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 第六课《找找三角形》教案
教学目标
目标表述
引导学生需找、发现和认识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他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的感觉。
引导学生用绘画、剪贴以及添画的方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感受三角形的魅力,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将让学生继续观察,巩固观察的方法,寻找、发现三角形,比较不同形态给人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物体的多种表现方式,感受三角形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感受三角形的魅力,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有对三角形的基本认识和熟悉,但是缺乏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表述
重点:引导学生寻找、发现生活中的三角形物体,并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表现生活中的有趣三角形物体。
难点:在表现三角形物体时,学生添画、添加三角形物体的细节并组成有趣的画面。
助学方案
教师准备:三角形物体、图片课件、绘画工具、剪刀、范画、双面胶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师:小朋友们,前几课我们学习了《圆圆的世界》、《方方的物》,学会了用绘画与剪贴、添画的方法去表现它们。
教师分别展示两组学生作品图片,绘画版的圆形物以及方方物、剪贴版的圆圆物以及方方物。
学生简单欣赏作品。
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去找找三角形。
揭示课题,板书:找找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欣赏前几节课的作品,巩固学生的知识面,为新课做铺垫。)
新课教学
欣赏
师:生活中有许多的三角形,你能想到哪些三角形的物呢?
学生举手回答
学:(红领巾、蛋糕、三明治、尺子……)
师:下面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三角形?
教师展示课件图片(粽子、交通标志、三角形树叶、蛋糕、自行车、衣架……)
师:你认识它们么?哪位小朋友可以举手说一说?
学生欣赏课件图片,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
师:看到了这些三角形物体,你还能想到其他的三角形物么?
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述能力。通过欣赏图片,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联想。)
画一画
欣赏
师:看了这么多的三角形物体,你能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这些三角形么?老师这有几个小朋友的作品,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
教师展示课件图片,四张学生作品。(草莓、三角尺、冰欺凌、扫把)学生欣赏图片,并思考问题。
师: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学生回答。
尝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勾线笔,在第一张画纸上也动手画一个三角形物,并给它图上美丽的颜色。学生拿出勾线笔、水彩笔,在白纸上画画。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在巡视时,提醒学生构图以及涂色口诀“勾边边,排排队,不要留下小白点”。
评一评
教师将学生的绘画作品粘贴在黑板上展示。
师:你喜欢哪一副画,并说一说原因。
学生评述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三角形物体,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再次欣赏
师:三角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运用它创造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教师展示课件图片:埃及金字塔、古代三角形纹装饰陶器……学生欣赏图片。
师:设计师们也开动脑筋也将三角形运用到创作当中。
教师展示课件图片:上海世博会建筑、现代三角形桌椅……学生欣赏图片
(设计意图: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充分了解三角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奇思异想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它叫奇思异想。
教师展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
师:老师这有许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三角形,你觉得这些三角形像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添画。并展示剪贴画图片课件。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拿出手中的彩纸与剪刀,剪出有趣的三角形,发挥你们的奇思异想把它们摆一摆、贴一帖、画一画。
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展示评述
教师将学生部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学生欣赏,并说一说喜欢哪一幅及原因。
思考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绘画、剪贴与贴画的方式表现有趣的三角形,老师这有个思考题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
教师展示尖尖朝上的三角形和尖尖朝下的三角形,请学生比较两个三角形并思考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教师分析并总结:尖尖朝上三角形(稳定、坚硬),尖尖朝下三角形(锐利、危险)
课堂小结
学生能独立完成作品,掌握三角形的运用。
板书设计
反思与重建
学生的想象力不丰富,教师应多展示图片作品,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