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1 用集合图表示问题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8.1 用集合图表示问题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13:5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集合图表示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集合图表示并解答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2、能用集合图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教学重点:
能用集合图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问题3中为什么要减去2。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生答: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怎样表示它们的关系?生答:画图
大家画一画 指名板演
下面我们一块儿学习用图形表示问题。
二、问题探究
1、探究问题1.
现场报数:五年级有学生40名,其中男生有19人。
启发思考:怎样更清楚、简明的表示男生人数和总人数的关系呢?(画图)怎样画图?
a.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说说理由。
b思考:图中哪部分表示女生人数?
c.教师小结:存在包含关系的数量,可以用大圆套小圆表示。我们可以称它为“圆中圆”。
2.老师还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参加课外活动。(课件出示)
问题2.
五一班40名同学中,有18名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12名同学参加合唱小组,这些同学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五(1)班既没有参加数学小组,也没有参加合唱小组的学生有多少名?
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条件多,繁琐、题意不容易理解等)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一目了然的看出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呢?( 画图)
画图之前先审题:你从文字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学生尝试画图
5)汇报板演,说说想法:
6)教师出示课件,指出也可以用大长方形表示总数。
引导读图分析:黄色部分表示什么?这部分人数怎样求呢?
列式计算:40-18-12=10(名)
小结:在这道题中,因为这些同学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所以数学组和合唱组的人数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所以用两个独立的圆来表示。我们可以称它为“并列圆”.
我们仅仅用了三个简单的图形就表示出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与大段文字相比,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3.问题3.
春天一到,同学们都开始了户外运动。老师调查了部分学生,发现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打羽毛球。
1)收集数据:请卡片上标有“乒乓球”的同学举手,有6 人。
请卡片上标有“羽毛球”的同学举手,有5人。
现在能计算一下会打这两种球的共有多少人了吗?口头列示计算:6+5=11
2)请刚才举手的同学到前边来,确定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抛出疑问:为什么计算的人数是11人,而实际数的人数是9人呢?
讨论原因,集体交流
启发学生说出: 因为有的同学既喜欢打乒乓球,又喜欢打羽毛球,所以举手时,数了两次。所以人数多了。不应该用6+5=11这样列算式,因为有两人重复了。应该列式为6+5-2=9
3)学生自发用绳圈演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启发画集合图:那怎样画图,才能体现出同学们有只喜欢打一种球的,还有喜欢打两种球的?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把图画到黑板上。说说怎样想的。
5)现在你知道怎样列式计算“喜欢兵乓球和羽毛球的共有多少人?”了吗?修正算式:6+5-2=9人
小结:在这道题中,除了只会打一种球的同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两种球都会打,所以我们不能再画两个独立的圆,而应该使得两个椭圆相交,我们称它为“相交圆”。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几种图形?(三种)这几种图形,都是集合图。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就是“用集合图表示问题”(板书)
借助这些几何图形,我们很容易的解决了数学问题。现在让我们学以致用,来做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在学校运动会上,五(1)班同学参加两项比赛。有18人参加田径比赛,10人参加篮球比赛。其中,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有8人。五(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
2、新华小学组织学生参加周末的“助残”活动,有45人参加周六的活动,有67人参加周日的活动。其中,有22人同时参加这两天的活动。
1)图中A表示哪部分同学?B、C呢?
2)至少参加一天活动的有多少人?
3)只参加周日活动的有多少人?
4)只参加周六活动的有多少人?
3、挑战自我:五(4)班有42人,会下象棋的有21人,会下围棋的有17人,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人。两种棋都会下的有多少人?
4、举一反三:把两条一样长的纸条粘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原来两段纸条各长18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这段更长的纸条长是多少厘米?
四、结束语:
同学们,这节课是什么帮助我们解决了数学问题?(集合图)的确,画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