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西南版第三册第二单元
小学
教学程序
教材
教法和学法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
学生再通过实践操作活动: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逐步形成角的表象。
最后再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①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使学生初步学会画角,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
情感目标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数学交流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教学程序
教材
教法和学法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的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教学程序
教材
教法和学法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思维创新
观察感知
→
实践操作
→
抽象概括
→
(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 (2分钟)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26分钟)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8分钟)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1分钟)
(五)课题深入,思维创新 (3分钟)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
思维创新
观察感知
→
实践操作
→
抽象概括
→
(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 (2分钟)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26分钟)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8分钟)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1分钟)
(五)课题深入,思维创新 (3分钟)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做活动角
找 角
→
折 角
→
画 角
→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做活动角
找 角
→
折 角
→
画 角
→
顶点
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边
边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做活动角
找 角
→
折 角
→
画 角
→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顶点
边
边
做活动角
找 角
→
折 角
→
画 角
→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做活动角
找 角
→
折 角
→
画 角
→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做活动角
找 角
→
折 角
→
画 角
→
思维创新
观察感知
→
实践操作
→
抽象概括
→
(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 (2分钟)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26分钟)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8分钟)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1分钟)
(五)课题深入,思维创新 (3分钟)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 )
( )
( )
( )
( )
√
√
×
√
×
( )
×
1.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3个角
4个角
6个角
2.找找看,“我”的身体上藏着几个角?
(1)摆一个角至少要几根小棒?
(2)用三根小棒能摆3个角吗?
思维创新
观察感知
→
实践操作
→
抽象概括
→
(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 (2分钟)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26分钟)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8分钟)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1分钟)
(五)课题深入,思维创新 (3分钟)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思维创新
观察感知
→
实践操作
→
抽象概括
→
(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 (2分钟)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26分钟)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8分钟)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1分钟)
(五)课题深入,思维创新 (3分钟)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思维创新
观察感知
→
实践操作
→
抽象概括
→
(一)魔术表演,激趣引入 (2分钟)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26分钟)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8分钟)
(四)课堂总结,引发反思 (1分钟)
(五)课题深入,思维创新 (3分钟)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