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919年秋天,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为实现
(?http:?/??/?www.21cnjy.com?)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致使学富五车的郁达夫两次都名落孙山。这反映了21教育网
A.北洋政府没有文官选拔制度
B.北洋政府文官选拔存有弊端
C.郁达夫志大才疏,无真才实学
D.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人才
2.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宣布科举一律废八股,改试策论;1901年清廷又下诏,乡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八股文的废除21cnjy.com
A.有利于读书人脱离思维固化
B.直接导致新式学堂的普及
C.使中国实现了教育的近代化
D.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
3.当1905年科举制度
(?http:?/??/?www.21cnjy.com?)废除后,清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社会教化主体的控制,使得乡村社会的教化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失范状态,地方社会对中央的向心力于是逐步消失殆尽。据此,当时乡村教化结构的变化
A.最终使得科举制迅速瓦解
B.表明清朝中央集权开始丧失
C.直接导致清政府走向灭亡
D.凸显了晚清政治结构的变化
4.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
(?http:?/??/?www.21cnjy.com?):“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2·1·c·n·j·y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5.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
(?http:?/??/?www.21cnjy.com?)办。1903年清政府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转向时务。同年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所存学生不过30余人……设诸公乡试得意,似略学堂出身为优。”新式教育困境的出现表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废除科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途径
B.新旧教育体制的矛盾不可调和
C.教育改革缺乏社会共识及国家支持
D.科举制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
6.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相
(?http:?/??/?www.21cnjy.com?)继颁发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随内阁更替而变动;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文官法的颁发
A.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B.规范了官员等级秩序
C.有利于政治近代化
D.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
7.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
(?http:?/??/?www.21cnjy.com?)够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当时www-2-1-cnjy-com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8.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丁文江参
(?http:?/??/?www.21cnjy.com?)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9.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
(?http:?/??/?www.21cnjy.com?)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www.21-cn-jy.com
A.严惩腐败原则
B.甄别审查机制
C.党管干部原则
D.干部任用改革
10.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湖南军阀
(?http:?/??/?www.21cnjy.com?)何键(湖南醴陵人)选人是“非醴勿听,非醴勿用”,阎锡山(山西五台人)则是“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这体现了21·世纪
教育网
A.文官选任制度的随意性
B.军阀用人无视选任制度
C.宗法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D.国民政府没有统一全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新政前后,
(?http:?/??/?www.21cnjy.com?)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2-1-c-n-j-y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二
以1994年《国家
(?http:?/??/?www.21cnjy.com?)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21
cnjy
com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6分)
12.(15分)阅读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员选拔资料摘抄,回答问题。
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
(?http:?/??/?www.21cnjy.com?)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
(?http:?/??/?www.21cnjy.com?)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钤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
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不同于北洋政府的相关法规,
21·cn·jy·com
1929年公布的《考试法》规定参加
(?http:?/??/?www.21cnjy.com?)高等考试以备荐任职任用的应试人,需具有下列资格之一:
一、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學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二、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三、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者;四、确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著作,经审查及格者;五、经普通考试及格四年后或曾任委任官及与委任官相当职务三年以上者。《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据统计,1931—1948年,取录各类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来源:21cnj
y.co
m】
—
—以上材料都摘编自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官员选拔制度的特征。(7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意义(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919年秋天,郁达夫从日本回
(?http:?/??/?www.21cnjy.com?)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致使学富五车的郁达夫两次都名落孙山。这反映了21cnjy.com
A.北洋政府没有文官选拔制度
B.北洋政府文官选拔存有弊端
C.郁达夫志大才疏,无真才实学
D.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人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
(?http:?/??/?www.21cnjy.com?)内定”可知,北洋政府所组织的文官考试和外交官考试只是形式上走场,没有真正实现选拔人才的目的,说明北洋政府的文官选拔存在弊端,B项正确;根据材料“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可知,北洋政府有自己的文官选拔制度,A项错误;根据材料“学富五车的郁达夫”可知,郁达夫具有真才实学,C项错误;单凭郁达夫的个例不能说明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的人才,D项错误。www.21-cn-jy.com
2.戊戌变法时光绪帝曾宣布科举一律废八股,改试策论;1901年清廷又下诏,乡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八股文的废除2·1·c·n·j·y
A.有利于读书人脱离思维固化
B.直接导致新式学堂的普及
C.使中国实现了教育的近代化
D.标志着中国科举制的废除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股文文体有固
(?http:?/??/?www.21cnjy.com?)定格式,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束缚读书人的思维,八股文的废除有利于读书人脱离思维固化,故A项正确。1904年癸卯学制颁行后才出现新式学堂,这有利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故BC项错误。中国科举制的废除是在1904年,故D项错误。
3.当1905年科举制度废
(?http:?/??/?www.21cnjy.com?)除后,清政府逐渐失去了对乡村社会教化主体的控制,使得乡村社会的教化呈现出一种空前的失范状态,地方社会对中央的向心力于是逐步消失殆尽。据此,当时乡村教化结构的变化
A.最终使得科举制迅速瓦解
B.表明清朝中央集权开始丧失
C.直接导致清政府走向灭亡
D.凸显了晚清政治结构的变化
【答案】D
【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
(?http:?/??/?www.21cnjy.com?)科举制度的瓦解是乡村教化结构变化的原因而是结果;B选项表述错误,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地方督抚势力就已经慢慢崛起,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出现了东南互保,为此并非在1905年清朝的中央集权才开始丧失;C选项表述错误,辛亥革命才直接导致清政府灭亡;D选项符合题意,通过“地方社会对中央的向心力于是逐步消失殆尽”可以推知清朝晚期的政治结构的变化。
4.20世纪50年代初,
(?http:?/??/?www.21cnjy.com?)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在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答案】D
【解析】从材料“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
(?http:?/??/?www.21cnjy.com?)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所以答案选D。
5.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办。190
(?http:?/??/?www.21cnjy.com?)3年清政府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转向时务。同年乡试前夕,“大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所存学生不过30余人……设诸公乡试得意,似略学堂出身为优。”新式教育困境的出现表明www-2-1-cnjy-com
A.废除科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途径
B.新旧教育体制的矛盾不可调和
C.教育改革缺乏社会共识及国家支持
D.科举制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乡试前夕“大
(?http:?/??/?www.21cnjy.com?)学堂两馆生已纷纷赴汴乡试,所存学生不过30余人……设诸公乡试得意,似略学堂出身为优”这说明科举制在考生中是首选,科举制妨碍了新式学堂的推进和开展。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
(?http:?/??/?www.21cnjy.com?),相继颁发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随内阁更替而变动;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文官法的颁发
A.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B.规范了官员等级秩序
C.有利于政治近代化
D.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将文官分
(?http:?/??/?www.21cnjy.com?)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可知民国初年的文官制度受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故C符合题意;材料的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后者不受内阁的变动而变动,未必附和复辟帝制,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官员的等级,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与政党政治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世纪
教育网
7.1901年,清廷谕令各省科举考试在能够
(?http:?/??/?www.21cnjy.com?)解说四书五经的同时,也要有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当时2-1-c-n-j-y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
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
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交替的发展特征
【答案】D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
(?http:?/??/?www.21cnjy.com?)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题干中既有“留学生”,又有“进士、举人出身”等信息,可知此时中国教育新旧并存,D项正确。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施的,B项错误。中国正式废除科举考试是在1905年,C错误。21
cnjy
com
8.
1911年,从英国留学归国的
(?http:?/??/?www.21cnjy.com?)丁文江参加了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来源:21cnj
y.co
m】
A.教育近代化起步
B.去英国留学人数最多
C.科举制度依然存在
D.教育体制中新旧交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
(?http:?/??/?www.21cnjy.com?)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由材料中的“进士”和“地质学”,可知,教育体制正在改革,新旧交融。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本题正确答案选D。21教育网
9.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
(?http:?/??/?www.21cnjy.com?)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严惩腐败原则
B.甄别审查机制
C.党管干部原则
D.干部任用改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各级组织人事部门
(?http:?/??/?www.21cnjy.com?)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可知,党的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提醒、函询和诫勉的党管干部原则,没有涉及严惩腐败原则,A项错误;材料所述提醒、函询和诫勉是党管干部原则,而不是审查机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没有涉及干部任用改革,D项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10.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湖南军
(?http:?/??/?www.21cnjy.com?)阀何键(湖南醴陵人)选人是“非醴勿听,非醴勿用”,阎锡山(山西五台人)则是“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这体现了21
cnjy
com
A.文官选任制度的随意性
B.军阀用人无视选任制度
C.宗法观念对中国的影响
D.国民政府没有统一全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军阀重用家
(?http:?/??/?www.21cnjy.com?)乡
人,无视国家选官制度,B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文官选任制度具有严密性,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域关系,不是血缘关系,C项错误;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D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
(?http:?/??/?www.21cnjy.com?)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二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
(?http:?/??/?www.21cnjy.com?)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6分)
【答案】(1)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21·cn·jy·com
(2)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
(?http:?/??/?www.21cnjy.com?)清末新政……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危机、科举改革、新式学堂、留学潮、民国政治等方面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2)意义,根据材料二“公务员考试录用
(?http:?/??/?www.21cnjy.com?)制度正式建立……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事制度、人才选拔、干部队伍等方面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12.(15分)阅读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员选拔资料摘抄,回答问题。
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
(?http:?/??/?www.21cnjy.com?)府的人事制度,“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
(?http:?/??/?www.21cnjy.com?)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钤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
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不同于北洋政府的相关法规,
1929年公布的《考试
(?http:?/??/?www.21cnjy.com?)法》规定参加高等考试以备荐任职任用的应试人,需具有下列资格之一:
一、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學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二、教育部承认之国外大学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三、有大学或专科学校毕业之同等学力,经检定考试及格者;四、确有专门学术技能或著作,经审查及格者;五、经普通考试及格四年后或曾任委任官及与委任官相当职务三年以上者。《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据统计,1931—1948年,取录各类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
—
—以上材料都摘编自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官员选拔制度的特征。(7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意义(8分)
【答案】(1)重新设计并形成制度化;借鉴
(?http:?/??/?www.21cnjy.com?)前代和中外历史传统;以孙中山的五权宪政理论为指导;有一定的资格限制;重视教育经历和实践能力;重视平等和开放。【出处:21教育名师】
(2)有助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实
(?http:?/??/?www.21cnjy.com?)践孙中山先生的宪政思想;扩大统治基础;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和中外交流;推动社会的开放和平等;推动党治和国家统一;但是,也有利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加强。
【解析】(1)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成
(?http:?/??/?www.21cnjy.com?)立后,重新设计颁布了政府的人事制度……从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到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可知重新设计并形成制度化;根据材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可知借鉴前代和中外历史传统;根据材料“1929年公布的《考试法》规定参加高等考试以备荐任职任用的应试人,需具有下列资格之一:
一、国立或经立案之公私立大學独立学院,或专科学校毕业,得有证书者……”可知报考要有一定的资格限制;重视教育经历和实践能力;根据材料“《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据统计,1931—1948年,取录各类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可知考试选拔重视平等和开放。
(2)根据材料“孙中山关于文官
(?http:?/??/?www.21cnjy.com?)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钤叙,方得任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据统计,1931—1948年,取录各类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结合所学从有助于稳定社会巩固统治;实践孙中山先生的宪政思想;扩大统治基础;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发展和中外交流;推动社会的开放和平等;推动党治和国家统一;但是,也有利于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加强等方面加以分析公务员考试建立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