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下)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28 13: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1.填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_______________散文,作者__________,他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他是__________人,原名_______________。课文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_________。
2.课文默写。
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确凿( ) 菜畦( ) 轻捷( ) 脑髓( ) 高枕而卧( )
觅食( ) 秕谷( ) 渊博( ) 宿儒( ) 人声鼎沸( )
蝉蜕( ) 倜傥( ) 锡箔( )
4.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一一加以订正。
蟋蟀 人迹罕致 签赏 急噪 喉咙 私塾 渊搏 恭敬 脑髓 珊瑚
错别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订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例句,再造两个句子。
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为大地增添一份绿意;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为人们撒下一片阴凉。
造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问:作者在这里说“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这和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否吻合?
(2)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问:句中“只”这个词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问:作者在这里写了学生读书的热闹场面,请你就“三味书屋”里的这种语文教学方式,谈谈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列语段,做后面的题目
一元钱的故事
古华诚
一天,我参加了一家电视台创意的一个游戏。游戏内容是我身上没带一分钱,但我得去乘一辆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是一元钱,我要想办法“借”到一元钱。游戏的方式是由我在前面借钱,电视台的摄像机在后面跟踪偷拍,实录下我在这个游戏中可能遭遇的种种场景。
我到了公共汽车站,犹豫了好久,才鼓起勇气对一位大伯说:“大伯,我的钱包被人偷走了,能借我一元钱坐公共汽车吗?”大伯头也不抬地说:“你们这种人我见得多了,现在到我这儿来讨一元钱,转个身又到别人那儿讨一元,一个月下来,你们的收入比我的工资还要高呢。可恶!”
大伯显然将我当成了职业乞丐,我一下子张口结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第一个回合就这样败下阵来。我深吸了口气,准备第二次冲锋。
这次,我看准了一个慈祥的大妈。我红着脸上去搭讪“大妈,我的钱包被人偷走了,我现在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您能不能借我一元钱让我坐车回家?”大妈仔细看了我一眼说:“年轻人,我看你表面还像个知识分子,你应该去做一些体面干净的事情,年轻人要学好,你的路还长着呢,别一天到晚动歪脑筋。我现在可以给你一元钱,但我怕你以后明白了事理,要找后悔药吃时,你就会骂我,因为就是像我这样的人心慈手软,才一步步纵容了你的堕落。”
听着大妈的教诲,我找不着可以回答的话语,我想这不能怪大伯大妈,他们一定经历了太多这样的遭遇了。不过大妈的话倒提醒了我,说我像知识分子,我可以说自己是个大学生,也许更能博得同情。
一位打扮时髦的小姐走了过去,我迎上去:“小姐,我是个大学生,今天出门时忘带钱包,你能借我一元钱让我乘车回学校吗?”小姐像受了惊吓似的,猛地后退几步满脸疑惑地盯着我。她可能将我当成一个骚扰女孩的无赖,她像过雷区似的,在我身边画了个半圆,然后迅速地跑到了车站的另一头。
三个回合都以失败告终,我有些心灰意冷。我回头看时,电视台的摄像师却一个劲地向我伸出大拇指,那是我们事先约定的暗号,意思是我得继续下去。显然,我的失败正在他们的意料之中,这样的尴尬场面对旁观者来说,说不定正像一道精美的大餐呢。
一位小朋友走近公共汽车站,我想这是我最后的试验了。我不想说钱包、大学生之类的谎言了,我走过去,很客气地说:“小朋友,能借我一元钱乘公共汽车吗?”小朋友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递了过来。这下轮到我惊讶了,没想到小朋友竟然什么都没有问,就把钱给了我。
呆了好久,我才问小朋友:“你为什么要帮助我呢?”小朋友顺口就说:“因为你没钱乘车呀。老师说过,帮助是不需要理由的。”
霎时,一股暖流从我心里流过。
在节目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补充采访了我一个镜头,问参加这样一个游戏对我的人生观有什么影响。我的回答是:今后我会在口袋里多放一元钱,以便继续传递不需要理由的帮助。
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搭讪( ) 堕落( ) 时髦( ) 尴尬( )( ) 霎时( )
8.这篇小小说写了“我”几次借钱的经历,前几次的失败和最后一次的成功,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9.谈谈你对第四小节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
10.你如何理解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内涵?
11.假如电视台让你参与这个节目,充当小说中“我”的角色,你准备找谁借钱?估计结局如何?能说说理由吗?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参考答案
一、1.叙事 鲁迅 文学 思想 革命 浙江绍兴 周树人 《朝花夕拾》
2.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 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3.záo qí jié suǐ zhě mì bǐ yuān sù dǐnɡ tuì tì bó
4.错别字:致 签 噪 搏 订正为:至 鉴 躁 博
5.例如: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给人们带来一丝光亮;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给路人带来几丝甘甜。
6.(1)这里说“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是和百草园的春夏秋相比较的结果,这种说法显得实事求是,另外下文所写下雪后在百草园可以捕鸟,照样乐趣无穷,这和全文感情基调是吻合的。
(2)“只”这个词形象的写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毒害。(好奇心已经被扼杀,只能按封建教育的要求,做些“习字、对课”等备感无聊的事儿)
(3)开放性试题,可以认为有可取之处,因为这种朗读可以进行语文方面的有效积累。也可以对这种教学方式持否定态度,因为这是不求甚解的死读书,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二、7.shàn duò máo ɡān ɡà shà
8.四次。前几次的失败说明当今社会,人和人之间已经缺乏起码的信任;最后一次的成功则表明,儿童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具有纯洁美好的心灵。
9.社会或者家庭如果对年轻人过多包容,或者说溺爱他们,必然会使年轻人失去适应社会、求得生存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说,只能是害了年轻人。
10.这句话是说,今后自己随时准备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11.略(注意言之成理、符合情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