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4细胞的生活(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4细胞的生活(第1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0-12 19: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四节《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细胞的生活》是初中生物十大主题之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二级主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内容,本节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并能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2、教材分析:
《细胞的生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2012年新版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本节内容主要阐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以及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采取模拟实验形式,使“细胞中的物质”的教学具体化。“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是本节的重点之一。“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难在如何使学生理解细胞通过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能量的转变。我列举生活中做功的事例,自己录制的太阳能小车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亲自上台来模拟太阳能小车的实验,通俗地解释能量的转变。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本节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举例说明细胞膜的作用。
3.解释线粒体、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问题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2.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的能力。
4.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三、教学难点
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我采用塔城市一中活动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引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教学。例如,葡萄被晾晒成葡萄干,是由于葡萄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去了。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未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在授课中用自制的太阳能小车视频展示给学生,同时还让学生亲自上台来模拟太阳能小车的实验,通俗地解释能量的转变。引出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我自己用手机录制太阳能小车运动的小视频,蔗糖实验的器材,种子燃烧实验器材,花生,水果等,太阳能小车,台灯(模拟太阳光)。
学生准备:教材预习、水果、纸张。
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归根到底是在细胞中进行的,因此,我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的生活都是需要物质和能量。今天学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50-53,完成以下几个问题,并在书中勾画出做好标注。
【设计意图】意图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同时边学边思考,边标注,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起始课用5分钟,布置本节课自主任务,培养自学习能力。
(三)细胞中的物质
1.演示实验:糖在水中溶解。请学生尝试分析糖在水中溶解消失的原因。
结合课件的图片解释溶解的分子机制,说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从日常生活中蔗糖在水中溶解的常识,初步形成物质的概念。并做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身亲历,有助于知识理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任务一:探究细胞中有哪些物质(四人小组合作)
(1)花生印油实验:在白纸上挤压花生粒,观察出现的现象。
(2)品尝水果:推测水果中有哪些主要物质。
(3)小麦燃烧实验:小麦能燃烧吗?燃烧后留下的是什么?
请各小组完成实验后思考每个实验的问题,完成后小组展示汇报。
学生一一展示实验结果,说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好高质量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正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的能力。通过组内自我展示,充分掌握学生思维及内容掌握程度,实行“生教生”。
教师讲解:燃烧小麦种子,初步形成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而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则属于有机物。
学生充分讨论后得出结论:细胞中含有多种物质,如:水、糖类(包括淀粉)、脂类、蛋白质等,此外还有无机盐和核酸等。学生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过渡:同学回答的都很好,老师给你们小小的奖励,请学生品尝葡萄干。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见事例。利用葡萄被晾晒成葡萄干实例引出下文,是由于葡萄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去了。我们吃葡萄干时会感到酸甜可口,说明葡萄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未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由此形象的引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四)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1.请同学思考:这些物质是否进出细胞?物质进出细胞时要通过什么结构?细胞膜是否将细胞完全封闭起来呢?
2.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认同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设计意图】用生活常识举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的概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3.动画演示: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设计意图】动画演示来总结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更形象直观。同时也吸引学生眼球,使教学更灵活生动。
(五)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物体的运动和生物的生活都是需要能量。能量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会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电能转变为光能、热能,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化学能转变为动能。
2.观察太阳能小汽车的运动(教师自己录制小视频)
(1)太阳能小汽车运动的能量从哪里来?
(2)阳光的光能是如何转化成小汽车的动能?
仔细观看视频中的太阳能小汽车,在电灯下(太阳能)和不在电灯的运动状况。
【设计意图】太阳能小汽车能量转化视频引出,任务二细胞的生活的能量。同时还请学生亲自按照视频演示太阳能小汽车在阳光下运动的实验,让学生感知太阳能小车的能量转化,利于后面知识的理解。
任务二:细胞的生活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二人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思考能力,自我展示培养学生自信,通过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掌握知识动态。
教师举例引导过渡:我们知道,食物中含有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化学能。食物中的化学能是我们观察不到的,食物中到底有没有能量,我们怎样来证明呢?花生种子点燃,花生种子中含有有机物,点燃后,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释放出来了。由此我们知道食物中的有机物确实储存着能量。
教师知识讲解,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图片展示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知识讲解,知识更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细胞中有两个能量转化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则能将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分解,并将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生活。
(六)学生谈收获,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脱离书本谈收获,可以了解到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锻炼学生梳理知识,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七)课堂练习与检测。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
(八)活动的延伸,关于“克隆羊”知识,是学生回家以后的自主预习活动。
【设计意图】为下节的知识埋下伏笔,同时培养学生课前预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仅仅拘泥于书本。
七、板书设计
第四节?
细胞的生活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无机物:分子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
有机物:分子较大,一般含碳,如:糖类、蛋白质、脂质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线粒体、叶绿体是能量转换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采取的是活动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活动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通过具体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活动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教学设计中自主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有蔗糖在水中溶解的演示实验,有利于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学中有自己录制的小视频,小组实验等多样式教学,本节课设计点从活动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出发,特点是小组合作,任务驱动。活动引领,自主发展。优点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生教生、生管生”的主动学习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