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4 16:3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一)
一、学习目标是:
1、整理本章知识网络;
2、复习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数轴等概念;
3、复习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
4、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律;
5、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建构知识网络
活动内容:
学生对照课本的章节目录,和教师一起画出全章的知识框架图.
第二环节:梳理重点知识
(
有理数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正分数
0
正整数
负整数
负分数
)
(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0
负分数
)
活动内容:
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回顾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顾将主要知识点罗列在框架图后.
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数轴:(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0的相反数是0.
(3)a的相反数是
-a.
(4)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那么a+b=0.
绝对值:(1)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数
a
的绝对值记为
|
a
|.
(3)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
(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大;
(4)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第三环节:剖析典型例题
例1、给出下列各数:
(1)在这些数中,整数有
个,负分数有
个,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2)3.75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倒数是

(3)这些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后,与原点距离最远的数是_____.
(4)这些数从小到大,用“<”号连接起来:

例2、(1)写出在数轴上和原点距离等于4.3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
(2)写出在数轴上和表示-5的点距离等于4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
(3)若将第2题中所得到的左边的点向右移动1.5个单位,右边的点向左移动2.5个单位,则各表示什么数?
例3、已知|x|=3,|y|=2,且x例4、数a,b,c在数轴上对应位置如图,
化简:|
a
+
b
|
+
|
b
+
c
|

|
c

a
|.
例5、计算

例6、
小明父亲上星期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27元,下表为本周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注:
①正数表示股市比前一天上升,负数表示比前一天下降。
②周六、周日休市。
(1)周三收盘时,每股
元。
(2)本周内最高价每股
元,最低价值每股
元。
(3)完成下表:
(4)以上周六买进27元为0元,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该周股票的涨跌情况.
第四环节:综合应用
活动内容: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1,-0.1,-789,25,0,-20,-3.14,
正整数集{
…}
负整数集{
…}
正分数集{
…}
负分数集{
…}
正有理数集{
…}
负有理数集{
…}
2、填一填:
1)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_;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__;
3)绝对值不大于3的负整数有__________;
4)数a和b的绝对值分别为2和5,且在数轴上表示a的点在表示b的点左侧,则b的值为
.
.
3、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a|—
|
a+b
|
+
|
c-a
|
+
|
b
+
c
|.
4、已知a、b为有理数,且a>0,b<0,a+b<0,将四个数a,b,—a,—b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计算:(1)-(-12)-(-25)-18+(-10);
(2);
(3).
6、南京出租车司机小李某一时段全是在中山东路上来回行驶,你能否知道在他将最后一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他距离出车的出发点有多远?
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的行车里程(单位:千米)为:15,
-2,
5,
-1,
-10,
-3,
-2,
12,
4,
-5.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用提问方式由学生思考完成课堂小结,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
活动的实际效果: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概括能力.
第六环节:拓展延伸
探究一:
探究二:
一口井,水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蜗牛从水面沿着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米后,又往后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却又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0.7米,却下滑了0.15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却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55米,没有下滑;第六次往上爬了0.48米.
问蜗牛有没有爬出井口?
活动目的:通过两个探究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得到更好的思维锻炼,同时以合作学习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的交流合作意识,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的实际效果:
绝对值的概念是本章教学时的一个难点,因此,对探究一的思考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绝对值定义的理解,虽然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相信学生在互相交流与讨论之中,能正确解答出此题.而探究二是一个有着实际生活背景的题,虽然数据较多,但题目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