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3 21: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统编版)
时间:60分钟  得分:_________
(一)冬不拉
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伤害人和牲畜,让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这只瞎熊,却都没有成功,许多猎人还被这只瞎熊咬死。国王的儿子冬不拉自告奋勇去除掉这只瞎熊,但国王不答应。
第二天一早,仆人禀告国王,说王子不见了。国王知道儿子已经去找那只瞎熊了,十分担心,连忙派人去瞎熊出没的地方寻找王子。
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片树林,终于发现了瞎熊的足迹。
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
后来人们在密林深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了王子和瞎熊扭在一起的尸体。大家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
可是,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盼望王子平安归来的国王呢?一个老牧民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他坐在地上,轻轻拨动琴弦,动人的琴声如同在讲述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从此,哈萨克族有了这种弹拨乐器。为了纪念王子,牧民们就用王子的名字给这种乐器命名,叫“冬不拉”。
1.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可以看出王子寻找瞎熊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2.把文中描写王子与瞎熊搏斗的句子画上“
”,从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王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3.文中牧民所弹的琴声有什么意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国王讲述王子捕杀瞎熊的经过。
B.告知国王王子已经牺牲了。
C.表达人们对王子的怀念和颂扬。
D.表现这种弹拨乐器琴声的美妙。
4.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复述故事时,可以给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请你想象一下,老牧民去见国王,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
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累得精疲力尽

也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他不小心被一种野草,划破了手。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原来这叶子两边长着许多锋利的小细齿。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锥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干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应该需要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精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班受什么启示发明了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小故事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敬重卑微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读音。
2.在第⑤、⑧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一句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
5.“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卫填海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有一个监管太阳接时东升西落的神,人们叫他炎帝。炎帝有个最宠爱的小女儿叫女娃,她从小就希望能和父亲一起到东海去看壮观的日出,可是父亲总是没有时间带地去。
有一天,女娃实在接捺(?nà?nài)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就独自一人来到了东海边。只见一轮朝阳从东海(?pēn?
pèn)薄而出,在海面上洒下万道全光,女娃忍不住跳进水里欢快地游起来。不知不党,女姓就游到了大海深处,海面上突然狂风大作,黑浪滔天,把她卷入了深深的海底。
几天后,一只小鸟在女姓沉没的地方破浪而出。她长着长长的白喙,红红的脚爪,身披乌黑光亮的羽毛,头上戴着一顶漂亮的花羽冠(guān?guàn,),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人们就给她取名“精卫”。
精卫就是女娃的灵魂变成的,她痛恨无情的东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于是化作小鸟,发誓要填平东海。从此,她就住在布满荆棘的发鸠山上,每天天不亮就衔着小石子或者小树枝飞到东海上空,把它们投下去。
东海奔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就是千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坚定地回答:“不,我要填!哪怕是干上ー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夺去许多无的年轻生命!”
东海发怒了,咆哮着起一个又ー个巨浪扑向精卫,想把地吞没。但精卫拼尽全力在风浪中穿行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往复着,不断地衔来木石丢进东海。即使美丽的羽毛被折断,即使尖尖的硺被磨钝,即使纤细的脚爪变得越来粗糙(cān
zào),精卫也从不停歇。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没有罪,没有过错。(
)
(2)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通过___________描写,突出表现了精卫填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故事中,与《精卫填海》这个故事的主题最相近的一项是(
)
A.水滴石穿
B.愚公移山
C.惊弓之鸟
D.坐井观天
5.弱小的精卫为什么要填平东海?从中你体会到了精卫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精卫填海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排比
非常艰难
2.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英勇无畏
3.D
4.本文讲述的是哈萨克族一种叫“冬不拉”的民族乐器名字的由来。
5.国王焦急地问老牧民:“你知道王子的下落吗?”“国王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让它告诉你吧!”老牧民说着拿出一件松木做成的乐器。“它知道?”国王看着这件乐器,疑惑不解地问。
(二)(1)形容非常疲乏,体力消耗已尽
(2)鲁班受了野草将手划破和长着锋利大板牙的蝗虫啃吃叶子这两件事的启示发明了锯。
(3)要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于思考,这样会增长许多智慧。
(三)1.山脊(划掉jí)千里之堤(划掉tí
2.如果……就……;不是……而是……
3.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4.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5.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四)1.?nài
?pèn?
guàn
?zào
2.无辜
精卫填海
3.排比
外貌
顽强毅力和坚定决心
4.B
5.原因:一是为自己报仇,二是不让东海夺去更多无的年轻生命。精神:爱恨分明、舍己为人。
6.示例:要想实现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