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物理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28 20:1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物理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任何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可以找到很多电场强度相同的点
C.没有任何两点电势相等 D.可以找到很多电势相等的点
2.对于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仍成立,式中q就是本题中所指的产生电场的点电荷Q
B.在真空中,电场强度的表达式为,式中Q就是产生电场的电荷
C.在真空中,式中q是试探电荷
D.上述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直线是真空中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直线上的两点。一电子以速度vA经过A点向B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电子以速度vB经过B点,且vB与vA方向相反,则( )
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C.电子在A点的动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动能
D.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B点的电势能
4.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把质子或电子叫元电荷
B.1.6×10-19 C的电量叫元电荷
C.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D.质子带有最小的正电荷,其电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
5.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在其连线中垂线上的P点放一个负点电荷q(不计重力),由静止释放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在从P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点电荷在从P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点电荷运动到O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
D.点电荷越过O点后,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直到粒子速度为零
6.如果电子不计重力,只受电场力作用,那么电子在电场中可能做( )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曲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7.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静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它们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和φc, φa>φb>φc。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中,其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KLMN所示。由图可知( )
A.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B.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C.粒子从K到L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加
D.粒子从L到M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8.如图所示,在处于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试探电荷q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以OA为半径画弧交OB于C,q由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 , q由C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 . 则三者的做功关系以及q由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的大小:( )
A. == , =0 B. >= , >0
C. =>, =0 D. =<, =0
9.如图,带正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v0沿两板的中线进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内,恰好沿下板边缘飞出.已知板长L,板间距离为d,板间电压为U,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粒子通过平行金属板的时间为t(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在前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
B.在后时间内,电场力对粒子做的功为
C.粒子的出射速度偏转角满足tanθ=
D.粒子前和后的过程中,粒子动能的增加量相等。
10.AM、BN是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板长为L,距离板右端L处有竖直屏PQ。若平行板电容器带电,两板之间为匀强电场,两板之外电场忽略不计。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油滴以水平速度V0飞入电容器间,经过一段时间油滴垂直打在屏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行板电容器可能不带电
B.BN板一定带正电,且电场强度大小为mg/q
C.油滴在电容器间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定增大
D.油滴撞击PQ前的瞬间速度大小仍为V0
二、本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A、B两点电荷,原来相距r,相互作用力为F。若将A、B的电荷量都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则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_。若再将距离也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则相互作用力为________。
12.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a、b相距 4 cm,b、c相距10 cm。将一个带电荷量为2×10-8 C 的电荷从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功为4×10-6 J。将此电荷从b点移到c点时电场力做功为________ J,a、c间电势差为________V。
13.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两点,一正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点到B点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如上图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φ的高低和场强E的大小: φA________φB,EA________EB。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三、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14.(10分)有一带电荷量q = -3×10-6 C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6×10-4 J的功,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对电荷做9×10-4 J的功,求A、C两点的电势差并说明A、C两点哪点的电势较高。
班级 姓名 学号
15.(10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恒定的直流电压相连,两极板间距离d =10 cm.距下板4 cm处有一质量m = 0.01g的不带电小球由静止落下.小球和下极板碰撞间带上了q =1.0×10-8 C的电荷,反跳的高度为8cm,这时下板所带电量为Q=1.0×10-6 C.如果小球和下板碰撞时没有机械能损失(即速度的大小不变),(取g=10m/s2)试求:
(1)该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多大?
(2)该电容器的电容多大?
16.(12分)如图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电子从灯丝K发出(初速度不计),经灯丝与A板间的加速电压U1加速,从A板中心孔沿中心线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N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电子进入M、N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点。已知加速电压为U1,M、N两板间的电压为U2,两板间的距离为d,板长为L1,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
(1)电子穿过A板时的速度大小;
(2)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
(3)P点到O点的距离。
高二物理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D B D BCD BCD BCD ACD C BCD CD
11.4F, F 12.5×10-6 450 13. < >
14.解析:负电荷从A移到B点的过程,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可见负电荷从电势高处移至电势低处.即φA>φB
电势差UAB == V=200 V
负电荷从B移至C,电场力做正功,可见负电荷从电势低处移至电势高处,即>
电势差UBC == V= -300 V
而电势差UAC = - = -+- = UAB + UBC = -100 V
所以,A、C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为100 V,A、C两点中C点的电势较高.
15、(1)5.0×103V/m,(2)2000pF
解析:(1)以带电小球为研究对象,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该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
(2)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
该电容器的电容:
16、解析:(1)设电子经电压U1加速后的速度为v0,根据动能定理得:
eU1=, 解得:
(2)电子以速度v0进入偏转电场后,垂直于电场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子在偏转电场运动的时间为t1,电子的加速度为a,离开偏转电场时相对于原运动方向的侧移量为y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F=eE, E= , F=ma, a =
t1=, y1=,解得: y1=
(3)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的速度为vy,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y=at1=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作匀速直线运动,设电子离开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所用的时间为t2,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侧移量为y2,
t2=, y2= vyt2 解得:y2=
P到O点的距离为 y=y1+y2=
A
O
B
C
q
+Q
8cm
10cm
4cm
d
U1
L1
L2
P
M
N
O
K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