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二月及其相关知识;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基本知识。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梳理,加深对大月、小月、平月、平年、闰年知识的了解。 
结合生活实际问题,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运用年、月、日相关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年、月、日的基本知识,熟记各个月份的天数,学会判断闰年。 
教学难点: 
熟练记忆各月份的天数及闰年的辨别方法。 
熟练运用年、月、日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核心任务: 
通过观察2011年和2012年的日历,探索关于年月日的奥秘。 
通过观察2011年到2020年2月份的天数,探索关于平年和闰年的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 
(1)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秒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钟面上记录了哪些时间单位吗?(时、分、秒)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2)引入年历卡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它们吗?这些是什么?(生:日历)年历卡上记录了些什么呢?(生:月份、日期、节日、星期等) 
评价语:(你有一双智慧的小眼睛,你真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过渡语:年历就是用来记录日期的。它里面藏着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年月日的知识。(板书年、月、日) 
新授 
核心任务:观察书76-77,看看能发现关于年月日的哪些奥秘。 
活动要求: 
师: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2011和2012两张年历卡,请你用智慧的小眼睛认真观察这两张年历,看看你能发现关于年月日的哪些奥秘,在探索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活动要求。 
师:请你认真观察2011和2012这两张年历卡,独立思考,提取有用的信息完成书77页的表格与填空。 
过渡语:刚刚老师下去巡视发现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请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下你们还有没有其它的收获?等下就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汇报。 
小组汇报: 
师:哪一组愿意上来汇报?我发现他们组是这样填表的,你们都同意吗?接下来我们听一听这个小组的结论。(汇报完后问大家同意吗?) 
汇报结果梳理总结: 
师:通过这位同学的汇报你知道什么是大月吗?什么是小月?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又是小月? 
介绍记住大小月的方法。 
歌诀法: 
师:其实在数学中有这样一句歌诀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大月。(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用不差) 
拳头法: 
师:你们还知道其它记住大小月的方法吗?是的,还有拳头法,凸出来的地方就是大月,凹进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就是小月。 
探究每年的天数和平年闰年 
师:刚刚我们进行了小组活动,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其它的收获? 
(生:2月份特殊,一年的天数)(穿插2月份为什么最少的故事) 
师:既然说到了天数,一年到底有多少天呀?你们知道吗?请你们算一算2011年、2012年到底有多少天。 
师:请两个同学上来写出你的计算方法。(刚刚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小朋友算出来了2011年是365天,2012年是366天) 
小结:二月份是28天时这一年是平年,全年是365天,当二月份是29天时,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是366天。 
过渡语:既然二月份如此特殊,那它里面都有着哪些数学规律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吧!数学规律的探索往往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所以光看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的肯定不够,老师又找了这几年的年历,你们一起爱看看2月份有多少天? 
核心任务2:现在请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探索下,2月份的天数都有哪些规律? 
有的学生说到每过3年就会出现一个29天(老师提醒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每过三年就有一个闰年吗?孩子可以说到圈一圈,让他们自己圈)圈完后发现规律,每四年就有一个闰年。 
师:既然说到了每四年就有一个闰年,那可以用什么法?(除法)然后让学生试一试,计算2032年是什么年。) 
小结:谁来说说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教师总结当是整百年份时,就得是400的倍数。 
回顾与练习 
师:回顾下,我们今天都学习哪些知识? 
师:既然大家对年月日有了更深的了解了,那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练习一:生日猜猜猜 
练习二:超市促销活动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