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初步感知图形的特征并能辩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画、摆等操作,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难点: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流程】
→
↓ ↓
→
↓ ↓
→
↓ ↓
→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课件2)
师:这是谁?(孙悟空)
师:孙悟空手里有一个法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金箍棒)
今天孙悟空不仅带来它的金箍棒,还带来好多礼物要送给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呢?(课件3)
师:孙悟空说,想得到这些礼物,是需要完成一些问题,你们有信心吗?(按照形状分一分)
【探究新知】
1.分一分。
(1)学习卡(活动)
师:这么多礼物,看上去有点零乱,(课件3)需要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吗?(课件4)(把编号填在下面的表格里)小组四人共同试试看。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
哪个聪明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生:
师:为什么要这样分?
师:你们和他分的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师:谁想上台来分一分呢?(课件5)
(3)揭示概念。
师:像这样每种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长方体),恩,同学们课前预习的很好。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多媒体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课件6)
2.找一找
师:请拿长方体的同学举起你的物体,为什么说这样得物体就是长方体呢,他们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3.摸一摸。
(1)感知长方体。
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摸后交流汇报。
师:长方体究竟长什么样呢?
师生共同总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板书)
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体,接下来我们继续认识另外的图形,请拿正方体的同学举起你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再与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交流汇报。
生1: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都一样(板书)
生2:圆柱是上下一样粗,上,下有圆圆的平平的面,能滚动。(板书)
生3:球是圆圆的,很光滑。 (板书)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说说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3.认一认。
(1)让学生从自己桌面的实物中,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球给大家看。
(2)同学互助,一个拿实物,另一个说名称。
【巩固应用】
1.连一连
2.数一数
3. 猜一猜
【拓展提升】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一)
561975489585
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有大有小
71437515240四四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面的大小都一样
762000371475
上下一样粗,上,下有圆圆的平平的面,能滚动
742950379095
圆圆的,很光滑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认识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上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中的内容。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有关几何的知识。因此课前,我让学生参照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物体在家里搜集生活中的物体,把搜集来的物体摆在一起进行观察,这些物体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和用到的,比如药盒、火柴盒、茶叶筒、铅笔、吸管、魔方等,然后让学生根据形状相同的分为一类,学生也分的非常好,大部分都分出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这样四类。这一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通过分类,学生能够感知每种物体的特征,我再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的活动,更进一步体会每种物体的特征,并要求学生说一说。最后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巩固各种物体的特点。
本节课也有一些难点,认识物体这节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是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因为圆柱体有粗细长短之分,学生往往会把它分成不同类型,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判断是否符合圆柱的特征来进行辨别。长方体与正方体也有许多类似,特别是一些特殊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由于自己教学语言不够清晰规范,还有教具准备失误,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仍需继续加强巩固认识。 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比较清晰,教学时使学生对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
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正如教学设计所预测的,这节课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不够深入,也是考虑到这是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纪律特点和我本身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等因素,在个别环节的设计上,总考虑到课堂的井然有序而不敢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在“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立体图形”这一问题时,我觉得虽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但还不够展开,没有引导好学生将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有效利用和发挥,如果展开得好的话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更能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