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6.6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6.6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20:1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教学内容:三年级第一学期P80--8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段数和剪的次数、段数和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2、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段数和剪的次数、段数和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段数和剪的次数、段数和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说明:
这节《植树问题》是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广场中的教学内容,也是二期课改中体现数学拓展性的知识。因为是拓展,又因为学生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老师教学也是需要更生动,更贴切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本节课我先创设了小胖锯木的情景,引出段数和截的次数之间的关系。随后通过小胖种树这个问题展开,让孩子通过画图,讨论,自主探究获得两端都种,两端都不种,一端种一端不种的三种情况。最后在三种具体探究过程中让学生任选一种情况,探究出规律,运用好方法来记住结论。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今天老师想先邀请小朋友来做小小研究员,研究生活中有趣的数学问题。
请看,默读题目:
一根木头要截成6段,每截一次要3分钟,截完这根木头共要几分钟?
小胖说6×3=18(分钟) 答:略
小胖的解答正确吗?不对在哪儿?
小结: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研究这个问题。
2、动手操作
请看投影,先看练习纸的第一部分,表格的第一行代表剪的次数,要你对应着写绳子的段数。在表格下方,画了些直线,你可以把线看做绳子,剪一次就在上面画一竖,就分为了两段。将答案填入表格。当然,如果在试了几次后,你已经掌握了规律,可以直接填写。最后根据表中数据,写出你发现的规律。清楚吗?
活动完以后小组讨论一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汇报结果并板书:段数=剪的次数+1
3、有了这个规律,只要知道其中一个量具体是几,就能马上知道另一个量是几。
(1)例如:剪了16次,应该是几段呢?现在有30段,要剪几次呢?谁愿意出题再来考考大家?
我们利用这个规律来判断2题
(2)判断题: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
如果要把一根纸带剪20段,需要剪21次。( )
把一根木头锯了11次,一共锯了11段。( )
小结:有了这个小秘密,解决问题就方便多了。但一定要分清所求的是段数还是剪的次数。
4、回到小胖这道做错的题,应该怎么做?关键先要知道什么?(截了几次)正确算式应该是6-1=5(次)5×3=15(分钟)
小结:刚才我们发现了段数和剪的次数之间的规律。
【设计意图:
设计理念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为依托,通过小胖锯木创设生活情景和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同时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会归纳总结,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探究阶段
1、瞧!小胖家刚造好新房,他想把家与周围环境美化一下。他家的旁边有一条路,在这条路的一边种3棵数,请小朋友用线代替马路,动手在线上画一画,你能有几种不同的种法?
我先请一个小朋友到黑板上来摆一摆(说一种):(直线代表路,3块吸铁石代表3棵树)
(1)我是从起点开始种,种到终点结束。
(2)我是起点没种,终点也没种。
(3)我是起点没种,种到终点结束。(我是起点种,终点没种。)
看懂了吗?拿出练习纸,把你的想法画在小胖种树这一题上。请你把黑板上的这种情况一块儿写上去。
两端都种
两端都不种
一端种一端不种
2、你们真会动脑筋,有了三种不同的种法,下面我们要共同研究每种情况下段数与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二人一个小组任选一种情况(手指黑板),来完成最后一张表格。
首先要想好,你研究的是哪种情况,填写上去。比如,我研究的是两端都种的情况,那么两棵树,我就可以在线上这样画,树之间的段数就是1,填写在对应段数这一格内,填完表格再来找规律。清楚吗?
分组活动
我们研究的是哪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
棵数 2 3 4 5 6
段数




研究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
(1)两端都种
段数=棵数-1 (棵数=段数+1)
(2)两端都不种
段数=棵数+1 (棵数=段数-1)
(3)一端种一端不种
段数= 棵数
读上面的三种方法,一边读要一遍记住它。
【设计意图:
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明确种树有三种分类:两端都种、只有一端种和两端都不种,发现物体的个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而难点是种树三种分类的探究以及运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此环节主要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出发的。使三年级的小朋友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三种种树的情况。在讨论、画图的辅助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结论,用实践去检验真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种树的三种情况得出了三种不同的结论,我们怎么记住这些结论呢?谁有好方法介绍?
我们曾经在学年月日的时候就用拳头来记住大月小月,今天我们也可以用手来记住这些规律。手指数就像树的棵数,手指之间的间隔数就像是段数。(分析三种情况)
小结:像这样与段数有关的数学问题,我们称作“植树问题”。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植树问题)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植树的现象有很多,除了剪绳子,比如教室里要挂窗帘,挂之前要在窗帘上安装钩子,也是植树问题。开动脑筋想一想,这样的现象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引导知识点内)
三、练习阶段
我们用学过的知识来练一练
同学们上体育课,有10个男生排成一排,他们之间有9个间隔。( )
2、选择题: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
(1)小胖在一根绳上挂气球,绳子的两端都不挂,一共挂了9个气球,把这根绳子分成了几段? ( )
①8段 ②9段 ③10段
(如果孩子选1,可以问是哪种情况,到底分成几段?或者让做对的孩子上来说一说)
(2)一根绳子长15米,小胖把它剪成了5段,剪了几次? ( )
①4次 ②5次 ③6次
4、思考题:小猫开店。。。玩具店一块木板有120厘米长,要摆5只小猫。如果它们之间每段一样长。你能帮它们安排一下各自的位置吗?请你算一算每段长多少厘米?
默读
1、板有多长? 2、五只小猫的摆放有什么要求? 3、你想怎么摆?
汇报要带上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
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所以在明确了种树的情况后,介绍了几种生活中的“种树问题”,手掌、过道都是记忆和运用的好方法,理应有所介绍。】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运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他。
作业设计:
课中:
剪一剪,填一填
剪的次数 1 2 3 4 5 6 7 8
绳子的段数







发现的规律:
小胖种树
摆一摆,填一填
研究的是哪种情况:__________ _________
棵数 2 3 4 5 6
段数




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 ___________
课后:
那实际生活中路线有直,有弯,也有环形的,我们看看这三条规律适用吗?
直线上的植树问题
曲线上的植树问题
封闭的曲线上的植树问题
板书:
植树问题
段数=剪的次数+1 两端都种 段数=棵树-1

两端都不种 段数=棵树+1

一端种一端不种 段数=棵树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是三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广场中的教学内容,也是体现数学拓展性的知识。因为是拓展,又因为学生以前从来也没有接触过,所以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老师教学也是需要更生动,更贴切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所以本节课我主要的设计理念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为依托,通过种树等创设生活情景和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同时在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会归纳总结,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植树问题》教学这节课的重点就是明确种树有三种分类:两端都种、只有一端种和两端都不种,发现物体的个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而难点是种树三种分类的探究以及运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我在设计种树三种分类的探究时,主要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出发的。怎么教能让三年级的小朋友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三种种树的情况呢?于是经历了反复地修改和琢磨,我就有了设计一个“在马路种三棵树”的活动。在讨论画图中自然而然的发现三种种树的情形,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这样去教学,对学生来说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在三种具体探究过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任选一种情况,探究出规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结论,用实践去检验真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运用,所以在明确了种树的情况后,介绍了几种生活中的“种树问题”,手掌、过道都是记忆和运用的好方法。课堂知识的生活迁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懂得数学学习的价值。在练习的设计上,因为是刚刚学完规律,所以练习的题目总得来说难度不大但是贴近生活,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完成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