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夏天的池塘
[教学内容]
听:《夏之夜》
动:音乐游戏《亮火子虫》
[教材分析]
《夏之夜》(民乐合奏片段)是一首轻松、活泼的民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人们在明月当空的夏夜、观花灯、看社戏的情景。乐曲的节奏轻巧,旋律舒展,描绘了一幅美丽、生动的民间风俗画。
所听片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竹笛和拨弦乐器奏出连续四、五度跳进的顿音,仿佛人们正怀着喜悦的心情,相互结伴,走出家门,去观赏美丽的夜景。第二部分先以弹拨乐器奏出一段舒展的主题。接着,在高胡的领奏下,拉弦乐器将第二部分主题加以充分地发展。最后,乐队的全奏和大鼓、吊钹的加入把乐曲推向高潮。这一段形象地刻画出人们漫步观灯、争相看热闹的情景。乐曲的最后一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的音乐主题并有所变化、发展,随着演奏乐器的逐步减少,音量的逐步减弱,好像人们正渐渐散去,美丽的夏夜也缓缓沉浸于宁静之中。
音乐游戏:亮火子虫 是一个童谣式的节奏游戏,在浙江方言中,亮火子虫就是萤火虫。小朋友可以按教材中呈现的节奏朗读(每个方框为一拍),并参照图标加入打击乐器,边奏边念,以感受童谣的重音。在标有小孩子捂嘴的地方做出相应的动作,以感受休止的作用。全班同学基本熟练后,可在师生、生生间做简单的节奏卡农练习。另外还可以边读边配上声势动作。
[教学目标]
1. 通过音乐游戏《亮火子虫》,让学生感受音乐以及休止符,加强口与手动作的协调性。
2. 学生在做二声部节奏练习时不乱喊叫,懂得与同伴协作。
3.学生专注聆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情绪及艺术表现力。
4.学生初步了解、认识民族乐器,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教学难点]
《夏之夜》所表现的内容及其艺术表现力。
[教学准备]
钢琴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进入情景。
师:看到这样美丽的夜色,让我想起了这首好听的歌曲《闪烁的小星》,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通过歌曲演唱训练学生正确的发声。】
二、音乐游戏《亮火子虫》
1、导入游戏:
师:天上有一闪一闪的星星。夏夜里,在野外我们会发现身边也有一些一闪一闪的“星星”,猜猜是什么?
生:萤火虫
师:对,我这儿有一首有趣的童谣,说的就是萤火虫。
2、出示童谣,自由朗诵。
师:在这首童谣里萤火虫叫什么?
那是因为这是浙江的童谣,浙江人把萤火虫就叫做“亮火子虫”
思考:怎样读这首童谣会好听呢?
引导学生从力度、速度、节奏等方面来讨论。
按节奏朗诵。
教师拍击节奏,请同学们轻声的合着朗诵。
生边拍击节奏边诵读。
4、可以尝试边走路边诵读。
记住了吗?那我们一边走一边读,找一找萤火虫。(学生自己边走边诵读,结尾处加动作。)
更换结束动作。
看谁表现得最完美。
试着用卡农的方式练一练。
师:我们再来一遍,这次老师也加进来。你们要注意啦,不能受老师的干扰哦,不能停,还要听一听我是怎么读的?
生边走边朗诵,师迟两拍轮诵。
师:这个叫卡农,是一种常用的音乐形式。再来试试。
生生配合。
【引导学生轻声、有节奏的诵读。通过声势活动培养学生协调能力,为接下来的卡农练习做铺垫。通过卡农练习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三、欣赏《夏之夜》
1、导入:
卡农形式的表现感觉飞舞着的萤火虫更多了,眼花缭乱。夏天的夜晚除了闪烁的星星、飞舞的萤火虫,还有什么?
初听全曲。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民乐合奏曲《夏之夜》,听一听作曲家眼里的夏夜是什么样的?
3、分段欣赏,听辩乐器音色,尝试声势表演。
师:这段乐曲分为三个部分,我们先来听第一部分。
你听出里面有什么乐器的声音?
再来欣赏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一样吗?
4、讨论:
师:听完乐曲,这三个部分情绪分别是什么样的呢?和你的小伙伴讨论一下,然后在合适的词语前面打勾。
5、简介乐曲及作曲家。
6、完整欣赏乐曲视频。
【通过动作与声势的加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分小组讨论,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听辩与视频欣赏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民族乐器。】
四、总结
音乐来源与生活,生活中离不开音乐。小朋友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更要有一对会捕捉美好声音的耳朵,让我们每天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