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 1 课 时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限时15分钟)
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和材料,有圈画和标注。
2、独立思考,完成问题。
3、有疑问的问题做好标注。
4、把握好时间。
【议】(限时8分钟)
【展】
要求:
1.讨论【学】中有疑问的问题
2.组长做好安排,起立讨论,讨论完坐下。
3.拿起笔,随时记录。
4.注重效率,及时整理落实。
【学】(15分钟)知识点一: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一:结合课本54页内容,完成表格。
序
号
气压带
名称
性质:冷
热、温、
干、湿
气温规
律总结
降水规律
总结
①
低纬:
中纬:
高纬:
气流上升:
气流下沉:
②
③
④
【议】 【展】 【评】
赤道低压带 湿热
副热带高压带 干热
副极地低压带 暖湿
极地高压带 干冷
水汽凝结,
降水丰富
水汽不易凝结,
降水稀少
高
较高
低
材料二:教材54页案例“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1.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帶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C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
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图3.17),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图3.18)。
①赤道穿过,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面向大西
洋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东北信风
和东南信风湿润气流深入,受地形抬升
形成地形雨
③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④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面积
广
1.结合材料一、二,回答亚马孙
平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成因和气候特征。
2.思考为什么在亚马孙平原面积最大?观察教材57页图3.20,找出该气候类型其他主要分布区? 3.该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与典型特征?
热带雨林 树木高大茂密,垂直结构复杂,有板根、茎花,大量附生植物等
?
刚果盆地 印度尼西亚
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材料三:热带沙漠气候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等具有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这里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降水很少,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但蒸发旺盛。左图为热带沙漠的主要分布地区、右图为荒漠景观。
4.结合材料一、三,说出图中热带沙漠气候成因、气候特征。此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该气候的形成?
受副热带高压带(暖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稀少
终年炎热干燥
信风带
5.结合材料三内容和课本58页概括热带沙漠气候区自然景观(植被、水文、地貌等)。
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少、只有少数
耐旱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
知识点二: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四:材料一中的风带分布图,完成表格。
东北信风 干热
东南信风 干热
盛行西风 暖湿
极地东风 干冷
水汽凝结,降水较多
水汽易蒸发,降水较少
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水汽充沛,降水较多
材料五:教材55页案例“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上图欧洲西部地形图、下图北美地形图。
6.结合材料四、五,回答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的分布位置、
成因、气候特征和该气候区植
被类型。
?40°-60°大陆西岸;终年温和
湿润,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温带落叶阔叶林
7.回答课本56页活动
3(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
美和欧洲西部分布的位置、范围
差异 。
在北美地区最北界线纬度比较低,
范围狭窄。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
原因。
洋流 :北美西岸暖流不如欧洲西部的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大 地形: 欧洲西部平原面积广大,而北美西岸为高大山地。
?
?
知识点三: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
材料六: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会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
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
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
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
左图示意非洲气候分布图,右图
为左图东非高原塞伦盖蒂和马萨
伊马拉的放大图。
8.结合材料一、四、六,说出左图C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及气候特征。
?9.赤道穿过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高原地形,热量降低,降水量减少
?10.(课本54页引言)塞伦盖蒂和马萨伊马拉每年5-9月,气压带风带大致偏____(南、北),北半球该气候区受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降水_____,为___(干、湿)季,此时的景观特征为__________,推测右图中动物的迁徙方向_____。每年10月-次年4月,气压带风带大致偏___(南、北),北半球该气候区受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降水____,为__(干、湿)季,此时的景观特征为________,推测右图中动物
的迁徙方向____。
10. 北 赤道低压带 丰富 湿
草木茂盛、葱绿 北
南 (东北)信风 少
干 草木稀疏、枯黄 南
材料七:(见教材56页案例)(补充)地中海气候,又称作副热带夏干气候,该气候因地中海沿岸地区最典型而得名。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11.结合材料一、四、七,说出左图D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成因及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
制,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控制,
温和多雨
赤道
低气压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极地
高气压带
大洋
东侧
大洋
西侧
大陆西部
大陆内陆
大陆东部
0
10
20
30
40
70
6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归纳: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对影响
赤道
低气压带
副热带
高气压带
副极地
低气压带
极地
高气压带
大洋
东侧
大洋
西侧
大陆西部
大陆内陆
大陆东部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0
10
20
30
40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70
60
90
0
10
25
35
50
70
90
大气环流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归纳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对影响
归纳2:气候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植被类型
知识点四:气候类型的判读 教材56-57页活动“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12.“定量法”判读气候类型:
第一步:以“温”定球(南北半球)
第二步: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温度带(即气候带)—“以温定带”:填出气候类型
热量带
热带4种
亚热带2种和温带1种
温带2种
亚寒带1种
寒带2种
最冷月均温值
>15 ℃
0~15 ℃
<0 ℃
最热月均温值
>15 ℃
<10 ℃
<5 ℃
气候类型
、
、
、
、
、
、
、
、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
针叶林
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第三步: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填出气候类型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气候类型
降水量/mm
>2000
750~
1000
1500~
2000
<125
>1000
300~
1000
500~600
700~
1000
<400
季节分配
年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少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夏雨型
年雨型
少雨型
热带雨
林气候、
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沙
漠气候、
亚热带
季风
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
陆性气候、
热带草
原气候、
北半球
6、7、8月气温高
南半球
12、1、2月气温高
热带气候
最冷月>15℃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和温带
最冷月0~15℃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最冷月<0℃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以温定带
以温定球
年雨型
年雨型
少雨型
少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夏雨型
冬雨型
以水定型
归纳3:气候类型的判读
【固】BABABD
【固】读“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地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丙地气候特点是( )
A.终年温和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终年高温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A
马达加斯加水冲玛瑙出产于贝齐布卡河口处大约5千米的河段。图1为“贝齐布卡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马哈赞加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3~4题。
3.贝齐布卡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主要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贝齐布卡河携带水冲玛瑙较多的月份最可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B
A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5-6题。
5.受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6.正确反映③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B
D
【针对训练】1-5 DBDCD 6-10 DCCAB 11-15 DACAB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1~3题。
1.有关B气压带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高纬流向低纬,气流冷干
B.由低纬流向高纬,气流暖湿
C.气流受热膨胀上升 D.高空气流堆积下沉
2.由A气压带和a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此时北半球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寒冷干燥 D.温和多雨
下图是21°N附近某地的年内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4-5题。
4.该地气候特征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炎热干燥
C.终年高温,干湿季交替 D.冬冷夏热,干湿季交替
5.该地5月份气温最高,而6月份气温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 ( )
A.5月该地气旋活动多 B.5月该地副高控制
C.6月该地干热风控制 D.6月该地进入雨季
图中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Q地常年受西风影响,P、Q两地的西侧均为海洋,6-7题。
6.Q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7.以下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中,
最可能为P地的是( )
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8-9题。
8.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热带草原气候 B.②—热带季风气候
C.③—地中海气候 D.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9.图中各点纬度最低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薰衣草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7~8月花期时要有充足的阳光,耐旱怕湿。我国新疆伊犁河谷是世界薰衣草三大种植基地之一。左图为“普罗旺斯气候资料图”,右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伊宁气候资料图”。10-11题。
10.普罗旺斯、伊犁衣草种植的共同气候条件是( )
A.冬季温和湿润 B.夏季光照充足 C.全年干旱少雨 D.全年水热丰富
11.在新疆若盲目扩大薰衣草种植面积,最有可能造成( )
A.物种灭绝 B.水源枯竭
C.湿地消失 D.土地荒漠化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12-13题。
12.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气候全年湿润 B.气候干燥,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13.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 )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
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读该岛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4-15题。
14.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
原因可能是( )
A.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
B.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C.地形较高,热量条件差
D.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15.能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景观,旅游时间最好选在( )
A.12-1月 B.4-5月 C.6-7月 D.9-10月
16. 【答案】
1)冬季 A
2)西北 低温少雨或温和少雨 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或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越过赤道右偏成西南季风)
3)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利: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
4)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多平原地形;海岸线曲折。
5)南北纬20°-30°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16.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最有可能为______季(填夏或冬),该季节非洲动物大迁徙的线路最有可能是______(填A或B)
(2)甲地冬季盛行______季风,气候特征是_________;乙地夏季盛行________季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评价甲乙两地农业发展的共同气候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地所属的气候类型在欧洲西部分布
较广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5)丁地所属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______,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