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4.3光的折射同步训练沪科版(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4.3光的折射同步训练沪科版(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3 08:0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4.3光的折射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国庆假期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圣源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水草茂密,柳影漂摇,鱼儿在蓝天白云中戏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的柳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看到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到的水草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如图所示,光在玻璃或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60°,界面左侧是玻璃
3.下列四项有关光学的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一叶障目
D.管中窥豹
4.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其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笔入射角増大
C.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向容器内缓缓加水
D.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使容器水平向左移动
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水中的笔变弯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6.如图,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硬币的位置是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后降低
D.不升高也不降低
7.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
A.
B.
C.
D.
8.以下描述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形影相随,亲密无间
B.海市蜃楼,虚无缥缈
C.镜中生花,脱离实际
D.水中捞月,一无所得
9.如图所示,人眼在A点看见河里B点有一条小鱼,若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小鱼,该激光应射向(
)
A.B点
B.B点上方
C.B点下方
D.B点左方或右方
10.小明春游时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景观。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与小明看到水中鱼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小孔成像
C.立竿见影
D.水中倒影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中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水中勺子看起来折断了
B.手影
C.树荫下的光斑
D.海市蜃楼
1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则(

A.入射角为
B.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C.折射角为
D.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
13.如图甲所示,不透明的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有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B.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在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性
14.观察下面四幅图片,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图甲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图乙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图丙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D.图丁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浅一些
三、填空题
15.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从水斜射向空气,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______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会看到筷子的虚像在真实筷子的______方,所以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16.如图,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度。
17.如图所示,水中看到白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白鹭要想啄到水中的鱼,应该瞄准所看到鱼的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
18.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池水照明月”,这两句诗说的分别是光的_____现象和光的_____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
19.小杰同学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不同介质发生折射时的一些规律,他将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折射角r
7.9°
15.4°
21.5°
26.3°
33.5°
(1)分析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或5)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得出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折射角_____入射角;
(2)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与5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得出初步结论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
(3)该同学在得出以上结论后想要继续研究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折射时有什么规律。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甲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
介质

玻璃

空气
酒精
光速(m/s)
2.25×108
2.0×108
2.30×108
3.0×108
2.2×108
①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图甲中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②如图乙所示,根据上述结论,光从玻璃斜射向酒精后经过了点A,那么激光光源的入射点应在_____。(选填“O点左侧”或“O点处”或“O点右侧”)
参考答案
1.D
【解析】
AB.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看到的柳影、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B错误;
CD.河水中鱼儿、水草,是由于光的折射行成的虚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
已知MN是界面,过入射点O作出法线,则由图可知,∠AOM=60°,则∠BON=60°,所以入射角∠BOE=90°-60°=30°,而∠COM=30°,则折射角∠COF=90°-30°=60°;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MN的右边是空气,左边是玻璃.故选D.
3.B
【解析】
立竿见影、一叶障目、管中窥豹都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而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传播时,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
故选B。
4.C
【解析】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未改变入射角及入射面位置,则折射角度不发生变化,入射点右移,折射光线与原折射光线平行,则光斑将向右移,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折射定律可知,当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笔入射角増大,折射角随之增大,光斑右移,故B不符合题意;
C.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向容器内缓缓加水,由于水面升高光线更早发生折射,如下图虚线所作:
则光斑左移,故C符合题意;
D.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使容器水平向左移动,由于入射点,入射面,入射角度均不发生变化,则折射光线不发生变化,光斑不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
B、水中的笔变弯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正确;
C、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6.B
【解析】
慢慢向杯中注水后,硬币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空气,我们看硬币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因为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随着水面位置不断升高,看到的硬币位置不断升高,故B是正确的.
故选B
7.C
【解析】
A.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却大于入射角,故本选项错误;
B.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同侧了,所以画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本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光的传播方向没有变,故本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
A.
形影相随,亲密无间,即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海市蜃楼,虚无缥缈,是由于空气不均匀时,光线折射而形成的;
C.
镜中生花,脱离实际,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D.
水中捞月,一无所得,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
故B符合题意.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9.A
【解析】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人看到的是鱼的虚像.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虽然人看到的B点是鱼的虚像,鱼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因为激光在进入水的时候也会发生折射,所以照着B点,激光也就刚好落在鱼上了.如图所示:
故选A.
10.A
【解析】
A.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而我们看到的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
BC.小孔成像、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C错误;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11.AD
【解析】
A.水中勺子看起来折断了,是光在水面发生了折射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2.ACD
【解析】
光从空气斜射向某透明介质时,光路如下:
A.根据题意知道,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00°,由反射定律知道,入射角的大小是:
×100°=50°,
故A正确;
B.由于入射角为50°,所以,反射角也是50°,即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
90°-50°=40°,
故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
90°-50°=40°,
又因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即折射角大小是:
170°-40°-90°=40°,
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40°=50°,即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40°+50°=90°,
故B错误;
C.由于入射角为50°,则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90°-50°=40°,折射角的大小是:170°-40°-90°=40°,
故C正确;
D.由选项B知道,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90°,故D正确。
13.AC
【解析】
硬币反射出的光线被陶瓷茶杯侧壁挡住,人看不见硬币了,这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倒入一些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方向,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变高的硬币的虚像。所以看不见是光的直线传播,又看见了是光的折射,综上所述BD不符合题意AC符合题意。
14.BCD
【解析】
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成的,所以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C符合题意;
D.小猫看到的水中的鱼,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则小猫看到“水中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D符合题意.
15.远离

【解析】
筷子反射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会看到筷子的虚像在真实筷子的上方,所以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
16.NN′
30
60
【解析】
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故先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判断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再判断其它。
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则OA是折射光线,MM′是界面,NN′是法线,反射角和入射角为30°,折射角为60°。
17.虚
下方
【解析】
水中看到白鹭的像,是光在水面上反射所形成的虚像。
白鹭所看到鱼的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偏离法线,使白鹭所看到的虚像变高了;白鹭要想啄到水中的鱼,应该瞄准所看到鱼的下方。
18.折射
反射
【解析】
(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池水照明月”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9.小于
增大
小于
O点左侧
【解析】
(1)分析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或5)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分析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与5实验数据可得: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当入射角变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变大。
(3)①v空气>v冰、v冰>v水、v水>v酒精,v酒精>v玻璃,由图得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得: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②光从玻璃斜射向酒精中,光的传播速度变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点应该在O点左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