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
教学目标
1.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
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跟同学互换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再根据同学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目标
1.充分展开想象,说出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
2.编写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选材”——明要求,拓思路
1.明确习作要求,打开想象的翅膀。
(1)出示古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当贺知章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他发现家乡的一切都变了。
(2)如果我们也在二十年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最希望家乡有哪些变化呢?
2.感受生活“日新月异”,畅想“巨”变。
(1)多媒体播放“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辉煌成就视频,感受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2)学生想象家乡的巨大变化,如环境、住房、交通、商场、街心公园……
(3)大胆想象,打开思路。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互说,最后全班交流说“巨”变,完成习作选材。
板块二 “提纲”——理思路,定内容
1.借鉴范例,认识“习作提纲”。
(1)独立阅读习作要求,认识“习作提纲”。
(2)总结“列提纲”要点。
提纲:文章的内容要点,也就是它的主要框架,一般包括题目、中心和各部分内容结构安排。
2.小试牛刀,尝试列提纲。
(1)尝试列提纲。
学习提示:
①独立思考,并尝试给自己的习作——“十年后的家乡”列提纲。
②先小组内交流,完善提纲,然后准备全班交流。
(2)学习列提纲。
①请两名同学分享自己的习作提纲。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提纲中展示出来的优点,体会写作文前列提纲的好处。
③学生修正自己的习作提纲,确定要重点写的内容。
课时目标
1.根据习作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跟同学互换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再根据同学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成文”——实践中练笔
1.分段叙述,突出重点。
学生活动:按照自己编写的提纲,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2.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板块二 “互改”——赏评中提升
1.结合例文,学会习作评价。
(1)请一位同学读自己的习作,然后全班同学交流:哪里写得好,为什么好;哪里需要改改,怎样改。
(2)全班共同制定本次习作“赏评”要点:
①“想象”是否合理。
②重点部分是怎样写具体的。
2.同学互评,提高习作能力。
(1)出示习作“赏评”要点,明确修改目标。
(2)同桌交换习作,并结合习作要点互相赏评,给出建议。
方法:读一读,评一评。
原则:赏评为主,修改为辅。
3.课堂交流:分享两篇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后的文章。
4.学生根据同学建议和自己的想法,独立修改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