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4、25页。
2、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是本册后继学习“分类”的奠基内容,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因此教材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升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采用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为主。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关于这节课内容学生学前班虽然也认识过这些图形,但很多孩子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将“正方体”说成“正方形”,也有将“圆柱”说成“长方形”的,将“球”说成“圆”的更多,所以教学目标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过程,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提供活动,经历对物体的分类、观察、触摸和比较的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兴趣,感受学习的乐趣。
5、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教学难点
能准确判断不同的几何图形。
7、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法、动手操作法、演示法、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法。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观察、感知。
8、学法:
小组内交流。
9、媒体资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恰当采用PPT课件、微课视频、电子白板、ipad、各种立体模型、学具等媒体资源及立体图形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非常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
10、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PPT出示: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位好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
从这些立体图形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并能感受每个图形的特点。
2、师:今天它们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观看PPT
齐读课题:认识图形 以谈话的方式开始本节课,利用PPT课件播放。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学生熟悉立体积木玩具)引入新知,依据了学生的起点,切入点把握好,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小结: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 。这里用图形宝宝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播放PPT,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种亲切感,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三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PART 1:
1、师:老师昨天在商场买了一些东西,同学们说一说都有什么?
出示PPT课件
2、师:哪个小组来告诉大家,你们组把物品分成了几类?又是怎样分的?
3、师:你们太善于思考了!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
(经过第一个活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时教师揭示名称,出示一般模型,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抽象化。)
PART 2:
1、看来大家的想法都一样。现在老师就把长的像的放在一起,按形状把物品分成四类。(操作PPT课件按形状把物品分成四类。)
2、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们来认识一下。(出示PPT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相应的图片)
3、接下来我们去认一认这些图形。
PART 3: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魔方认真地摸一摸、看一看,在桌子上滚一滚,然后在与你的同伴说一说它长得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有什么感觉。赶快行动吧!
2、谁愿意给大家说一说你的发现?
3、师:你真了不起。请同学把你们的好朋友正方体拿出来,摸一摸。
4、师: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摸一摸,在桌子上滚一滚,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5、师:你真聪明!对你手中的好朋友非常了解,它叫长方体。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摸一摸,感受一下。
6、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圆柱模型,摸一摸,在桌子上滚一滚,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7、你观察的很仔细,请同学拿出圆柱体,用手摸一摸,在桌子上滚一滚,感受一下。
8、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拿出你手中球的模型,摸一摸,在桌子上滚一滚,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9、你真会观察,请同学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好朋友球,用手摸一摸,在桌子上滚一滚,感受一下。
10、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把东西收好,小老师米琪,要给大家讲课了。我们要坐好仔细听呦!(播放微课视频)
1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发现圆柱和球的不同处)
12、现在老师有个问题,球和圆柱都会滚动,请大家把圆柱和球放在桌子上滚一滚,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13:、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同学们把球和圆柱放在桌子上滚动,感受一下它们的不同之处。
观看PPT回答
针对提问回答问题
iPad同屏展示物品分类步骤.
步骤:打开PPT→点击分一分→将形状相同的物品拖入同一个圆圈内。
学生观看PPT
学生认读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及相应的物体。
学生小组活动
学生回答正方体特征的问题。
学生操作。
学生小组活动并派代表回答长方体特征的问题。
学生操作
学生小组活动并派代表回答圆柱特征的问题。
学生操作
学生小组活动并派代表回答球特征的问题。
学生操作
观看微课视频
互动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操作回答问题
学生操作
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到好处的使用信息技术(微视频、ipad、白板、PPT等)。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新知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学-观察-操作-感知等活动经历了认识、分类几何图形的过程,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的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这里我采取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的形式进行,我会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希望他们通过动脑、动手、动口来亲身体验。
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到好处的使用信息技术(微视频、ipad、白板、PPT等)。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新知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学-观察-操作-感知等活动经历了认识、分类几何图形的过程,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的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前面的小组活动学生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经过认真观察,亲自去摸一摸,玩一玩,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然后和同学的交流即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有利于丰富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
小结: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微视频、ipad、白板等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完成对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在操作中感知物体的特征和不同之处,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地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更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巩固练习 熟练应用 1、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太了不起了!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你们说出它们的形状吗?(出示PPT)
2、同学们的回答完全正确,接着请继续完成纸上的第2题,独立完成。(出示操作纸)
3、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老师要奖励大家玩一个游戏,想玩吗?出示PPT请一名同学大声读一读游戏规则。游戏:摸一摸,猜一猜(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几何图形特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其他同学是不是也想玩呀?那么请同学们与你的同桌在下面也玩一玩这个游戏吧!
观看PPT
在习题单上完成,白板汇报
由3-5名学生玩。
学生操作,加深对几何图形特征的记忆。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练习,将教材中的习题利用PPT信息技术将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习题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在观察中及时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结: 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层次递进,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数学意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 内化提高 老师看到同学们玩的很开心,真好。老师也很开心。
同学们,在生活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用途很广泛,到处可见。今天,马老师也找到了很多这样的图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PPT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图形,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物品,把它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吧! 观看PPT(结合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真正理解生活中的数学。)
利用PPT,完成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认识图形,通过记忆想像,图片,实物等观察,使学生形成表象,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