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14:3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
3.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究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游戏:
两位同学:看成语,做动作。
其他同学:看动作,猜成语。
(板:一刀两断)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一)、理解概念,明确数量关系。
1.如何画出一刀两段,找出段数与次数间的规律并且根据规律进行推算。
(板:画、找、推。)
师:我们把这样的好方法,叫做“以小见大”。
(板:以小见大)
2.揭题: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来解决数学广场里的问题。
(板:数学广场)
3.课件出示:在全长2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可以怎样种?种几棵?
(1)将题目简化成: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可以怎样种?师:每5米一段,20米可以分成这样的几段呢?
20÷5=4(段)
(2)师:20表示什么?(总长);5表示什么?(段长);4表示什么?(段数)(3)师总结数量关系:总长÷段长=段数。
4.在练习纸上进行尝试练习。
(二)、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植树的不同情况。
1.小组合作研究植树的不同情况,活动之前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
(1)给每种情况取个名。
(2)每种情况的“棵数”和“段数”有什么关系?
2.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预设有三种情况)(教师贴图)
4.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观察每种情况的特点,给每种情况取名字。
(板书:两头都种、只种一头、两头都不种。)
5.找一找每种情况下,“棵树”与“段数”的关系。
(1)两头都种:棵树=段数+1。
(2)只种一头:棵树=段数。
(3)两头都不种:棵树=段数-1。
6.五指四空。
(1)师:有没有好方法可以理解记忆每一种不同的情况。
(2)生演示如何用手比划出每一种情况。
(板:五指四空)
三、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变换情境,判断属于哪一种情况并用手势表示:
(1)广播操,一列纵队长34米,相邻两个学生之间的距离是2米。这列纵队一共有几个学生?
(2)“六一”儿童节,同学们折纸鹤送祝福,每隔10厘米串一只纸鹤,60厘米长的绳子可以串多少只纸鹤?
2.在全长2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头都种),一共种几棵?
3.综合情境,判断各属于哪一种情况。
在教学楼前小路一侧插旗(如下图)。小路全长300米,每隔20米插一面旗。四(1)班的大队长小胖分配任务。按路长平均分给三年级的三个班,每班100米,1班负责的100米从头插到尾,2班接着1班负责第二段,3班接着2班负责第三段,一直到图书馆(图书馆墙根不插旗)。你认为这样分合理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明确判断关键:头和尾的情况。
四、课堂总结: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天在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找规律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