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1.6几种重要的盐(3课时)(课件 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1.6几种重要的盐(3课时)(课件 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14: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

酸的通性
碱的通性
1、跟指示剂的反应
2、酸跟金属的反应
3、酸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4、酸跟碱的反应
5、酸跟盐反应
(1)BaCl2+H2SO4
(2)AgNO3+HCl
(3)CaCO3+HCl
1、跟指示剂的反应
2、碱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3.碱跟酸反应
4.碱跟盐反应
(1)NaOH+FeCl3
(2)NaOH+CuSO4
(3)Ca(OH)2+Na2CO3
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酸?什么是碱?
它们有哪些性质呢?
NaOH
OH-
+
Na+
HCl
H+
+
Cl-
H2O
NaCl
回顾: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
HCl+
NaOH=H2O+NaCl
盐的组成:
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
Na+
Cl-
Cu2+
SO42-
Al3+
NO3-
NaCl
Na2SO4
NaNO3
CuCl2
CuSO4
Cu(NO3)2
AlCl3
Al2(SO4)3
Al(NO3)3
①盐是电离时能产生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什么是盐?
②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成。
③盐晶体除有各种颜色外,还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思考:有人讲,食盐就是盐,盐就是食盐。你认为对吗?
食盐是盐的一种,但盐并不只是食盐。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硝酸钾晶体KNO3
氯化钠晶体NaCl

意:
几种常见的盐晶体
盐并仅仅是食盐。
4
氯化钠晶体
硫酸铜晶体
胆矾
CuSO4.5H2O
几种常见的盐晶体
明矾或白矾
KAl(SO4)2·12H2O
硫酸亚铁晶体
绿矾FeSO4·7H2O
重铬酸钾晶体
红矾K2Cr2O7·2H20
5
有些盐的晶体所显示的特殊颜色:
绿矾(浅绿色)
蓝矾(蓝色)
明矾(白色)
芒硝(无色)
Na2SO4
?10H2O
CuSO4?5H2O
FeSO4?7H2O
KAl(SO4)2
?12H2O
二、几种重要的盐:
1、碳酸钠:(Na2CO3)
俗名纯碱,又称苏打或面碱
结晶水合物:晶体里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所含的水称为结晶水。
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结合了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是Na2CO3.10H2O
6
二、几种重要的盐:
1、碳酸钠:(Na2CO3)
结晶水合物:晶体里含有一定数目水分子的物质称为结晶水合物,所含的水称为结晶水。
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Na2CO3.10H2O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
——风化
盐晶体有的含结晶水,有的不含结晶水。
俗名纯碱,又称苏打或面碱
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晶体结合了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是Na2CO3.10H2O

实验:1、展示碳酸钠固体,加入水中,观察溶解情况。
实验:2、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现象:水溶液呈红色
结论: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现象: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因此俗名纯碱和面碱,可应用于传统面肥发面中中和多余的酸性.
实验探究
方法1、滴加盐酸溶液
方法2、澄清石灰水中滴加试液
反应方程式:Ca(OH)2+Na2CO3=2NaOH+CaC03
回顾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想一想
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
+H2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产生大量气泡,燃烧的火柴放在试管口会熄灭
复习旧知识学习Na2CO3的性质
2、碳酸钙(CaCO3)
(1)自然界中的碳酸钙及其用途
质地致密的碳酸钙岩石叫石灰石。石灰石主要用途是生产水泥。
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洁白纯净的碳酸钙岩石叫汉白石;
天安门汉白玉华表
因含杂质而有花纹的碳酸钙叫大理石;
大理石
贝壳
珍珠
(2)碳酸钙的性质:
1、碳酸钙是一种难溶的盐,是碳酸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的产物:
Ca(OH)2+H2CO3=CaCO3 +2H2O
2、碳酸钙与酸反应(回顾)
2HCI
+
CaCO3

CaCI2
+
H2O
+
CO2↑
怎样证明一块岩石是碳酸盐?
滴加稀盐酸,现象产生气泡,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你会吗?
这一方法常来检验CO32-的的存在

3、食盐(NaCl)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来源:主要来自海水晒盐、井水制盐。
(3)用途:
食盐对生命有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粗盐含MgCl2,CaCl2等杂质易潮解,精
盐不易潮解.
(1)生理盐水的浓度为什么是0.9%?
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跟人体中的血浆中的钠离子浓度几乎相等,所以称为生理盐水.
(2)日常生活中常用食盐水清洗伤口,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所以具有杀菌的作用.
想一想
实验:收集一些汗液放在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有什么现象?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NaCl+AgNO3=AgCl +NaNO3
做一做
这一方法常来检验Cl-的存在
课堂达成目标
你会了吗
1、区别食盐和盐的不同含义
2、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掌握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鉴别方法

练一练
1、下列化合物属于盐的是(

A、NaOH
B、H2SO4、
C、CaO、
D、CuSO4
D
2、有碳酸钠、硫酸铜、食盐等物质,填写化学式:
农业上用作杀菌剂的是
,生活中用于调
味的是
,可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CuSO4
NaCl
Na2CO3
3、下列关于碳酸钠晶体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晶体是一种碱、
B、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中易风化
C、向少量碳酸钠晶体中滴加稀盐酸,有少量气泡出来
D、能除去油污,可作厨房清洁剂
A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氢氧化钠的潮解
B、碳酸钠晶体的风化、
C、海水晒盐制食盐
D、无水硫酸铜在空气中变蓝
B、D
5、市场上出售的紫葡萄,表皮上常着一些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防治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它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盐,它是(

A、BaCl2
B、CuSO4、
C、AgNO3
D、Na2CO3
B
6、要想除去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应选用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烧碱溶液
C、石灰水
D、食盐水
7、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的难溶于水的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最适宜冲洗的溶液是(

A、食盐水
B、醋酸
C、纯碱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C
A
8、我国某地曾发生白色的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是(

A、高锰酸钾
B、碳酸钠
C、亚硝酸钠
D、硫酸镁
C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二)
盐的性质
1
2
3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盐+盐
→两种新盐
复习

1、盐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可分为可溶性盐和
不溶性盐
人们常利用一些盐的溶解性来实现物质的制取、提纯和鉴别
三、盐的制取
思考:盐是一类物质,其种类很多,我们能不能按照它的某些性质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盐可分为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
见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课本P154)
记忆口诀:
钾钠铵
盐均可溶;硝盐入水影无踪;
氯物AgCl不溶;硫酸盐有BaSO4不溶;
碳酸盐只溶
钾、钠、铵。
OH
NO3
Cl
SO4
CO3
NH4+





K+





Na+





Ba2+





Ca2+





Mg2+





Al3+





Zn2+





Fe2+





Fe3+





Cu2+





Ag+
---




常见碱盐的溶解性表
实验: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白色沉淀
反应原理
Na2CO3溶液
中含有的离子
CaCI2溶液
中含有的离子
2Na+
CO32—
Ca2+
2CI—
Na2CO3+CaCI2
=
CaCO3↓+
2NaCI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
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酸碱盐间发生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是不是所有的酸碱盐间都能发生反应呢?
(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产物:有水或气体或沉淀产生
讨论:
中和反应是不是复分解反应?
NaOH
+
HCl
Na+
OH-
Cl-
H+
H2O
NaCl
NaOH+HCl=NaCl+H2O
中和反应也是复分解反应。
课本P23
判断下列能否发生得复分解反应?
1、NaCl
和KNO3
 
2

AgNO3和
BaCl2
3

Na2CO3
和H2SO4
 
4、KCl

CuSO4
5
、HCl和
CaCl2
×
×
×

讨论:往BaCl2溶液中加入另一种无色溶液,生成了白色沉淀,则此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
H2SO4
(含有可溶性的SO42
-盐)
AgNO3(含有可溶性的Ag+盐)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这也是一种制酸的方法
实验:
AgNO3
溶液中加HCl溶液
现象: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
产生白色沉淀
AgNO3+HCl=AgCl↓+HNO3
实验:
FeCl3溶液中加NaOH溶液,
现象: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
产生红褐色沉淀
FeCl3+3NaOH=Fe(OH)3↓+3NaCl
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注意:
1、这也是一种制碱的方法
2、这种反应类型中,盐和碱若要反应,必须都可溶,反应后的碱和盐中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盐+盐→两种新盐
实验:
BaCl2
溶液溶液中加CuSO4
溶液,现象: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
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并产生白色沉淀
BaCl2+CuSO4=BaSO4↓+CuCl2
注意:
?参加反应的两种盐都必须可溶
?反应生成的盐中至少一种难溶或易分解
盐的性质
1
2
3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盐+盐
→两种新盐
小结
课堂练习
1下列盐能溶于水的是(

A.CaCO3
B.BaSO4
C.CuSO4
D.AgCl
2、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
A
硫酸铜
B
氧化钙
C
硫酸锌
D
氢氧化钠
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纯碱
B.烧碱
C.盐酸
D.熟石灰
4、往下列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FeCl3溶液
    B.MgCl2溶液
C.稀HCl
      D.CuCl2
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HCl和Ca(OH)2
    B.Na2CO3和H2SO4?
C.AgNO3和BaCl2
     
D.KCl和CuSO4
6、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A.Cu
         B.CuO
C.Cu(OH)2
   
    D.Na2CO3
7、下列固体物质通常呈蓝色的是?(??)
A.二氧化锰
   
B.无水硫酸铜
C.胆矾
     D.生石灰
7、现有A、B、C、D、E五瓶无色溶液,它们是盐酸、氯化钠、氯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为了确定它们各是哪一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1)B跟C两溶液混合,产生了白色沉淀;
2)B跟D两溶液混合,产生了白色沉淀;
3)B跟E两溶液混合,产生了气泡;
4)C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推断了出A、B、C、D、E化学式
A    B    C    D    E   ;
请写出B跟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几种重要的盐(三)
盐和化肥

盐的性质
1
2
3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盐+盐
→两种新盐
复习
课前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H2+O2===2H2O
B.NaOH+HCl===NaCl+H2O
C.
2KClO3===2KCl
+3O2↑
D.Fe+CuCl2===Cu+FeCl2
2、往下列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
)
A.FeCl3溶液
B.MgCl2溶液
C.稀HCl
D.CuCl2
4、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
A、H+、Na+
、NO3-
B、Ba
2+、OH-、SO4
2-
C、Ca
2+、NO3-
、CO3
2-
D、Ag+、Na+、Cl-
3、复分解反应条件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发生:
A、NaOH
+
HCl
B、
KNO3
+
NaOH
C、Cu(OH)2
+
H2SO4
D、AgCl
+
HNO3
阅读P24、25页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化肥
2、化肥的主要类型及对农作物的作用
1、化学肥料
用矿物、空气、水等做原料,经过化学加工精制而成,能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养料的一些盐,称为化学肥料,简称为“化肥”。
2、化肥的类型
氮肥
磷肥
钾肥
复合肥
氮肥:给植物生长提供氮元素。
NH4+(铵盐)
NO3-硝酸盐
尿素CO(NH2)2
请把课本第24页所对应的化肥类型的线条连起来
[活动]
1.向硫酸铵浓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什么变化?
2.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
有刺激性气体生成
(变蓝;气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思考:如何证明某氮肥是否是氨态氮肥(即是否含NH4+)?
NH4+检验:先加碱(NaOH),闻是否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观察气体能否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思考:在农村,人们常取少量白色粉末状的化肥和消石灰一起放在手掌心搓,通过闻气味来检验是否是氮肥,这是根据什么原理?
磷肥:给植物生长提供磷元素。
过磷酸钙CaSO4和
Ca(H2PO4)2
重过磷酸钙Ca(H2PO4)2
钾肥:给植物生长提供钾元素。
钾盐:含K+的盐
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化肥的分类: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
2、各种化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3、NH4+离子的检验:先加碱(NaOH),闻是否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观察气体能否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KH2PO4   B K2CO3
C NH4NO3   D KNO3
2、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它属于(
)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3、尿素CO(NH2)2是一种高效化肥,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4、PH>7的土壤中能否施加NH4HCO3?为什么?
5、课后练习
作业:课时训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