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频数与频率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授课人 签字 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经历数据收集,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由推理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根据数据求出频数与频率。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了解频数与频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情感与能力:能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学习及激励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频数和频数的定义。
(五)教学难点:将一组数据正确地进行分组并求频数和频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什么是频数?
(二)、自学探究:在某市的高中入学考试中,数学分I,Ⅱ两卷,I卷由6道选择题组成,每道选择题都有A,B,C,D四个选项.采用计算机阅卷,共有1 3 846份答卷.右表是计算机显示的I卷各题阅卷结果统计表(※表示正确答案).
第1题选A的共23 1份答卷,因此,“第1 题选A”这种情况出现的频数是231。
(1)你能根据下表分别计算出下列情况出现的频数吗 -
“第2题选D"的频数为 。
“第3题选对”的频数为 。
“第4题选错"的频数为 。
“第5题选A或选B疗的频数为 。
“第6题不选A"的频数为 。
(2)“第1题选A"的答卷数与全部答卷数的比是≈0.017,我们就说“第1题选A”的
生成完善及个性化修改
频率为0.017。
像这样,把数据进行分组后,某组的频数与数据的总数之比称为这组的频率(r e l a t i v efrequency).
(三)、典例分析:
例1、你能分别计算下列情况出现的频率吗
“第2题选D"的频率为 。
“第3题选对"的频率为 。
“第4题选错"的频率为 。
“第5题选A或选B”的频率为 。
“第6题不选A"的频率为 。
如果6个题都选对的学生共有1 826人,那么“全部选对"的频率为 。
例2、小亮将10个质地、大小都相同的乒乓球,分别写上号码0,1,2,…,9,然后装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每次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球的号码后仍放回袋中,摇匀后再任意摸出第二个球,记下它的号码……连续摸球100次.统计每种编号的球被摸出的频数,并算出
生成完善及个性化修改
它出现的频率.
把结果整理成下面的频数、频率分布表:
你发现所有频数之和与摸球的总次数有什么关系 所有频率之和为多少
一般地,把数据分组后,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的总数,各组的频率之和
等于1. ,
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所列出的频数、频率分布表也就不同.如上例也可以
根据需要分别按下列三种分组方法列成频数、频率分布表,请你把它们完成.
(四)、学以致用:1.对九年级一班全体学生出生月份(不计年)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8月 9月 1月 1月 12月 10月 2月 5月
10月 1月 11月 9月 5月 7月 4月 2月
3月 12月 1月 9月 2月 9月 7月 8月
生成完善及个性化修改
8月 11月 2月 7月 7月 6月
12月 6月
2月 8月 6月 9月 10月 10月 3月 3月
根据上述资料,填写下面的频数、频率分布表:
(五)、达标测试:1.下列数据,是随机抽取的某居民小区20户居民的家庭人口数:
3,4,3,3,2,5,6,6,3,3,3,5,4,3,3,3,4,6,4,3.
列出这20户家庭人口的频数、频率分布表。
2、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有质地、大小都相同的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取一个,记下球的颜色后,重新放入.将球摇匀后,再任意摸取一个,……如果连续拱球100次,有53次摸到红球,连续摸球200次时,有99次摸到红球.分别写出两个摸球实验中摸到红球的频率。
3、取一本英汉词典,分别统计以各个字母为首的词所占的页数.列J出相应的频数、频率分布表。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频数与频率的定义,频数和与频率和。
频率=( ),频数=( )
把一组数据分组后,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 ),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 )。
(七)、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上的题目。
板书设计:
自学探究:
典例分析: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