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谈创造性思维 2课时课件(共35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9 谈创造性思维 2课时课件(共35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3 09:52:4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理解并学会运用事实论据。
3.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个卖金猫的故事”视频
2.
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4-1=?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二、自主学习
1.走近作者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2.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2)释词
汲取:吸取。
推敲: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探求:探索追求。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关注:关心重视。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压制:竭力限制或制止。
非凡:超过一般。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持之以恒: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一事无成: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功。形容事业上毫无成就。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3.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的要素
论点: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
论据: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2)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
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论证方式。
(3)论据可分为两种: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4)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三、初读感知
快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论述了哪几个问题?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3)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4—8)
是否人人都有创造力(9—12)
怎样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13)
四、细读探究
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这四个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并说明理由。
A 唯一的没有角的图形
B 唯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C 唯一的非对称性图形
D 唯一一个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图形
结论: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
(1)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提出这两个问题,作者运用什么句式?
设问句。它的作用有:引出下文,引发思考,使文势有变化。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1.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
A、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B、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①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②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这两个事例是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学法指导】
武功秘笈——举例论证的作用分析法
首先,找到所举的事例,把握事例的主要内容;
其次,联系上下文,找到具有概括性质的语句或中心句,明确论据证明的内容;
最后,结合论点体会举例论证的表达效果。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二、课堂总结
本文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逐层深入的论证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使我们认识到思维方式、活用知识的观念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
三、拓展延伸
1.观察图形,你能看出的有什么?
2.多角度语言思维训练。
关于小鸡过马路的话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4-1=3
4-1=4
4-1=5
导入新课
下列算式成立吗?
1、1+1=24
2、3+3=2
3、9+3=1
4、30+30=1
5、8+16=1
这些算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可是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计算,它就成立了。
(1年+1年=24个月)
(3个月+3个月=2个季度)
(9个月+3个月=1年)
(30分钟+30分钟=1小时)
(8小时+16小时=1天)
以上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
导入新课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导入新课
19
谈创造性思维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理解并学会运用事实论据。
3.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
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自主学习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锲而不舍
模式
驾驭



qiè


自主学习
汲取:吸取。
推敲: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探求:探索追求。
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关注:关心重视。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压制:竭力限制或制止。
非凡:超过一般。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持之以恒:有恒心,长期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一事无成:一件事都没有做成功。形容事业上毫无成就。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自主学习
1.议论文的要素
三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
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根据。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自主学习
2.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直接提出并阐明论点的论证方式。


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阐明自己的论点的论证方式。
3.论据可分为两种: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4.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自主学习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3)
2.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4—8)
3.是否人人都有创造力(9—12)
4.怎样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13)
快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论述了哪几个问题?
初读感知
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细读探究
A 唯一的没有角的图形
B 唯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C 唯一的非对称性图形
D 唯一一个由直线和曲线构成的图形
从这四个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并说明理由。
结论: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细读探究
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
(1)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提出这两个问题,作者运用什么句式?
设问句。它的作用有:引出下文,引发思考,使文势有变化。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细读探究
第二课时
1.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
A、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B、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合作探究
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举例论证
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合作探究
作者是如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举例论证:
①谷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②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这两个事例是为了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合作探究
武功秘笈——举例论证的作用分析法
1.首先,找到所举的事例,把握事例的主要内容;
2.其次,联系上下文,找到具有概括性质的语句或中心句,明确论据证明的内容;
3.最后,结合论点体会举例论证的表达效果。
学法归纳
拥有创造力的人:    没有拥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结论:人人都具有创造力
3.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合作探究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
合作探究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分析问题: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
3、解决问题: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要具备三个要素。
必需要素
区分根据
a.
渊博的知识
b.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c.
持之以恒的毅力
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
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法,并相信自己
课堂总结
本文运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逐层深入的论证了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使我们认识到思维方式、活用知识的观念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是思想火花的迸射,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人类社会的车轮正是在创新中前进的。
课堂总结
1.观察图形,
你能看出的有什么?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关于小鸡过马路的话题
2.多角度语言思维训练。
拓展延伸
欧阳修:小鸡之意不在路,在乎山水之间也。
唐僧说:“打雷啦,下雨啦,小鸡快过马路啊!”
钱钟书:马路这边的鸡想跑过去,马路那边的鸡想走过来——
拓展延伸
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爱因斯坦:小鸡的成功=勇敢的穿越+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
达尔文:鸡从森林来到人家再发展到马路,这是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
阿基米德:只要给我一条马路,我就能让小鸡走过去。
拓展延伸
科学老师:

体育老师:

数学老师:

语文老师:

英语老师:

请选择其中两个,根据各自老师的特点,也创造性的写出一句。
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鸡过马路事件揭露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饲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
2、Do
you
know?小鸡过马路肯定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将来时.——英语
3、有两只小鸡过马路,两鸡同时相对而行,分别以每秒10厘米和15厘米的速度过长50米的马路,请问两鸡何时相遇?——数学
4、一个质量为0.3千克的小鸡在马路上跑过,请说说它的受力状况是怎样的?——科学
5、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组织小鸡掌握50米快速穿越马路跑技术。——体育
拓展延伸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