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3 20:2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
学科 数学 班级
执教者
课型 新授课 级别 校级
课 题 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从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操作中,探索并初步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
会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 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不同情形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纸长条
教学过程
听课者记录区
情境导入 圣诞节快到了,小亚忙着给同学准备礼物,在包装礼物时,她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她发现了什么?
【设计说明:通过情境给学生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兴趣,主动地带入情境发现规律。】
二、自主探究
探究一:剪绳子的发现
1、小亚的发现
2、动手操作,完成表格
3、总结规律
4、师生交流
5、小结
次数=段数-1
【设计说明:先同过讲授法让学生初步体验剪小次数的数据变化,再通过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随着剪的次数增多,段数的变化,由此发现规律。】
探究二:植树问题
探究:段数
出示情景
一条马路长90米,每10米分一段
2,学生设问,并列式
分析题意
(二)探究:两端不种树
1、情境转换
要在这些间隙上种上树,种的棵数和段数有什么关系。
2、多媒体演示
3、学生模仿练习
4、小结
板书:棵树=段数-1
(二)探究:一端种树
1、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2、多媒体验证
3、小结
板书:棵树=段数
(三)探究:两端种树
1、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2、多媒体验证
3、小结
板书:棵树=段数+1
(四)总结
【设计说明:通过第一个情境采用知识迁移法,突破难点中不同情形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中的第一种情况两端不种树时棵树=段数-1。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合理推理,用类推法分步骤将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的公式推理出来,形成完整的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
巩固练习
画一画
根据要求在横线上画一画,并填空。
(1)两端都不画三角形,画4颗三角形,有( )段。
(2)两端都画三角形,画5颗三角形,有( )段。
(3)一端画另一端不画,画6颗三角形,有( )段。
应用
一条马路长20米,如果在这条马路的一边每隔5米种一棵树(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有一条绳子长30米,要把它剪成每段3米的短绳,一共要剪多少次?
教学楼的走廊长63米,如果要在走廊上等间隔地放8盆花,并且走廊的两端都不放花盆,每2盆花间隔是多少?
【设计说明:通过练习法分层设计问题,逐步带领学生从正向思维走向逆向思维。】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说明: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不种树:棵树=段数-1
一端种树: 棵树=段数
两端种树:棵树=段数+1
教案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中的一节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植树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但抽象逻辑思维还不是十分的清晰,所以要通过一系列方法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不同情形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逐步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手段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