
自主学习
?
?
?
自主学习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讲授新课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概况
讲授新课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概况
讲授新课
识图学史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概况
(3)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讲授新课
识图学史
影响
《新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一系列文章。1919年9月至11月,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完整地向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讲授新课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列举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哪些工作?
1
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革命。
2
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3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及结合上面材料,回答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中宣传的原因,采取哪些方式宣传,有什么影响?
材料研读
原因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于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方式
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影响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讲授新课
1920
陈独秀
上海
1920
李大钊
北京
济南
汉口
长沙
广州
巴黎
东京
南陈北李
共产主义小组分布示意图
陈独秀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起组织。
讲授新课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思想基础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中共一大召开
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讲授新课
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
时间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
浙江嘉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讲授新课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
代表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李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讲授新课
李汉俊
陈潭秋
邓恩铭
王尽美
刘仁静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张国焘
马林
内容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通过了党的革命纲领
1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2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3
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讲授新课
识图学史
阶段小结
讲授新课
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阅读教材后回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大意义?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中国其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比较,分析出中国共产党面貌新在哪里?
指导思想
代表阶级
奋斗目标
共产党
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马克思
主义
无产阶级、人民大众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合作探究
中共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共12人,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
中共“二大”
讲授新课
①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
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内容
中共二大会址
中共“二大”
讲授新课
第四单元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
中共“二大”
讲授新课
阶段小结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建立了分部。劳动组合书记部还创办刊物,开办补习学校,派党员深入到工人群众当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觉悟。
领导机构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讲授新课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讲授新课
时间:1923年2月
概况: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
结果:遭到帝国主义和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影响: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讲授新课
相关史事
知识拓展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持续时间约4个月,迫使港英当局屈服。
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迫使路矿当局承认了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条件,最终取得了胜利。
识图学史
京汉铁路总工会江汉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拒绝下令复工,英勇就义。
吴佩孚调动两万多军警镇压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工人52人牺牲,350余人受伤
识图学史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是哪次罢工,结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教训?
京汉铁路大罢工
郑州二七纪念塔
京汉铁路大罢工
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合作探究
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
结果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神强大的敌人。
教训
合作探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斗争道路。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后,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还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学案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堂教学流程】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7年,俄国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
马克思主义

2.概况:
(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
李大钊
的文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发展: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
工人运动
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共产竞早期组织:
(1)1920年夏,
陈独秀
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2.中共“一大”:
(1)召开:1921年7月,在
上海
秘密召开。
(2)成员:
毛泽东
、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共产国际代表
马林
等出席了会议。
(3)内容
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
无产阶级专政
,实现共产主义
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
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
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
选为中央局书记
(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
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中共“二大”
(1)召开: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
(2)内容。
最终奋斗目标
建设
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
反帝反封建
的民主革命網领。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代表:1923年2月,
京汉铁路
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湖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
吴佩孚
的血腥镇压。
3.启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教材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列举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做了哪些工作?
问题2.阅读教材及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中宣传的原因,采取哪些方式宣传,有什么影响?
材料研读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教材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正文部分及观看教学视频:中国共产党成立,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有哪些?
问题2.归纳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
问题3.归纳二大成立的时间、地点、内容、评价?
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教材
“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全国工人运动高涨的背景是什么?
问题2.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是哪次罢工,结果如何?取得了什么教训?
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D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文学改良刍议》
2.王刚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C

A.
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
3.在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有一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是
“开天辟地大事变”。该展览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A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通过第一个党纲C.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
C

A.毛泽东B.周恩来C.陈独秀D.董必武
二、读图说史题
1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图一的地点在什么地方?此地召开的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中共成立;
上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此次会议的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分别是什么?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领导工人运动。
(3)“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学后反思】
学到什么?
有何疑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教案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和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来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记录反馈老师。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结合教材思考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国际、国内的背景如何?
小组合作后,明确:
2.学习自主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过程怎样?
教师提示:
(2)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3)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马克思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3.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影响?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4.材料研读:
(1)展示材料: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2)阅读教材及结合上面材料,回答知识分子到工人阶级中宣传的原因,采取哪些方式宣传,有什么影响?
(3)明确:
目标导学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学习“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知识点:
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概况中共一大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内容、意义?
小组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教师提示:
 
(3)阅读教材后回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重大意义?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提示:
中国其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学习“中共二大”知识点:
教师: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时间、地点、中心内容、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明确:
4.小组合作探究:
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教师讲解:
因为他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5.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比较,分析出中国共产党面貌新在哪里?
明确:
目标导学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1.高潮
教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是什么?
学生:
教师: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展示图片)请大家简述一下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情况。
学生: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2.代表(顶峰)——京汉铁路大罢工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归纳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概况。(展示图片)
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
3.失败教训
教师: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却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制造了“二七惨案”。涌现出林祥谦等英雄人物,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从这次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得出了什么教训?
学生: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斗争道路。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后,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还将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是重要的内容,也是考试中容易涉及到的重要考点。在本课教学中,成功采用了问题式、小组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了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同时也在问题与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教学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对知识点是归纳总结,让学生熟练掌握了历史知识点,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史料的选取、解读要更加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讲解更加灵活,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改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你认识上面两幅图片吗?中共一大上海会址成为中国的红色记忆,南湖游船每天都要接待许多游人。它们和中共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时间:1923年2月
概况: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顶峰
结果:遭到帝国主义和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影响: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云南)“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2019年贵州毕节)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北伐战争的胜利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9年四川雅安)下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
上述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A.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香港海员罢工D.青岛日资沙厂工人大罢工
5.“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6.(2019辽宁营口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7.中国共产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大会?(  )
A.中共三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8.1920年,第三国际的代表来华就组党一事与李(李大钊)、陈(陈独秀)进行会谈。后决定在上海建立由陈领导的党支部,在北京建立由李领导的党支部。“只要联合两个党支部,便可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统一起来。”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共产国际的帮助
D.先进人物个人的作用
9.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
D.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0.烟雨楼旁有条红船。去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11.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剥削”;“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上述材料没有反映的信息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
C.明确反帝反封建是党的主要任务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12.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A.蔡元培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13.“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4.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5.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
16.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17.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18.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①组织工会
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④领导工人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9.下图是今上海市业兴路76号的建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这次大会(

A.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B.开启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新”的体现不包括:(

A.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以建设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C.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
(2)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参会代表。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青春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便胸怀的理想。
——张康喆《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材料三
1918~1921年间,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订购了40余种有关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并经常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进行宣传和介绍。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等组织相继成立,它们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地点,其中许多人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摘编自谷俊松《近代国立大学图书馆功能演变研究(1898—1949)》
材料四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各地相继涌现出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团体。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她的诞生、壮大、富强都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八年来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卓绝斗争和奋斗的结果。
(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党的一大”召开于哪一年?“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贡献。
(4)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请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云南)“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答案】A
【解析】“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又转移到南湖的一游船上继续召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A。
2.(2019年贵州毕节)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北伐战争的胜利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北伐战争从1926年到1928年,而中共成立是1921年,故③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故①②④均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19年四川雅安)下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
上述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A.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答案】A
【解析】依据图片中“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说明中共一大提出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A符合题意;一大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B不符合题意;组织机构主要是选举领导人以及分工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一大没有提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香港海员罢工D.青岛日资沙厂工人大罢工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了顶峰。故答案为B。
5.“上海小楼,南湖游船,开天辟地,谱写新篇”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D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开天辟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D。
6.(2019辽宁营口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A选项符合题意。中共二大提出了党的最低民主革命纲领,B选项排除。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C选项排除。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
7.中国共产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大会?(  )
A.中共三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答案】D
【解析】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
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故选D。 
8.1920年,第三国际的代表来华就组党一事与李(李大钊)、陈(陈独秀)进行会谈。后决定在上海建立由陈领导的党支部,在北京建立由李领导的党支部。“只要联合两个党支部,便可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统一起来。”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C.共产国际的帮助
D.先进人物个人的作用
【答案】C
【解析】“1920年,第三国际的代表来华就组党一事与李(李大钊)、陈(陈独秀)进行会谈。后决定在上海建立由陈领导的党支部,在北京建立由李领导的党支部。”“只要联合两个党支部,便可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统一起来。”可知,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是共产国际的帮助。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进步理论;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故选C。 
9.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
D.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破坏,会议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可知,题干的会议指的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符合题意。故选A。 
10.烟雨楼旁有条红船。去年10月31日,习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答案】A
【解析】“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结合所
学,中共一大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可知,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符合题意。故选A。
11.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剥削”;“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上述材料没有反映的信息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B.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
C.明确反帝反封建是党的主要任务
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C
【解析】从题干来看,材料没有反映的信息是明确反帝反封建是党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一大”的任务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建立公有制。据所学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在1922年中共二大上。故选C。 
12.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是(

A.蔡元培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1919年,领导五四运动,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D符合题意;蔡元培、胡适和鲁迅没有参加中共一大,A、B和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特别的日子”指的是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国一大会议的内容有: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4.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是指《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1911年,一道闪电指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但仍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故D符合题意;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15.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B项符合题意;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项不合题意;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C项不合题意;辛亥革命结束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成立中华民国。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16.下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见证了(

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人民军队的创建
D.国民大革命发动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中共一大会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是中共一大会址。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共一大会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创刊《青年杂志》;选项C人民军队的创建,是南昌起义;选项D国民大革命发动,是北伐战争;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观察图片,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观察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共一大会址”可以获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7.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李大钊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李大钊所说的“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指的是无产阶级政党。故B符合题意;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建立,与题干的1921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是1924年,与题干的李大钊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是1924年,与题干的“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

①组织工会
②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③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④领导工人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工作室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19.下图是今上海市业兴路76号的建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这次大会(

A.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B.开启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新”的体现不包括:(

A.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以建设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C.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装斗争不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本题是逆向思维选择题,故D符合题意。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以建设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表现,故排除ABC项。故选D。
二、综合题
2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
【答案】上海,嘉兴南湖游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后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2)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参会代表。
【答案】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案】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青春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便胸怀的理想。
——张康喆《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材料三
1918~1921年间,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订购了40余种有关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并经常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进行宣传和介绍。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等组织相继成立,它们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地点,其中许多人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摘编自谷俊松《近代国立大学图书馆功能演变研究(1898—1949)》
材料四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各地相继涌现出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团体。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五: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她的诞生、壮大、富强都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八年来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卓绝斗争和奋斗的结果。
(1)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答案】(1)领导工人运动。
【解析】(1)依据图一和所学可知中共一大确立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材料二中“党的一大”召开于哪一年?“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2)1921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解析】(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建立的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依据材料三,分析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贡献。
【答案】(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宣传,扩大了十月革命的影响;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提供条件,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答出两点即给分)
【解析】(3)由“1918—1921年间,李大钊任主任的北京大学图书馆订购了40余种有关马克思主义及俄国十月革命的书籍,并经常在《北京大学日刊》上进行宣传和介绍。1920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等组织相继成立,它们都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主要活动地点,其中许多人成为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共产主义小组等组织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4)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谁?请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答案】(4)李大钊。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先进的知识分子的目光由西方转移到了东方,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是我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