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
(?http:?/??/?www.21cnjy.com?)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21教育网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答案】C
【解析】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
(?http:?/??/?www.21cnjy.com?)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1982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21·cn·jy·com
2.“文革”期间,我国法律机构基本
(?http:?/??/?www.21cnjy.com?)瘫痪。1978
年
2
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重建检察机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人民法院进行了恢复整顿,1979
年
9
月重建司法部。随着行政管理领域单行法律、行政法规相继出台,工商、税务、土地、卫生等行政执法机构恢复运转。这反映了
A.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
C.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在曲
(?http:?/??/?www.21cnjy.com?)折中前进,故选C;民主集中制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1999宪法修正案使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排除B;材料与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无关,排除D。2·1·c·n·j·y
3.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记
(?http:?/??/?www.21cnjy.com?)者时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说明,邓小平www.21-cn-jy.com
A.总结了十年动乱的教训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反思
D.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1980
(?http:?/??/?www.21cnjy.com?)年”“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可知,邓小平鉴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建设惨遭践踏和破坏的情况,准备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故B项错误;拨乱反正工作此时还没有结束,故D项错误。21cnjy.com
4.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
(?http:?/??/?www.21cnjy.com?)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1954年宪法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否定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
(?http:?/??/?www.21cnjy.com?)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A正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错误;1954年宪法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继承和发展,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A。21·世纪
教育网
5.“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人
(?http:?/??/?www.21cnjy.com?)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http:?/??/?www.21cnjy.com?)国体和政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可以判断这是《共同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宪法文件,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B正确;A描述的是1954年宪法,排除;《共同纲领》颁布之时我国解放战争仍在进行,尚未完全统一,排除C;D是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的法律成就,排除。www-2-1-cnjy-com
6.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务员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这里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我国的各级党政机关
B.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
C.村(居)委会到中央政府
D.乡镇及以上各级行政部门
【答案】D
【解析】“国家行政机关”是指
(?http:?/??/?www.21cnjy.com?)政府部门,即乡镇(含乡镇)以上各级行政部门,不包括党的机关,也不包括企事业单位和村委会、居委会(基层自治组织),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排除A、B、C。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
(?http:?/??/?www.21cnjy.com?)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21
cnjy
com
A.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
D.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
【答案】C
【解析】材料“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
(?http:?/??/?www.21cnjy.com?)来”强调的是我国的民主法制走向健全,这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C正确;依法治国方略是在十五大上确立的,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法制建设的发展完善,并非是体系的形成,B排除;材料与小康社会目标无关,D排除。故选C。【来源:21cnj
y.co
m】
8.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中
(?http:?/??/?www.21cnjy.com?)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的讲话【出处:21教育名师】
A.是在总结文革教训的垂拙上提出的
B.是对毛洋东思想的合理纠正
C.提山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D.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乍程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可知文革破
(?http:?/??/?www.21cnjy.com?)环了我国的民主与法制,此时邓小平强调完善民主与法制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故A项正确。毛泽东思想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排除B项。依法治国是在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排除C项;D项是1982年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排除。
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http:?/??/?www.21cnjy.com?)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如《婚姻法》《土地改革法》《选举法》以及各种《条例》也相继出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2-1-c-n-j-y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答案】B
【解析】国家制定那么多的法律,国家法制
(?http:?/??/?www.21cnjy.com?)工作的开展足以表明以法治国已经成为国家意识,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国家管理尚未实现有法可依,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制工作的开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1
cnjy
com
10.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
(?http:?/??/?www.21cnjy.com?)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
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答案】D
【解析】材料“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
(?http:?/??/?www.21cnjy.com?)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体现的是文化自信应该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说法做法过于夸张,排除;文化自信的根本是红色文化,B选项排除;材料与双百方针无关,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1.(15分)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
(?http:?/??/?www.21cnjy.com?)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解析)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
(?http:?/??/?www.21cnjy.com?)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摘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
(?http:?/??/?www.21cnjy.com?)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9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6分)
【答案】(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优越性: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
认识: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要符合本国国情;政治制度的制定必须坚持民主化、法制化。
【解析】(1)前提:根据
(?http:?/??/?www.21cnjy.com?)材料“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是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成就: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进行作答即可,如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优越性:根据材料“就是干一件
(?http:?/??/?www.21cnjy.com?)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可归纳出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认识: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关于认识可从适应国情出发、政治制度的规范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民法》在立法
(?http:?/??/?www.21cnjy.com?)原则上,强调国民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在民法细则上强调公民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不仅仅停留在男女身份的平等,还包括商业贸易中交易双方的平等。在保障交易双方的平等权益与夫妻双方财产归属等问题体现了我国的民情与习惯。在婚姻方面,对于男女家庭关系的组建以及夫妻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
——摘编自王鹰时《论中华民国时期民法的发展》
材料二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的历程
(?http:?/??/?www.21cnjy.com?/??)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民法典》得以诞生的主要因素。(8分)
【答案】(1)特点:体现社会本位原则;借鉴西方立法理念;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婚姻家庭制度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版权所有:21教育】
(2)因素:稳定的政治环境;党和国
(?http:?/??/?www.21cnjy.com?)家对法制建设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健全,民众法治意识不断提高;民法理论的逐渐成熟。
【解析】(1)特点,根据材
(?http:?/??/?www.21cnjy.com?)料中的“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强调各种平等,“体现了我国的民情与习惯”“婚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2)主要因素,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角度进行概括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
(?http:?/??/?www.21cnjy.com?)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2.“文革”期间,我国法律机构基本瘫痪。1
(?http:?/??/?www.21cnjy.com?)978
年
2
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重建检察机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人民法院进行了恢复整顿,1979
年
9
月重建司法部。随着行政管理领域单行法律、行政法规相继出台,工商、税务、土地、卫生等行政执法机构恢复运转。这反映了
A.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
C.民主法制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3.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记者时
(?http:?/??/?www.21cnjy.com?)指出,“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这说明,邓小平21教育网
A.总结了十年动乱的教训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反思
D.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工作
4.民主政治一直是近代以来
(?http:?/??/?www.21cnjy.com?)我国人民的追求,制定宪法或颁布法律文件是实施和保障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有关近代以来的宪法或法律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21cnjy.com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现代史上首部社会主义宪法
C.1954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1954年宪法是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否定
5.“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和政
(?http:?/??/?www.21cnjy.com?)体,人民的各项自由权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权,以及国家的军事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等”。材料中的“它”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两大原则
B.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
C.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团结
D.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公务员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这里的“国家行政机关”是指21·cn·jy·com
A.我国的各级党政机关
B.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
C.村(居)委会到中央政府
D.乡镇及以上各级行政部门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
(?http:?/??/?www.21cnjy.com?)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www.21-cn-jy.com
A.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
D.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
8.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
(?http:?/??/?www.21cnjy.com?),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他的讲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是在总结文革教训的垂拙上提出的
B.是对毛洋东思想的合理纠正
C.提山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D.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乍程
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http:?/??/?www.21cnjy.com?)》的制定,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如《婚姻法》《土地改革法》《选举法》以及各种《条例》也相继出台。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21·世纪
教育网
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
B.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
10.2019年10月底中
(?http:?/??/?www.21cnjy.com?)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2-1-c-n-j-y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
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11.(15分)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
cnjy
com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
(?http:?/??/?www.21cnjy.com?)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解析)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http:?/??/?www.21cnjy.com?)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说搞经济体制改革全国就能立即执行,我们决定建立经济特区就可以立即执行,没有那么多互相牵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来源:21cnj
y.co
m】
——摘自《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
(?http:?/??/?www.21cnjy.com?)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9分)2·1·c·n·j·y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的认识。(6分)www-2-1-cnjy-com
1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民法》在立法原
(?http:?/??/?www.21cnjy.com?)则上,强调国民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主。在民法细则上强调公民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不仅仅停留在男女身份的平等,还包括商业贸易中交易双方的平等。在保障交易双方的平等权益与夫妻双方财产归属等问题体现了我国的民情与习惯。在婚姻方面,对于男女家庭关系的组建以及夫妻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落后性。
——摘编自王鹰时《论中华民国时期民法的发展》
材料二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制定的历程
(?http:?/??/?www.21cnjy.com?/??)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民法典》得以诞生的主要因素。(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