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中考1年模拟(十七) 声和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年中考1年模拟(十七) 声和光(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19: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年中考1年模拟(十七)
声和光
一、单选题
1.(2020·衢州)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相关实验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应选用光滑的硬纸板????????????????????????????????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D.?图丙、甲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2.(2020·台州)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人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B.?近视眼,镜片Ⅱ??????????????C.?远视眼,镜片I??????????????D.?远视眼,镜片Ⅱ
3.(2020·湖州)下图是游客在公园观赏金鱼的场景。游客能看到水中的金鱼是因为眼睛接收到了金鱼反射出来的光。金鱼反射出来的光进入人眼的路径是(
???)
A.????B.????C.???D.?
4.(2020·宁波)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
A.?、放大?????????????????????????B.?、放大?????????????????????????C.?、缩小?????????????????????????D.?、缩小
5.(2020·金华·丽水)由于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世界。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海市蜃楼
?????????????????????????B.?镜子里的像
C.?耀眼的铁栏杆
?????????????????????????D.?树荫下圆形光斑?
?
6.(2020·温州)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第6题图
第7题图
A.?由④到②???????????????????????????B.?由③到①???????????????????????????C.?由②到④???????????????????????????D.?由①到③
7.(2020·嘉兴)学校的录播教室被一种单向透视玻璃分隔成上课和观摩两个功能区,坐在观摩室的听课教师通过单向透视玻璃进行观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课区域的光照强一些,观摩效果更好
B.?从上课区域射向透视玻璃的光只发生折射
C.?听课教师能看到上课的情景,是由于上课区域的光能透过透视玻璃
D.?学生在透视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像,此时的透视玻璃相当于平面镜
8.(2020·杭州)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右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A.?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内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9.(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右端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一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10.(2019·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
11.(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12.(2019·杭州)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13.(2019·宁波)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标志“
”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A.???????????????B.????????????C.?????????????D.?
14.(2019·湖州)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树的倒影
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
???????????D.?放大镜放大的地图
15.(2019·金华)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A.?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
C.?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D.?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
16.(2018·宁波)甘肃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月牙泉风景区的植被是一个种群?????????????????????????B.?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鸣沙山昼夜温差较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月牙泉地形的形成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17.(2018·嘉兴)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B.?C.??D.?
18.(2018·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19.(2018·温州)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20.(2018·湖州)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10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30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21.(2018·金华)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D.?“水中倒彩”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22.(2020·余杭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的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照相机上
C.?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1cm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
23.(2020·江干模拟)新冠疫情期间,同学们都在家里通过平板、手机、电脑等方式参加网课学习,如图所示,人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下列关于视网膜上成像特点以及与人眼成像原理相似的仪器均正确的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放大镜????????????????????????????????????B.?正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
C.?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D.?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
24.(2020·富阳模拟)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
A.?向外旋转
????????????????????????B.?向内旋转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
25.(2020·仙居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离透镜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那么,当物体离透镜8cm时,在光屏上将(???
)
A.?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能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得到像,但可以透过透镜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26.(2020·温州模拟)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负折射材料。所谓“负折射”,是指当光线在界面发生折射时,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始终位于法线同一侧。则当有一束光线射到负折射材料上时,正确的折射光路是(???
)
A.??????B.?????C.?????D.?
27.(2020·北仑模拟)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7题图
第28题图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D.?若平面镜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28.(2020·天台模拟)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缩图透镜是凸透镜,晶圆相当于光屏;
②掩膜在晶圆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③要想晶圆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晶圆向上移动;
④将掩膜和晶圆向下移动相同距离,晶圆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二、填空题
29.(2020·宁波)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________。(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30.(2019·台州)?
2014年,人工视网膜通过临床试验,为失明患者带来福音。人工视网膜主要由装有摄像头的眼镜、电子设备和芯片电极三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
(1)从眼球的成像原理来看,眼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镜。
(2)从反射弧的组成来看,“人工视网膜”相①传送画面数集影像当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3)摄像头中的对焦机构能调节镜头和CCD之间的距离。当配有人工视网膜的人向远处眺望,对焦机构将使镜头与CCD之间的距离变________。
31.(2019·嘉兴)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一块________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
32.(2019·衢州)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1)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
________到观察者眼中。
(2)图乙为“力学演示仪”,小科将一个去顶可乐罐的上端用细线吊在横杆上(可乐罐可自由转动),在罐壁等高的A、B两处沿水平方向斜扎两个同样大小的小孔,先用手指堵住小孔,再往罐子里加满水,待罐子保持静止后松手,水从两小孔中喷出(俯视时喷水方向如图丙),罐子随即转动。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图中的虚线圆圈上用箭头表示出可乐罐转动方向。________
33.(2018·宁波)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透镜________(填“注水”或“抽水”)。
34.(2018·湖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___而形成的。
35.(2018·衢州)小柯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人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________。
(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________。
36.(2020·越城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需在________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
37.(2020·三门模拟)小可和小轩使用相同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们的实验器材摆放位置和间隔如图,他们的光具座紧挨着(图中未画出),凸透镜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奇怪的是,他们在光屏上看到了相同性质的像。
(1)光屏甲和乙上像的性质是________;
(2)利用蜡烛甲通过凸透镜甲成像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举一例)。
38.(2020·余姚模拟)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小科做了两个实验。
(1)实验甲:让一束平行光垂直于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你在图甲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MN上运动的轨迹。
(2)实验乙:小科利用自制的小孔成像仪观察到了发光字母“F”的倒立的像,不改变字母F到小孔的距离,要使看到的像变大,他应该________。
(3)做完实验要及时关灯,这是因为字母灯是用电器,及时关灯可减少________?能的消耗。
三、实验探究题
39.(2020·绍兴)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次实验过程中,小敏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2)若通过移动透镜,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透镜应该移到
________厘米刻度处。
(3)实验一段时间后,原为成在光屏中央的像,“跑“到图甲所示的位置。下列操作可以让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的有________?。
①光屏上移一段距离
②蜡烛下移一段距离
③透镜下移一段距离
(4)研究好成像规律后,小敏模拟了近视和远视的矫正,图乙中,小敏给透镜A戴上“眼镜“(凸透镜B),光屏上刚好出现清晰的像,摘下”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图丙所示,若要通过移动蜡烛使像再次清晰,应将蜡烛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40.(2019·绍兴)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
【建立猜想】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可能成正比。
【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
第2次实验如图所示,请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20°
40°
60°
80°
折射角
13°
⑴________
35°
41°
【实验结论】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⑵________(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评价与交流】根据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⑶________
41.(2018·杭州)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当入射角为
40°时,反射角为________。
(2)小金将纸板
F
绕垂直于镜面
ON
向后转动,在纸板
F
上还能看到反射光吗?________。请分析原因:________。
(3)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
42.(2018·绍兴)通过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A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_______(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B的亮度要比房间A________.
(3)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43.(2020·吴兴模拟)某科学兴趣小组学习了凸透镜成像相关知识后,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了一台简易的投影仪,原理图如右图所示:(左侧为强光源、中间为凸透镜、右侧为幕布)
(1)幕布上成的像的性质为________。
(2)现要将透明文字材料投影在幕布上,应将材料放在________位置。(填“A”、“B”或“C”)
44.(2020·南浔模拟)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C'分别表示蜡烛在A、B、C处时像的位置)
(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
ABC
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________(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厘米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厘米以外处,此时物体所成像大小与物距的关系是________。
(3)根据如果所示的成像规律,若在将蜡烛放在
C和焦点
F之间,此时,应该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使像成在
C'的位置。
45.(2020·温岭模拟)照相机为什么不采用小孔成像而采用凸透镜成像?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该装置由两个不透光的筒组成,内筒能在外筒内左右移动。内筒开口处用半透明纸作光屏,在外筒的孔上放置凸透镜(实验序号1),调节内筒位置,直至出现清晰的像,并记录现象。然后保持内外筒位置不变,仅对孔上放置的透镜及孔的大小按照序号2、3、4、5、6进行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外筒孔中放置物体
未遮盖的凸透镜
小部分遮盖的凸透镜
大部分遮盖凸透镜
较大孔径的小孔
中等孔径的小孔
较小孔径的小孔
像的清晰程度
清晰,能分辨出笔画
清晰,能分辨出笔画
清晰,能分辨出笔画
很模糊,基本看不清笔画
模糊,能分辨出笔画
清晰,能分辨出笔画
像的亮暗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分别利用了光的什么原理?????

A.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B.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光的折射
D.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2)本实验用发光字而不用蜡烛烛焰,是因为发光字相比烛焰有以下优点:________(写出两条)。
(3)一张照片要求成像清晰、亮度合适,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相机中采用凸透镜成像而不采用小孔成像的原因是________。
46.(2020·温州模拟)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显微镜成像原理,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物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焦距用f目表示)组成。并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推测其原理图如下:其中AB表示待观测的物体标本,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镜的焦点,A2B2为最终观测到的物像。
(1)隔离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研究方法,可分为整体隔离和局部隔离。请使用局部隔离的观察方法找出图中物体AB经过物镜折射后所成的像的特点________。
(2)眼睛透过目镜能看到A1B1所成的像A2B2。下列与其成像原理是一致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3)兴趣小组同学继续在光具座上利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通过改变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改变显微镜镜筒长度),模拟显微镜成像放大倍数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f物(厘米)
(1/厘米)
两镜之间距离(厘米)
f目(厘米)
(1/厘米)
像放大倍数
1.6
0.625
a
5
0.2
50倍
2
0.5
b
5
0.2
50倍
1.6
0.625
a
2.5
0.4
100倍
2
0.5
b
2.5
0.4
100倍
X
1/X
a
5
0.2
200倍
0.5
2
b
5
0.2
200倍
表中的X的数据为
________?。
47.(2020·镇海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不动,移动蜡烛和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将近视眼镜的镜片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此时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3)取走镜片,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应将光屏移至?????
范围内才能承接到清晰的像。
A.50~65cm
B.65~80cm
C.80~95cm
48.(2020·滨江模拟)小乐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小乐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
(2)在(1)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处,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若实验中用发绿光的F字形作光源,也恰好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有清晰的F字形的像。此时,将光源换成大小和形状都相同、发红光的F字形,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理论上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到合适位置,这是因为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更________(选填“强”或“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A
3.【答案】
A
4.【答案】
A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B
8.【答案】
A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A
12.【答案】
C
13.【答案】
C
14.【答案】
B
15.【答案】
B
16.【答案】
D
17.【答案】
B
18.【答案】
C
19.【答案】
A
20.【答案】
C
21.【答案】
A
22.【答案】
A
23.【答案】
C
24.【答案】
C
25.【答案】
D
26.【答案】
B
27.【答案】
D
28.【答案】
A
二、填空题
29.【答案】
(1)直线(2)镜面后
30.【答案】
(1)凸透(2)感受器(3)短(或“近”、“小”)
31.【答案】
凸透;靠近
32.【答案】
(1)直线;反射(或漫反射)(2)
33.【答案】
缩小;抽水
34.【答案】
静止;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原理)
35.【答案】
(1)0(2)40
36.【答案】
4;变小
37.【答案】
(1)倒立缩小的实像(2)放大镜
38.【答案】
(1)(2)将屏向离开小孔的方向移动(将屏向后移)(3)电
三、实验探究题
39.【答案】
(1)放大(2)45(3)①③(4)远离
40.【答案】
25°;不成正比;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增大值小于入射角增大值(合理即可)
41.【答案】
(1)40°(2)不能;因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
F转动后与E不在同一平面内(3)120°
42.【答案】
(1)③(2)亮(大)(3)B,C
43.【答案】
(1)倒立、放大的实像(2)A
44.【答案】
(1)倒立、放大(2)物距越大,像越小(3)凸透镜
45.【答案】
(1)B(2)能更容易判断像的清晰程度;光源亮度更稳定。
(3)凸透镜成像能兼顾亮度和清晰度,而小孔成像则是亮度合适时像模糊,像清晰时亮度暗。
46.【答案】
(1)倒立、放大、实像(2)A(3)0.4
47.【答案】
(1)15.0(2)右(3)B
48.【答案】
(1)倒立缩小实像(2)将光屏向右移至合适位置,待光屏上有较清晰像后再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3)右;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