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B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B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3 16:17: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B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曹翰知颍州,“部内不治
(?http:?/??/?www.21cnjy.com?)”。其下属汝阴县令孙崇望告发曹翰"盗用官钱,擅筑烽台,私蓄兵器,擅补牙官,取官租羡利钱五百万,绢百匹”等,太宗因而削夺曹翰官爵。据此可知,北宋前期【来源:21cnj
y.co
m】
A.地方行政制度混乱
B.州县官员权势过重
C.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D.君主专制制度完善
2.宋太宗至道元年正月戊子诏日:“
(?http:?/??/?www.21cnjy.com?)自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都堂就是议事堂。原来参知政事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荡然无存。这反映出,宋初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B.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
C.行政运行受到干扰
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3.《金史》载:“臣构言,今来画疆,合
(?http:?/??/?www.21cnjy.com?)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纳。”对此记述理解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贡”
B.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
C.使宋辽两国保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
D.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归南宋统治
4.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吾宋制治,
(?http:?/??/?www.21cnjy.com?)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zhuàn)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材料表明宋初措施21
cnjy
com
A.在防犯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方面效果显著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削弱了宰相权力
D.地方拥兵百万,势力强大
5.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的边防压力主要来自
(?http:?/??/?www.21cnjy.com?/??)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6.北宋时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
(?http:?/??/?www.21cnjy.com?)掌管一路的大权。之后,宋真宗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一做法的实质是21教育网
A.维护地方稳定
B.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7.元朝的地方行政区,--是代
(?http:?/??/?www.21cnjy.com?)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
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
D.有利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
8.魏源在评论元代行省制度时
(?http:?/??/?www.21cnjy.com?)说:“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元代的这种地方行政区划方式
①遵循了传统的“山川形便”的原则②削弱了因地理因素可能导致的地方割据
③割裂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④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元朝科举中蒙古、色目人人数与汉人相差悬
(?http:?/??/?www.21cnjy.com?)殊,但进士分配名额一样。其考试科目也少而简单。考试程序,汉人三场:第一场明经,在《四书五经》内出题;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第三场策。而蒙古、色目人只有汉人的第一和第三场。由此可见,元朝的科举制【出处:21教育名师】
A.满足了蒙古贵族仕途的愿望
B.改变了考试制度的基本规则
C.导致了汉族士人活力的衰退
D.减缓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1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下列关于契丹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过历史上的辽政权
B.对我国北部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
C.其政权曾与北宋长期对峙
D.其政权建立者是首领元昊
11.“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的
(?http:?/??/?www.21cnjy.com?)王朝兴衰值得研究。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然而世宗之后,金朝统治却逐渐衰落,究其原因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
②猛安谋克日益腐化
③宋金战争使国力消耗
④岳飞抗金成效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人为的将境内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关于“四等人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B.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
C.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是元朝最终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D.实质是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可言
13.元朝时期,西域之士“仕于
(?http:?/??/?www.21cnjy.com?)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这反映出元朝【版权所有:21教育】
A.民族隔阂的消除
B.对外政策的开放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民族融合的加强
14.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
(?http:?/??/?www.21cnjy.com?)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15.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
(?http:?/??/?www.21cnjy.com?)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说明宋代
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
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
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16.南宋后期临安人口达124万,
(?http:?/??/?www.21cnjy.com?)多数消费品需要外地供给,每日从浙江其他州郡前来的货船,往返不绝。有从平江、湖州等浙西诸郡甚至远自淮广运来的米。明、越、温、台等州运来的海鲜,以至香货等,船只云集。这反映出当时
A.国内市场联系广泛
B.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C.漕运成为经济支柱
D.传统农业生产的衰退
17.有学者指出:“宋以后的时
(?http:?/??/?www.21cnjy.com?)期,特别是南宋和元及其以后,在文学上和过去相比有一显著的不同,即文学已不是只为皇帝官僚和土大夫阶级服务,也为平民服务(这一现象其实发物于唐代),即为商人、差吏城市手工业者等服务。”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文人政治的勃兴
C.文学作品世俗化
D.理学思想的兴起
18.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
(?http:?/??/?www.21cnjy.com?)元朝政府在江南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间,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量取消,但在成崇时,依然执行江南夏税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这折射出元朝江南地区
A.农民赋役异常沉重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棉花种植受到重视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升
19.下列图片显示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状况。由此可见,当时
(?http:?/??/?www.21cnjy.com?/??)
A.商帮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B.国家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C.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D.商品经济取得良好发展
20.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壮大,文学艺术不断成熟。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杂剧
D.明清小说
21.唐代史书多称武则天为“皇”;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则仅称其为“后”,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料搜集程度不同
B.正统观念标准不同
C.女性社会地位不同
D.社会主流思想不同
22.如图是香港发行的一套4枚“中国古代四大
(?http:?/??/?www.21cnjy.com?)发明”特别邮票,香港邮政署长蒋任宏说,这套邮票充份展示了中国人在古代的空前成就。指南针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它为中国探险家导航,让他们安全横越大海和和远方大地。用火药制成的璀璨烟花则在多个世纪以来为我们点缀夜空。造纸术及早期的印刷术改善了沟通模式,亦可记录资料,流传后世。这些骄人的技术也传入其他国家和民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的影响最为久远
B.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指南针、火药没有运用到生产生活之中
C.印刷术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D.马克思称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预兆着资产阶级时代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23.《宋史·陈兢传》记载
(?http:?/??/?www.21cnjy.com?):“(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21·世纪
教育网
A.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
C.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D.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
24.有学者指出,自唐宋以来,一般人都
(?http:?/??/?www.21cnjy.com?)竞争于科目的进取,元代一旦废除了这种制度,便使这些士子们的才力无从表露,而恰好这时一种新兴文体产生了出来,于是他们就多半从事于戏曲的写作。据此可见,元曲2-1-c-n-j-y
A.戏曲艺术的积累与发展
B.文人地位的变化
C.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
D.元代以词曲取士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
(?http:?/??/?www.21cnjy.com?)边重镇设立节度使。为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
(?http:?/??/?www.21cnjy.com?)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
(?http:?/??/?www.21cnjy.com?)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5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10分)
26.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耶律楚材,蒙古杰出的政治
(?http:?/??/?www.21cnjy.com?)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1215年,蒙古大军攻占金朝燕京,受成吉思汗之邀投身蒙古。窝阔台汗即位后,对中原地区的管理出现蒙古“旧俗”和“汉法”之争,耶律楚材大力主张行“汉法”。他奏请设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任用汉人、女真人为课税使,赋税征收非常成功。随后窝阔台汗宣布设立中书省管理国政,耶律楚材为中书令。过去地方官军政大权独揽,耶律楚材奏请:地方行政长官专理民事,设万户府管理军事,课税所管赋税征收,而中央则总揽全局,成为一代定制。另外他还在全国立钞法,定均输,整理驿站等一系列政策,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2·1·c·n·j·y
——摘编自常江《耶律楚材与元初统治》
(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楚材成为蒙古名臣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耶律楚材对历史发展的贡献。(9分)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家子孙三代抗辽事迹在北宋已是家
(?http:?/??/?www.21cnjy.com?)喻户晓,作为民间故事自南宋即已流传,盛行杂剧的元代,杨家将的故事更被广为演绎,至明代,以杨家将故事为题材的讲史小说出现,如《北宋志传》《杨家将》《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到清中叶,经过一两百年的不断刊刻,杨家将小说传播已相当广泛。流传至今的杨家将剧目也甚多。
岳飞抗金故事在南宋即已流传。元代有
(?http:?/??/?www.21cnjy.com?)多种关于岳飞题材的杂剧,明代的现存剧目在抗御强胡、谴责投降外,突出忠孝主题。清人钱彩所撰的《说岳全传》,为岳飞故事的集成之作。《说岳全传》曾被清廷查禁,至晚清再度传播。民国时期抗日军兴,岳飞故事又一再被演绎成戏剧、电影,借以宣传抗战。21
cnjy
com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从文学与民族意识或民族关系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表述严谨)21·cn·jy·com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1世纪教育网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B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1.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曹翰知颍州,“部内不治
(?http:?/??/?www.21cnjy.com?)”。其下属汝阴县令孙崇望告发曹翰"盗用官钱,擅筑烽台,私蓄兵器,擅补牙官,取官租羡利钱五百万,绢百匹”等,太宗因而削夺曹翰官爵。据此可知,北宋前期21教育网
A.地方行政制度混乱
B.州县官员权势过重
C.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D.君主专制制度完善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宋初下级官员
(?http:?/??/?www.21cnjy.com?)可以告发上级官员,并导致上级官员被罢官,这种措施使各级官吏之间可以互相监督,最终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故选C;下级官员告发上级官员不代表宋初地方行政制度混乱,也不能说明州县官员权势过重,排除A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属于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排除D。故选C。
2.宋太宗至道元年正月戊子诏日:“自
(?http:?/??/?www.21cnjy.com?)今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都堂就是议事堂。原来参知政事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荡然无存。这反映出,宋初
A.中枢机构不断完善
B.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
C.行政运行受到干扰
D.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答案】D
【解析】由材料“自今参知
(?http:?/??/?www.21cnjy.com?)政事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可得出宋太宗提高了参知政事的地位,通过对宰相的有力牵制以达到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A不符合题意;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就已开始决策权与审议权分离,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行政运行受到规范,故C不符合题意。
3.《金史》载:“臣构言,
(?http:?/??/?www.21cnjy.com?)今来画疆,合以淮水中流为界,西有唐、邓州割属上国。既蒙恩造,许备藩方,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称贺不绝。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自壬戌年为首,每春季差人般送至泗州交纳。”对此记述理解正确的是
A.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贡”
B.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
C.使宋辽两国保持了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
D.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归南宋统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http:?/??/?www.21cnjy.com?)知,“世世子孙,谨守臣节”意指南宋对金称臣,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的绍兴和议,不是南宋与西夏,北宋与辽的关系,排除AC两项;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归金统治,排除D项。故选B。
4.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吾宋制
(?http:?/??/?www.21cnjy.com?)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zhuàn)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材料表明宋初措施
A.在防犯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方面效果显著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削弱了宰相权力
D.地方拥兵百万,势力强大
【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http:?/??/?www.21cnjy.com?)“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地方虽“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召之即至,表明宋制有利于防犯内部动乱,维护统治稳定,故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5.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时期的边防压力主要来自
(?http:?/??/?www.21cnjy.com?/??)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①辽
②西夏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北宋的边防
(?http:?/??/?www.21cnjy.com?)压力主要来自辽和西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后来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崛起,灭亡了辽(1125年)和北宋(1127年),蒙古政权(1206年建立)没有与北宋政权并存,故排除④,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北宋时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
(?http:?/??/?www.21cnjy.com?)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之后,宋真宗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一做法的实质是www.21-cn-jy.com
A.维护地方稳定
B.分化事权相互牵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宋朝通过增设经略安抚司
(?http:?/??/?www.21cnjy.com?)、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来分割地方转运使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正确;A属于目的,排除;地方权力过于分散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C排除;材料未涉及君权和相权之间的关系,排除。故选B。
7.元朝的地方行政区,--是代表
(?http:?/??/?www.21cnjy.com?)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http:?/??/?www.21cnjy.com?/??)
A.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
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
D.有利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元朝通过设置行中书省
(?http:?/??/?www.21cnjy.com?)与宣慰司,特别是行省制度用路、府、州、县的多层级、复式结构,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A项正确;行省制是对唐宋地方制度的继承与发展,没有反映出蒙古文化的特色,B项错误;元代行省制的目的不是为了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而是旨在维护蒙古贵族地主的统治秩序,C项错误;行省制强化了中央集权,而不是君主专制,D项错误。21·cn·jy·com
8.魏源在评论元代行省制度时说:
(?http:?/??/?www.21cnjy.com?)“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元代的这种地方行政区划方式
①遵循了传统的“山川形便”的原则②削弱了因地理因素可能导致的地方割据
③割裂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④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元代的这种地方行政区划方式恰恰
(?http:?/??/?www.21cnjy.com?)打破了传统的“山川形便”的原则,呈现出“犬牙相入”的新特点,①排除;这种“犬牙相入”的区划方式使地方割据缺乏相应的地理条件,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②、③正确;元朝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④正确。故答案为C,排除ABD项。
9.元朝科举中蒙古、色目人人数与汉人相差
(?http:?/??/?www.21cnjy.com?)悬殊,但进士分配名额一样。其考试科目也少而简单。考试程序,汉人三场:第一场明经,在《四书五经》内出题;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第三场策。而蒙古、色目人只有汉人的第一和第三场。由此可见,元朝的科举制
A.满足了蒙古贵族仕途的愿望
B.改变了考试制度的基本规则
C.导致了汉族士人活力的衰退
D.减缓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元
(?http:?/??/?www.21cnjy.com?)朝实行的科举政策对汉人不公,体现了浓厚的民族歧视色彩,导致了汉族士人活力的衰退,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该政策对蒙古贵族仕途愿望的满足,A选项错误;元朝科举制并未改变以才能为选官标准的原则,B选项错误;该政策并未减缓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10.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下列关于契丹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过历史上的辽政权
B.对我国北部边疆的开发做出过重大贡献
C.其政权曾与北宋长期对峙
D.其政权建立者是首领元昊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昊
(?http:?/??/?www.21cnjy.com?)是党项族首领,建立的是西夏政权,不是辽政权,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都是正确的,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21·世纪
教育网
11.“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上的王朝
(?http:?/??/?www.21cnjy.com?)兴衰值得研究。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然而世宗之后,金朝统治却逐渐衰落,究其原因有
①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
②猛安谋克日益腐化
③宋金战争使国力消耗
④岳飞抗金成效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符合史实和题
(?http:?/??/?www.21cnjy.com?)意,应选A;岳飞抗金的时间是12世纪前期,12世纪后期宋金基本维持对峙局面,③④都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有③或④的组合,故B、C、D三项均排除。2-1-c-n-j-y
12.元朝实行“四等人制”,人为的将境内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关于“四等人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B.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有利于民族交融
C.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是元朝最终覆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D.实质是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可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D项表述太绝对,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3.元朝时期,西域之士
(?http:?/??/?www.21cnjy.com?)“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这反映出元朝
A.民族隔阂的消除
B.对外政策的开放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民族融合的加强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西域和中原人士之间的
(?http:?/??/?www.21cnjy.com?)交流交往非常频繁,但并不能说明民族隔阂消除,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元朝的对外政策,主要是元帝国境内民族交往,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地方官职,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原和周边民族交往非常频繁,民族融合日益加强;故D项正确。2·1·c·n·j·y
14.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http:?/??/?www.21cnjy.com?):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答案】A
【解析】“许多商人以财买婚,通过
(?http:?/??/?www.21cnjy.com?)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社会”说明商品经济发展了,商人可以跻身上层社会了,所以这意味着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但是上述现象只是意味着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提高,并不意味着商人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故排除B;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5.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
(?http:?/??/?www.21cnjy.com?)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说明宋代
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
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
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答案】B
【解析】宋代帝王抛开与功业、神权相关
(?http:?/??/?www.21cnjy.com?)的称谓,用类似“洒家”等民间常用的称谓,自称“官家”,说明宋代世俗化的倾向加强,B项正确;宋代帝王“不再”注重功业的皇帝观,A项错误;“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淡化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材料只分析了宋代帝王的称谓,不能说明民间行为影响“皇权”,D项错误。
16.南宋后期临安人口达124万,多数消费品
(?http:?/??/?www.21cnjy.com?)需要外地供给,每日从浙江其他州郡前来的货船,往返不绝。有从平江、湖州等浙西诸郡甚至远自淮广运来的米。明、越、温、台等州运来的海鲜,以至香货等,船只云集。这反映出当时
A.国内市场联系广泛
B.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C.漕运成为经济支柱
D.传统农业生产的衰退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每日从浙江其他州郡前
(?http:?/??/?www.21cnjy.com?)来的货船,往返不绝”“浙西诸郡”“淮广”“明、越、温、台等州"等可以看出,国内市场联系广泛,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能反映。故选A
17.有学者指出:“宋以后的时期,特别是
(?http:?/??/?www.21cnjy.com?)南宋和元及其以后,在文学上和过去相比有一显著的不同,即文学已不是只为皇帝官僚和土大夫阶级服务,也为平民服务(这一现象其实发物于唐代),即为商人、差吏城市手工业者等服务。”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文人政治的勃兴
C.文学作品世俗化
D.理学思想的兴起
【答案】A
【解析】根据“也为平民服务(这一现象其实发
(?http:?/??/?www.21cnjy.com?)物于唐代),即为商人、差吏城市手工业者等服务”反映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不断发展,故A正确;BCD不是根源,排除。
18.至元二十六年(12
(?http:?/??/?www.21cnjy.com?)89年),元朝政府在江南设立了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间,令百姓岁输木棉十万匹后量取消,但在成崇时,依然执行江南夏税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这折射出元朝江南地区
A.农民赋役异常沉重
B.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C.棉花种植受到重视
D.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升
【答案】C
【解析】根据设立木棉提举
(?http:?/??/?www.21cnjy.com?)间,以及“依然执行江南夏税岁输木棉布等物的政策”可以看出,元代政府对江南的棉花种植十分重视,故C正确;ABD项不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21
cnjy
com
19.下列图片显示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状况。由此可见,当时
(?http:?/??/?www.21cnjy.com?/??)
A.商帮推动了城市的繁荣
B.国家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C.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D.商品经济取得良好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骆驼商队、榷场及海外贸易均
(?http:?/??/?www.21cnjy.com?)是宋朝时期对外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D正确;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A排除;材料与国家经济集权无关,B排除;当时仍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革,C排除。故选D。21cnjy.com
20.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壮大,文学艺术不断成熟。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杂剧
D.明清小说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杂
(?http:?/??/?www.21cnjy.com?)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艺术的成熟,C项正确;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表现,不是戏剧艺术成熟的标志,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来源:21cnj
y.co
m】
21.唐代史书多称武则天为“皇”;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则仅称其为“后”,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料搜集程度不同
B.正统观念标准不同
C.女性社会地位不同
D.社会主流思想不同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唐代史书多
(?http:?/??/?www.21cnjy.com?)称武则天为“皇(帝)”不同,宋代《资治通鉴》仅称其为“(皇)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宋代理学的发展,正统观念标准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史料搜集程度不同不是导致唐宋史书对武则天定位不同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唐宋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同不是造成史书对武则天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唐、宋时期社会主流思想基本一致,D项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22.如图是香港发行的一
(?http:?/??/?www.21cnjy.com?)套4枚“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特别邮票,香港邮政署长蒋任宏说,这套邮票充份展示了中国人在古代的空前成就。指南针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它为中国探险家导航,让他们安全横越大海和和远方大地。用火药制成的璀璨烟花则在多个世纪以来为我们点缀夜空。造纸术及早期的印刷术改善了沟通模式,亦可记录资料,流传后世。这些骄人的技术也传入其他国家和民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http:?/??/?www.21cnjy.com?/??)
A.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的影响最为久远
B.由于社会制度的落后,指南针、火药没有运用到生产生活之中
C.印刷术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D.马克思称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预兆着资产阶级时代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指南针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应用于航海领域,因此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CD均是关于四大发明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故选B。
23.《宋史·陈兢传》记载:“
(?http:?/??/?www.21cnjy.com?)(陈)防家十三世同居,宗族千余口,世守家法,孝谨不衰,阖门之内,肃于公府”、“陈家财产公有,共同劳作,并适当照顾老弱病残”。宋仁宗追赐陈氏先祖五世公爵,朝廷也蠲免陈家杂科徭役。朝廷表彰“义门陈氏”的主要原因是
A.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陈氏义门”在社会上有着巨大影响
C.利用宗法关系维护封建统治
D.彰显朝廷教化百姓的功绩
【答案】C
【解析】“义门陈氏”做法符合儒家
(?http:?/??/?www.21cnjy.com?)思想,但进一步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不是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B项是朝廷表彰它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孝谨”“照顾老弱病残”符合传统宗法关系的要求,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D项不是朝廷表彰它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出处:21教育名师】
24.有学者指出,自唐宋以来,一般人都竞
(?http:?/??/?www.21cnjy.com?)争于科目的进取,元代一旦废除了这种制度,便使这些士子们的才力无从表露,而恰好这时一种新兴文体产生了出来,于是他们就多半从事于戏曲的写作。据此可见,元曲
A.戏曲艺术的积累与发展
B.文人地位的变化
C.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
D.元代以词曲取士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元代初期,
(?http:?/??/?www.21cnjy.com?)科举考试曾经长期停开,这使得很多文人沉郁下僚,其中的很多人出入勾栏,与艺人为伍,进行杂剧的创作甚至演出,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
(?http:?/??/?www.21cnjy.com?)重镇设立节度使。为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
(?http:?/??/?www.21cnjy.com?)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
(?http:?/??/?www.21cnjy.com?)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5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10分)
【答案】(1)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
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
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
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
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
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
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解析】(1)唐朝:根据“唐在沿边重镇设
(?http:?/??/?www.21cnjy.com?)立节度使”得出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根据“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搅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得出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最后出现问题,削弱中央集权。宋代:根据“革除前朝之弊,上中命诸州”得出实行改革、削弱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根据“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得出监督地方行政;根据“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得出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元朝:根据“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得出推行行省制;根据“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得出行省官员受制于中央。
(2)根据材料并结合前一问的内容,可从中央与地方矛盾长期存在,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角度概括。同时再从改革与创新、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概括趋势。
26.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耶律楚材,蒙古杰出的政治家
(?http:?/??/?www.21cnjy.com?),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1215年,蒙古大军攻占金朝燕京,受成吉思汗之邀投身蒙古。窝阔台汗即位后,对中原地区的管理出现蒙古“旧俗”和“汉法”之争,耶律楚材大力主张行“汉法”。他奏请设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任用汉人、女真人为课税使,赋税征收非常成功。随后窝阔台汗宣布设立中书省管理国政,耶律楚材为中书令。过去地方官军政大权独揽,耶律楚材奏请:地方行政长官专理民事,设万户府管理军事,课税所管赋税征收,而中央则总揽全局,成为一代定制。另外他还在全国立钞法,定均输,整理驿站等一系列政策,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摘编自常江《耶律楚材与元初统治》
(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楚材成为蒙古名臣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耶律楚材对历史发展的贡献。(9分)
【答案】(1)(客观)蒙古建国初期制度缺失,需要人才;蒙古统治者赏识和重用。
(主观)耶律楚材儒学修养深厚,能力出众,政绩显著。
(2)为蒙古建章立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社会经济,巩固蒙古政权。
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解析】(1)背景:从客观角度看,蒙古是少
(?http:?/??/?www.21cnjy.com?)数民族政权,其建国初期制度缺失,需要人才;根据材料“1215年,蒙古大军攻占金朝燕京,受成吉思汗之邀投身蒙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古统治者赏识和重用;根据材料“耶律楚材,蒙古杰出的政治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思想教育”“他奏请设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任用汉人、女真人为课税使,赋税征收非常成功”可知,耶律楚材儒学修养深厚,能力出众,政绩显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贡献:根据材料“去地方官军
(?http:?/??/?www.21cnjy.com?)政大权独揽,耶律楚材奏请:地方行政长官专理民事,设万户府管理军事,课税所管赋税征收,而中央则总揽全局,成为一代定制”“另外他还在全国立钞法,定均输,整理驿站等一系列政策,使百姓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任用汉人、女真人为课税使,赋税征收非常成功”可知,耶律楚材为蒙古建章立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社会经济,巩固蒙古政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耶律楚材为后来元朝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21
cnjy
com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家子孙三代抗辽事迹
(?http:?/??/?www.21cnjy.com?)在北宋已是家喻户晓,作为民间故事自南宋即已流传,盛行杂剧的元代,杨家将的故事更被广为演绎,至明代,以杨家将故事为题材的讲史小说出现,如《北宋志传》《杨家将》《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到清中叶,经过一两百年的不断刊刻,杨家将小说传播已相当广泛。流传至今的杨家将剧目也甚多。
岳飞抗金故事在南宋即已流传。
(?http:?/??/?www.21cnjy.com?)元代有多种关于岳飞题材的杂剧,明代的现存剧目在抗御强胡、谴责投降外,突出忠孝主题。清人钱彩所撰的《说岳全传》,为岳飞故事的集成之作。《说岳全传》曾被清廷查禁,至晚清再度传播。民国时期抗日军兴,岳飞故事又一再被演绎成戏剧、电影,借以宣传抗战。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从文学与民族意识或民族关系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表述严谨)www-2-1-cnjy-com
【答案】示例一论题:从古代文学中的胡汉关系看近代知识分子民族国家意识的构建。
阐述:南宋处于激烈的民族矛盾之中
(?http:?/??/?www.21cnjy.com?),在此时出现了保卫中原的英雄人物,在后世的文学加工中,对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英雄人物予以歌颂,到了近代,岳飞抗金再次与晚清仁人志士的救国御侮相联系,原先的“胡”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这一文学叙述过程中,知识分子构建了民族国家意识。
示例二论题:古代文学中的胡汉关系有对抗,也有融合。
阐述:历史上游牧民族给农耕民族造成灾难性的破
(?http:?/??/?www.21cnjy.com?)坏,农耕民族奋起抵抗,如杨家将抗辽、岳飞抗金,但同时,也有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学习较先进文明的一面,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清初皇帝吸纳汉文化等;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大众传媒的发展,关于胡汉关系的古代文学成为激发民众团结御侮的精神资源,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解析】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
(?http:?/??/?www.21cnjy.com?)首先从材料“杨家子孙三代抗辽事迹在北宋已是家喻户晓”“明代的现存剧目在抗御强胡、谴责投降外,突出忠孝主题”“民国时期抗日军兴,岳飞故事又一再被演绎成戏剧、电影,借以宣传抗战”中概括出一个主题;然后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论证观点即可。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