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单元1用计算器计算(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6单元1用计算器计算(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15: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1页例1及练一练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计算器,并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过程。
2.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步骤,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对用计算器充满兴趣,体验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器的常用键及使用方法,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
【教学难点】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
1.互相欣赏学生手中的计算器,和同桌说一说自己会用计算器进行什么运算,要求举出例子计算一下。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一个计算器。现在把你带来的计算器拿出来,同桌互相欣赏一下,说一说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哪些计算,自己写出一个算式,用计算器计算一下。
同桌互相交流。
2.提出:计算器的全称是什么?英文怎样读?然后让学生看书,交流知道了什么。教师简单介绍计算器的广泛应用。
师:我发现许多同学都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那么老师提一个问题:计算器的全称是什么?英文怎样读?
多数学生可能说不出,让学生看教材第60页第一段文字。
师: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计算器确实有运算快、操作简便的特点,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进行计算时,大都用计算器计算。为了方便人们随时使用,许多电子产品上都有计算器,如手机、电脑,那么计算器有哪些功能?怎样使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计算器。
二、认识计算器
1.教师简单说明计算器的作用基本一样,出示教材上两个计算器,介绍上面是显示屏,下面是功能键。
师:虽然同学们带来的计算器形状、大小不同,但所有计算器的作用基本都是一样
的,大家来看老师这两个计算器。计算器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一般上面是显示屏,下面是键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两个计算器)
边讲边用PPT课件标出显示屏和键盘。
2.让学生观察功能键,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师生交流,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功能键。
师:观察计算器的键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师:键盘上的十个数字叫数字键,+,-,×,÷叫运算符号键,其他都叫功能键。所有的计算器都有数字键和符号键,功能键根据使用的需要略有不同,但是主要功能键都是相同的。下面我们来认识计算器上的主要功能键。谁来说一说你认识哪个功能键?
在学生介绍时,教师及时板书各功能键名称(或在PPT课件上显示),并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一找。教师也可以参与介绍,认识全部常用功能键。
3.师生谈话,引导学生不断认识计算器,然后出示加法算式,学会用计算器计算,师生共同完成计算过程。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都是人们常用的功能键。计算器上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用不到,可以将来再学习,如求百分数、开方等,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下面我们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板书:5040+1073=
师:我们先用这道加法题练习一下计算器的操作。谁知道第一步怎么办?
指名回答。
师:同桌互相看一看,操作对不对,你们计算器上的开关键符号一样吗?
计算器上的开关键符号可能不一样,指名说出来。
师:下面怎么办?
学生回答,并亲自操作,教师板书,完成计算。
(1)按开关键
(2)按数字键
(3)按键
(4)按数字键
(5)按键记录结果
(6)按清除键或按关闭键
师:如果中间输入数字或符号错误该怎么办?
师:计算器不用了怎么办?
(学生带的计算器可能不一样,让学生学会使用就可以)
三、用计算器计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61页例1中的6道题,教师计时。学生算完后,先交流计算结果,再交流用计算器计算的感受。
师:我看同学们都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下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一算教材第61页上面的几道题,把算式和得数写在练习本上,我给大家计时,看一看用了多长时
间,开始吧!
学生自己计算,教师计时。通报第一个人算完的时间,最后一个人算完的时间,写出来。然后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的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用不同语言表达愉快的心情。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到底快多少呢?让学生用竖式笔算例1中乘法和除法两道题,教师计时。先检查有没有错误,再比较用的时间,说感受。
师:用计算器计算又快又准确,那么用计算器计算到底快多少呢?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87×24和972÷31两道题。老师给大家计时,开始吧!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计时,通报第一个人算完的时间,最后一个人算完的时间,板书出来。先检查有没有错误,再比较用的时间。
师:比较用计算器计算6道题的时间和大家用竖式计算两道题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出现各种说法:
(1)笔算两道题的时间比用计算器计算6道题的时间还长。
(2)用计算器计算又快又准确。
(3)计算器计算这么简单,还学习笔算干什么?
3.讨论:为什么学习笔算?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谈话,说明计算器只是一种工具,强调学习数学笔算的重要性。
师:用计算器计算又快又准确,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笔算呢?
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总结。
师:计算器是一种计算用的工具,没有知识和文化的人也会使用。而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许多发明创造,特别是卫星、飞船设计等都用到数学,所以我们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会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计算的道理,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研究问题。如计算加减法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什么要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培养成科学家的头脑,才会越学越聪明。所以学习基本的计算方法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没有要求用计算器的,还要用笔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四位数减法,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先列出算式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
3.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3题,两个小题分别进行。
第(1)小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再列出算式用计算器计算。交流时,重点关注第二步除法算式中的除数是否正确。
第(2)小题,先让学生看一看表中给出了什么,说一说能计算出什么,再看问题是什么,讨论:怎样计算?然后学生自己计算,再交流。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用计算器计算”这节课是一节非常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课例。教学时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操作因素,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在学生了解了计算器的功能后,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这正是学生们想要做的,因而他们愿意参与,乐此不疲。
[不足之处] 应培养学生使用计算器与估算结合的意识。在教学时,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一不小心就会按错键,输入错误数据,导致结果有误;或者按键顺序搞错,也发生错误。因此,在计算前应该培养学生先估算结果是多少,然后再计算的习惯,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正确率。这一点,我在上课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以后要特别注意。
[再教设计]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