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晶体和非晶体
1. 特点: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凝固温度.
2. 熔化、凝固图像(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确定的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晶体
非晶体
举例
海波、冰、食盐等
松香、玻璃、沥青等
熔点和凝固点
有
无
熔化规律
图像
(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晶体
非晶体
熔化规律
解读
(1)AB段:物质为固态;
(2)B点:开始熔化,处于固态(此时的温度为熔点)
(3)BC段:熔化过程,处于___________态;不断______热,温度______;
(4)C点:熔化结束,处于液态;(5)CD段:物质为液态
熔化过程中,物质要不断______热,且温度持续升高,物质先变软,最终变为液态
固液共存
吸
吸
不变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晶体
非晶体
凝固规律
图像
解读
(1)AB段:物质为液态;(2)B点:开始凝固,处于液态(此时的温度为凝固点);(3)BC段:凝固过程,物质处于____________态;不断____热,温度______;(4)C点:凝固结束,处于固态;(5)CD段:物质为固态
凝固过程中,物质要不断____热,且温度持续降低
注:同一物质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固液共存
放
放
不变
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类型
1
1.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说明海波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不变
晶体
温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类型
2
2. 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A. 不断放热B. 温度一直升高C. 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熔化持续了12 min
第2题图
C
拓展训练
3. 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A.10 ℃ B.40 ℃ C.50 ℃ D.60 ℃
第3题图
C
4. 如下图中的甲、乙是反映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规律的两个图像,其中______是反映水沸腾规律的图像,由图乙的AB段反映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题图
甲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或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考点
3
拓展训练
5.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5题图
(1)实验中宜用____________(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此固体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CD段是________态.
微小颗粒
36
晶体
不变
液
6.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的特点”的装置,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物质的温度/℃
-2
-1
0
0
0
0
0
2
4
6
8
第6题图
(1)由数据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________℃;(2)在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图乙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B”或“C”);(3)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晶体
0
B
增加
寻找普遍规律
实验突破
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命题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1. 实验装置图2. 实验器材及主要作用(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表)(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见考点梳理)
(3)玻璃棒搅拌的作用(通过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4)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5)器材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3.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1)选用较小的固体颗粒的优点(a.更易受热均匀;b.温度计的液泡与固体颗粒接触更充分,测得______更准确)(2)水浴法加热的优点(a.被加热固体受热均匀;b.固体物质温度上升慢,便于记录各时刻的________)(3)将装有碎冰的试管静置在空气中也能达到探究目的(碎冰在空气中升温较慢,便于记录温度,但实验时间过长)
温度
温度
4. 实验中需要观察及记录的对象(记录不同时刻的温度计示数和时间)5. 表格的设计及数据记录(至少5组,物理量带单位)【分析数据,总结结论】6. 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7. 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确定物质是晶体或非晶体及不同时刻的物态等8. 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或根据熔化特点判断表格中错误数据【交流与反思】9. 熔化过程中内能判断(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
10. 同一热源加热相同时间,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时间内,物质在不同阶段吸收的热量________)11. 比热容的相关分析(1)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状态不同,________不同)(2)熔化前后比热容大小比较(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12. 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能否沸腾及原因(由于试管内外的水没有温度差,试管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13. 晶体的凝固特点(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内能________)实验结论:(1)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相等
比热容
减小
一题练透一实验
例 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例题图甲
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
使用搅拌器(采用水浴法)
(2)待温度升高到40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
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
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经历了________min,
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可以继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例题图乙
48
5
小于
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吸收
补充设问
(4)在实验过程中,把装有该晶体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晶体的温度上升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5)实验第10 min时试管中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8 min时该晶体的内能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5 min时的内能.(6)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除选用初温较高的晶体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慢
液态
大于
减少晶体的质量
(7)小组的同学要验证晶体熔化过程需要持续吸热,合理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该晶体在0~5 min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10 min吸收的热量;持续加热到第18 min时烧杯内的水沸腾而试管内的晶体没有沸腾,这说明晶体的沸点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水的沸点.(9)实验结束后,将熔化后的液体静置在空气中又会逐渐凝固,其温度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晶体开始熔化时,将试管从水中拿出,晶体停止熔化,再放入水中时,继续熔化
等于
大于
先降低,后不变,再降低至室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