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章末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选修3 第二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章末测试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16: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章末测试题
一、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键与键的电子云形状相同
含有键的化合物与只含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不一定是正四面体
氢键不仅存在于分子之间,有时也存在于分子内???
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A.
B.
C.
D.
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配体为水分子,配原子为O,外界为
B.
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
C.
中心离子采取杂化
D.
中心离子的化合价为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P原子是以杂化的结果
B.
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四个杂化轨道
C.
凡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
D.
型的分子立体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
关于说法正确的是
A.
碳原子采取sp杂化。
B.
是正四面体型结构。
C.
干冰是原子晶体。
D.
为极性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VSEPR模型就是分子的空间构型
B.
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一定存在键
C.
、和的配位数都是6
D.
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一定越大
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
B.
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
C.
分子中的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D.
分子中键的三个键角都是,键长相等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的浓度不变
B.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
C.
在离子中,给出孤对电子,提供空轨道
D.
该实验能证明比氢氧化铜稳定
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中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A.
与分子量相差较小,而与分子量相差较大
B.
与都是直线型分子,而不是直线型分子
C.
和都不含氢元素,而中含有氢元素
D.
和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是极性分子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氢键的是
A.
冰醋酸中醋酸分子之间
B.
液态氟化氢中氟化氢分子之间
C.
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D.
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和分子中都只含有共价键
B.
和的分子的立体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C.
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稳定结构
D.
甲烷的结构式为,它是对称的平面形分子
根据科学人员探测:在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含有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其组成的两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B.
它们都只有键
C.
它们都是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
D.
它们的立体结构都相同
现有如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干冰受热变为气体和碘升华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属于同种类型
和分子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气态双原子分子中肯定存在着键,可能存在着键
、、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A.
B.
C.
D.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不属于配合物
B.
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C.
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均为正四面体结构
D.
已知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则它的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含孤电子对的是
A.
B.
C.
D.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

B.

C.

D.
和HC1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
B.
CO分子中有一个键是配位键
C.
与CO互为等电子体
D.
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
二、填空题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Mn、Fe、Ti可与C、H、O形成多种化合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B.和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采用杂化
C.分子中含有6个键和1个大键,是非极性分子
D.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
和Fe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
元素
Mn
Fe
电离能
717
759
1509
1561
3248
2957
Mn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其中Ti属于____区。
的一种氧化物X,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电镀厂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剧毒的离子,可在X的催化下,先用NaClO将氧化成,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和。
、C、N、O四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互为等电子体微粒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氰酸是一种链状分子,它与异氰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试写出氰酸的结构式________。
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中心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及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配位体及其配位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四川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钒矿、硫铁矿、铜矿等七种矿产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回答下列问题:
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钒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其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常用作?转化为的催化剂.?分子中键角______填“”、“”或“”;?的三聚体环状结构如图2所示,该结构中键长有两类,一类键长约140pm,另一类键长约为160pm,较短的键为______填图2中字母,该分子中含有______个键.
?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钒酸钠,该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例举与空间构型相同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______填化学式;也可以得到偏钒酸钠,其阴离子呈如图3所示的无限链状结构,则偏钒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
硫能形成很多种含氧酸,如、硫的某种含氧酸分子式为,属于二元酸,已知其结构中所有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且不存在非极性键,试写出其结构式______配位键须注明.
利用铜萃取剂M,通过如下反应实现铜离子的富集:
M与分子结构如图相比,M的水溶性小,更利于的萃取.M水溶性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B、C、D、E、R六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化合物C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单质中最高;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R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C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B、C、D四种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高,理由是
______

基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

分子是的等电子体,Q的结构式为
______

图一是R单质的晶胞结构,配位数为
______
;图二是B、R两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其化学式为
______

决定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是物质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和B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表所示:
电离能
A
578
1817
2745
11578
B
738
1451
7733
10540
A通常显
______
价,A的电负性
______
B的电负性填“”、“”或“”.
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根据如表有关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的信息,说明人体长时间照射紫外光后皮肤易受伤害的原因:
______

组成蛋白质的最简单的氨基酸中的碳原子杂化类型是
______

共价键
键能
347
305
259
实验证明:KCl、CaO这2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所示:
则KCl、CaO这2种晶体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
?从影响晶格能大小的因素进行描述其中CaO晶体中一个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有
______
个.
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和中,适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只含极性键,如四氯化碳,是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故错误;
能级电子云形状是球形,p能级电子云形状是哑铃型,所以?键与?键的电子云形状不同,故错误;??
键容易断裂,键较稳定,故含有键的化合物与只含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的分子,VSEPR模型是正四面体,但其立体构形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如:水和氨气分子中中心原子采取杂化,但是V形,是三角锥形,故正确;
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故正确;
表示3p能级有两个电子,而不是两个轨道,故错误;
2.【答案】B
【解析】
A.中配位体是、配原子为Br,外界为,故A错误;
B.中的中心离子的配体是、Br,该配离子中含有4个、2个Br,所以配位数是6,故B正确;
C.中心原子铬离子配位数是6,含有6个键,所以铬离子采用杂化,故C错误;
D.中阴离子是溴离子,溴离子的化合价是价,所以铬离子的化合价是价,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答】
A.分子的中心原子P含有3个成键电子对和1个孤电子对,属于杂化,含有1个孤电子对,属于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A错误;
B.
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形成杂化轨道,则杂化轨道是能量相近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四个杂化轨道,故B错误;
C.
凡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而分子的几何构型还与含有的孤电子对数有关,故C正确;
D.型的分子空间构型与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也有关,如中B原子没有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答】
A.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为直线形分子,所以碳原子采取sp杂化,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式为,为直线形分子,故B错误;
C.干冰是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晶体,所以为分子晶体,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式为,为直线形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解:模型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但不是分子的空间构型,故A错误;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共价键中一定有键,故B正确;
C.的配位数是4,、的配位数都是6,故C错误;
D.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数目相同的共价键,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如氮氮三键的键长小于碳碳三键,氮氮三键的键能大于碳碳三键,氮氮三键的键长大于键的键长,氮氮三键的键能大于键的键能,故D错误;
6.【答案】D
【解答】
分子中P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采用杂化,含有1个孤电子对,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三角锥形分子的键角小于平面正三角形的键角,平面正三角形,则其键角应该为,已知分子中键的三个键角都是,所以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
故选D。
7.【答案】D
【解答】
氨水呈碱性,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氢氧化铜,,继续滴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原因是氢氧化铜和氨水反应生成了铜氨络合物,反应为:;
A.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澄清,铜离子转化到络合物离子中,所以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A错误;
B.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离子而使溶液澄清,故B错误;
C.在离子中,铜离子含有空轨道,氨气分子含有孤电子对,所以提供空轨道,给出孤电子对,故C错误;
D.硫酸铜和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时,氢氧化铜和氨水继续反应生成络合物离子而使溶液澄清,氢氧化铜沉淀能转化为络合物离子,说明比氢氧化铜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答】
和都是非极性分子,而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在中溶解度很大,与相对分子质量、是否是直线形分子、是否含有氢元素等没有直接的关系,
故选:D。
9.【答案】D
【解答】
A.因醋酸分子中含,则醋酸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故A不选;
B.HF分子中F的电负性很大,则液态HF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故B不选;
C.N、O的电负性较大,则一水合氨分子中的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故C不选;
D.因C的电负性不大,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故D选;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解:中只含有键,分子中含有键,两者都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
B.的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的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形,故B错误;
C.中,B元素位于第IIIA族,,所有原子不能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故C错误;
D.甲烷的结构式为,它是对称的正四面体形,故D错误;
11.【答案】B
【解答】
A.水分子为V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为极性分子;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分子中分别存在、键,为键,故B正确;
C.水分子为V形,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叠,为极性分子;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
D.甲烷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结构,水为V形结构,它们的立体结构不相同,故D错误。
12.【答案】C
【解答】
水分子内存在共价键,但分子间存在氢键,故错误;
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分子越稳定,故错误;
干冰和碘都为分子晶体,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正确;
为极性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故错误;
氮气,则存在着键、键,故正确;
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故错误。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解:不含配体,所以不属于配合物,故A正确;
B.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如中为配体,中氢氧根离子为配体,故B正确;
C.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可能为平面结构,如为平面正方形结构,故C错误;
D.在中铜离子的配体是两个氨分子,原子的配位数是2,空间构型为直线形,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注意配体、中心离子、外界离子的判断,把握相关概念,是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
14.【答案】D
【解析】解:分子中孤电子对个数;
B.中孤电子对个数;
C.分子中孤电子对个数;
D.中孤电子对个数.
故选D.
分子中孤电子对个数中心原子价电子数配原子个数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阳离子中孤电子对个数中心原子价电子数电荷数配原子个数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阴离子中孤电子对个数中心原子价电子数电荷数配原子个数配原子形成稳定结构需要的电子数,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合物中孤电子对个数的计算方法,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即可,注意其阴阳离子孤电子对个数的计算方法,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B
【解答】是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HCl、和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解:根据图象知,氮气和CO都含有两个键和一个键,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故A正确;
B.氮气中键由每个N原子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而CO分子中其中一个键由O原子提供1对电子形成属于配位键,故B正确;
C.分子与CO分子中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二者互为等电子体,故C正确;
D.分子与CO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图象知,氮气和CO都含有两个键和一个键;
B.CO分子中其中一个键由O原子提供1对电子形成;
C.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
D.分子与CO分子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17.【答案】;
;转化为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状态或转化为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



、;
【解答】
甲醛中氧元素电负性很大,与水分子中H原子可以形成氢键,故A正确;
B.分子中C原子形成3个键,而分子中C原子形成2个键,均没有孤电子对,HCHO分子中C原子采用杂化,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为sp杂化,故B错误;
C.分子中含有12个键和1个大键,故C错误;
D.二氧化碳晶体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晶体是原子晶体,所以晶体的熔点、沸点都比二氧化硅晶体的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号元素锰,价电子个数为,价电子排布为,转化为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状态,而铁为26号元素,价电子排布为,转化为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故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再失去一个电子难;
故答案为:;
转化为时,3d能级由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转变为不稳定的状态,而转化为时,3d能级由不稳定的状态转变为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
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s区、d区、ds区、p区、f区,s区为第ⅠA、ⅡA族,p区为第ⅢA到0族,d区包括从第ⅢB族到Ⅷ族,ds区为第ⅠB、ⅡB族,f区为镧系和锕系,其中钛位于第ⅣB族,属于d区;
故答案为:d;
每个晶胞中含有钛原子数为,氧原子数为,故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氢位于第一周期,碳、氮、氧元素位于第二周期,同周期从左向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大小为,
故答案为:;
电子数为22,等电子体为电子数相等,故与互为等电子体微粒的化学式、、等,
故答案为:、;
氰酸是一种链状分子,且其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碳为四配位,氮为三配位,氧为两配位,故;
故答案为:。
18.【答案】平面三角形;;
;;6
【解答】
分子的中心原子B的价层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为0,因此空间构型和VSEPR模型一致,为平面三角形;因此杂化类型为杂化;键角为;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
根据配合物结构分析,含有空轨道的金属阳离子为中心离子,所以中心离子为;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为配体,所以配体为;配位数就是配体的个数,所以配位数为6;
故答案为:;;6。
19.【答案】第四周期ⅤB族;;;;a;12;正四面体形;、;;;M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溶解度减小
【解析】解钒的核电荷数为23,则可以推知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ⅤB族,根据核外电子的轨道能量排布顺序知,,因此推断其电子排布式为,注意由于4s轨道能量比3d轨道能量低,因此先排4s轨道,V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后,3d上再失去1个电子得到,因此价电子排布式为,价电子排布图为,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ⅤB族;;
由晶胞可知,V位于顶点和体心,阳离子个数为,O有4个位于面心,2个位于体心,则阴离子个数为,则晶体的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分子中S原子形成2个键,孤电子对数为,则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孤对电子的排斥作用力强,键角应小于;的三聚体中S原子形成4个键,为杂化;的三聚体中每个S形成键和键,键长较短,即a较短,该分子中含有键数目为,
故答案为:;a;12;
中,V形成4个键,孤电子对数为,为正四面体结构,与空间构型相同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是、,由链状结构可知每个V与3个O形成阴离子,且V的化合价为价,则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
含氧酸属于二元酸,已知其结构中所有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且不存在非极性键,不存在氧原子之间、S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故S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O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且每个S提供孤对电子与2个O原子形成2个配位键,其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由于M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溶解度减小,
故答案为:M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使溶解度减小.
钒的核电荷数为23,则可以推知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4周期ⅤB族,根据核外电子的轨道能量排布顺序知,,因此推断其电子排布式为,注意由于4s轨道能量比3d轨道能量低,因此先排4s轨道,V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后,3d上再失去1个电子得到,因此价电子排布式为,以此书写电子排布图;
由晶胞可知,V位于顶点和体心,O有4个位于面心,2个位于体心,用均摊法计算;
分子中S原子形成2个键,孤电子对数为,则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孤对电子的排斥作用力强,键角应小于;的三聚体中S原子形成4个键,为杂化;的三聚体中每个S形成键和键,键长较短,即a较短,该分子中含有键数目为;
中,V形成4个键,孤电子对数为,为正四面体结构,与空间构型相同的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是、,由链状结构可知每个V与3个O形成阴离子,且V的化合价为价,以此判断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含氧酸属于二元酸,其结构中所有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且不存在非极性键,不存在氧原子之间、S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故S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O原子与H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且每个S提供孤对电子与2个O原子形成2个配位键;
分子内氢键的存在,导致水溶性减小,据此解答即可.
20.【答案】Na、Si、O、或;NaCl是离子晶体而是分子晶体;或;或;12;CuO
【解析】解:A、B、C、D、E、R六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其内层电子数是2,B为O元素;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B,则A是N元素;
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则E是S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单质中最高,且D原子序数小于E,则D是Si元素;
化合物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是S元素,则C是Na元素;
R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C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则R是Cu元素;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所以这几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顺序是Na、Si、O、或,故答案为:Na、Si、O、或;
的氯化物是NaCl,为离子晶体,D的氯化物为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于分子晶体,所以C的氯化物熔点高于D的氯化物,故答案为:NaCl是离子晶体而是分子晶体;
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生成亚铜离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亚铜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
故答案为:或;
原子个数相等且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Q分子是的等电子体,为分子或,其结构式为或?,故答案为:或?;
该晶胞中Cu原子配位数;该晶胞中Cu原子个数为4,O原子个数,Cu、O原子个数之比::1,所以其化学式为CuO,
故答案为:12;CuO.
A、B、C、D、E、R六种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其最外层电子数是6,其内层电子数是2,B为O元素;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B,则A是N元素;
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则E是S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单质中最高,且D原子序数小于E,则D是Si元素;
化合物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是S元素,则C是Na元素;
R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C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则R是Cu元素;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
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于分子晶体;
原子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生成亚铜离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亚铜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原子个数相等且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
该晶胞中Cu原子配位数;该晶胞中Cu原子个数为4,O原子个数,根据Cu、O原子个数之比确定化学式.
21.【答案】;;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和的键能都大,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和杂化;;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12;
【解析】解:由电离能可知,A可失去3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价,B可失去2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价,则A为Al,B为Mg,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则电负性,
故答案为:;;
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约为,比蛋白质分子中、和的键能都大,所以波长为300nm的紫外光的光子能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化学键,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最简单的氨基酸为甘氨酸,其结构简式为,甘氨酸中羧基中碳原子为杂化,另一个碳原子为杂化,
故答案为:紫外光具有的能量比蛋白质分子中重要的化学键、和的键能都大,紫外光的能量足以使这些化学键断裂,从而破坏蛋白质分子;和杂化;
、CaO、这2种晶体的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CaO中离子都带2个单位电荷,KCl中离子都带1个单位电荷,离子半径,,高价化合物的晶格能远大于低价离子化合物的晶格,晶格能,故熔点,在CaO晶胞中周围有六个,周围有六个,根据晶胞的结构可以看出,如果以体心上一个为究对象,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分布在晶胞每个棱边中点上,共有12个,
故答案为:;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12;
中钒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无未成对电子,中铬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两对未成对电子,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则合作录音带磁粉原料的是,
故答案为:.
由电离能可知,A可失去3个电子,B可失去2个电子,则A为Al,B为Mg;
根据紫外光的光子所具有的能量与蛋白质分子中重要化学键断裂所需能量比较分析;最简单的氨基酸为甘氨酸,根据杂化理论进行判断;
离子晶体的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根据CaO晶胞的结构,可以确定一个周围和它最邻近且等距离的有数目;
根据钒离子、铬离子的未成对电子判断.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