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场次》说课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新兴街小学 杜秀梅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新兴街小学的数学教师杜秀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第2课时“比赛场次”的教学内容。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八个方面阐述我的设计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编排特点。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接触了用列举、画图、连线等直观方法解决简单的搭配问题,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又将基本的数量关系与组合问题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出现了列表法,以表格的清晰、直观、有序,来提升学生的认识,突出表现为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再让学生从简单情况入手,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应用规律来进一步训练学生抽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材的思想渗透。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也是分析问题、表示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节课结合比赛场次,通过画图分析问题,用图表示问题的答案,充分体现“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获得借助图形研究问题的经验,用画图的方式直观显示四个球队的比赛场次。这种用图分析、表示数学问题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获得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感受到用图分析问题、交流问题的简明性和直观性,形成数形结合思想。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解答过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以及能进行简单推理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比赛场次”来研究组合问题,探索运用画图、连线、列表、计算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会有序思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
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已初步具备一定的猜想、归纳能力,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但是在思维发展上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用计算的方法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是难于理解的,五年级学生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画图、连线、列表、计算等方法解决简单的组合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并用不同方式表示比赛场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直观的方法解决,并用图、表格和算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四、教学重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答简单的组合问题。
五、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连线和列表,理解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
六、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直观演示、引导发现。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学生讲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三分钟既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启迪了智慧渗透了问题解决的策略,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2.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环节,既可以让孩子们尽快融入教学内容,也可以互相补充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倾听别人的好方法,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生本教育把研究的过程抛给孩子,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数学,此环节就是最好的体现。】
3.全班汇报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设计意图:在互动交流中启发思考,放手让学生总结解决比赛场次问题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在补充质疑中体会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把课堂的争论交流让给孩子,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是生本课堂的显著特征。课堂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4.学生带例子拓展思路建立模型。
【设计意图:对同种类型问题的交流,不仅是知识的深化,更是智慧的升华,让学生更清晰所学内容。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孩子们很是喜欢生本教育的课堂模式,让枯燥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实践、探讨和交流中完成。】
八、教学反思
??围绕“生本教育”这一主题,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我为我这节课的教学作了如下几方面的设计:
? 1.在教法上以生本教育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为指导,围绕教材“问题情境——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归纳整理——尝试应用”的设计思路,在学生自学教材后完成前置小研究,为课堂自主学习探究做准备。整堂课以学生的小组交流和班级汇报为主线,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质疑、探究、思考,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和引领,充分展现了生本教育把课堂还给孩子这一理论。
??2.在学法上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交流讨论,自主汇报展示,自主总结概括。讨论是课堂学习的常规,在讨论中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和集体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从而激发精彩的论辩。
? 3.在练法上大胆给学生质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做到“学生能提的问题老师不先问”。
??课上,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从用不同方法解决比赛场次问题到自己带例子拓展思路,建立模型,孩子们都主动去思考、讨论,思维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他们不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欣慰,还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自己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他们不仅自己探索出了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还沟通了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掌握了解决同类问题的策略。
??孩子们的出色表现体现在敢于质疑、敢于思考、敢于尝试和解决问题上,他们自信大方、互帮互助、积极探讨,他们乐于去当小老师,乐于去学习他人,乐于评价他人。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我欣喜地发现,学生再也不是为做题而学数学了,数学探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潜力,学习变成了一件乐事。通过生本课堂教学,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 40分钟也留给我一些遗憾。为了使学生们的思维不受限制,使孩子们的主动性得到尽可能的发挥,我在设计时都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总结,但由于学生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受限,不能很清晰很完整的呈现知识点,不能把他们的才能完全展示出来,课堂交流时间不足,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显得力不从心。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生本教育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