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比的意义 3
课题 比的意义 课时 备课教师
课件 是否有课件( ) 自制 借用
教案评价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落实)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比的过程。2.了解比和比值的含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比的知识充满好奇心。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重点: 了解比和比值的含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 了解比和比值的含义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估计学生
一、情景引入,启发思考。同学们你们猜一猜用白色颜料和蓝色颜料混在一起是什么颜色?(教师演示)1、口述问题,了解相关信息。环卫工人为了把城市装扮得更干净整洁,要把公路上的护栏刷成浅蓝色,他们用6千克白色涂料和3千克蓝色涂料调成比较浅的蓝色涂料。(板书:白色涂料6千克 蓝色涂料3千克。)2、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质量有什么关系?3、全班交流:板书:6÷3=2—白色涂料的质量是蓝色涂料质量的2倍。3÷6=----蓝色涂料的质量是白色涂料质量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1、介绍比、比的前项、后项、比号及读法。教师说明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白色涂料和蓝色涂料质量的比是6:3,读作6比3。(板书6:3)6是比的前项,3是比的后项,:是比号。其中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蓝色涂料和白色涂料质量的比是3:6,读作3比6。(板书3:6)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6为什么一会是前项一会是后项?教师解释: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位置。)2、介绍比值。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就叫做比值。3、归纳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师板书等号,呈现等式。(板书时同一个数用同一种颜色)6:3=6/3=23:6=3/6=1/2提问:仔细观察等式你发现了什么?比的前项相当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相当于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呢?比值呢?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填表)相互关系区别比前项比号后项(不能为0)比值两个数相除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数,可以是整数、小数。三、内化整理,反思交流。1、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比”?比赛、奶粉包装袋、水泥沙、人民币兑换、什锦糖、地图、人体模型、数学作图。2、水泥沙的配比。(小黑板出示)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用比怎么表示?请你说出它们的名字,并算出比值。3千克水泥对1千克水泥用比怎么表示?请你说出它们的名字,并算出比值。四、尝试应用,巩固练习。1、练一练1题(学生读题弄懂题意后自己完成后再交流)红红、丫丫、亮亮和聪聪作投篮练习,每人投了10次。成绩如下表。写出他们投中次数和投篮次数的比并求出比值。按他们投中的成绩排出名次。红红丫丫亮亮聪聪投篮次数10101010投中次数35972、用8千克水果糖和12千克奶糖配制一种什锦糖。写出这种什锦糖中水果糖和奶糖质量的比并求出比值。(学生自己完成。)3、咱们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男生 人,女生 人)五、小结比被广泛应用在生活中很多领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很多美,留心观察你发现原来“比”到处都是。 选取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涂料调制实例,通过学生分析两种涂料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联系旧知,给新知识一个支撑点。借助具体实例运用学生自主探索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是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由浅入深逐步得出新知识。通过对比联想发现新就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比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检验学生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调整教学。 蓝色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问题应限定在1.比多比少一共加减法2.几倍几分之几除法问题上。6表示白色涂料的质量3表示白色涂料的质量3是比的前项6是比的后项学生说对即可注意学生语言表达要准确,尤其是说清楚谁是前项谁是后项。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就叫做比值。6:3=6/3=2 3:6=3/6=1/2相互关系区别比前项比号后项(不能为0)比值两个数相除的关系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运算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数,可以是整数、小数。
教学反思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