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壤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土壤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13 20:3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二节 土壤
观察土壤
矿物质
45 %
土壤固体
有机质
5 %
空 气
20-30 %
水 分
20-30 %
孔 隙
理想土壤
体积比例
◆土壤: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观察土壤
观察土壤
土壤颜色
土壤质地
土壤剖面
土壤颜色
◆土壤的颜色主要取决于铁离子的化合状态和有机质的含量。
▲热带和亚热带土壤:红色为主( Fe2O3 赤铁矿多);而在林下或多雨的山地上部,则颜色偏黄( Fe2O3 · 3H2O 褐铁矿多);如果有机质含量较高,就呈现出红褐色。
▲温带或寒冷地区土壤:暗黑色(有机质积聚)。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偏灰白色(碳酸钙、石膏和可溶性盐类的积聚)。
▲排水不良的土壤:浅灰色、蓝灰色、蓝绿色(变价离子呈还原状态,如 FeO、MnO )。
土壤质地
①砂土:砂粒含量在
70%以上。结构松散,
通气和排水条件良好,
但保水保肥能力弱。
黏粒
砂粒


100
0
100
0
0
100
土壤质地三角分类法
②黏土:黏粒占优势,黏粒含量不低于40%,
结构较紧密,湿粘干结,通气和排水条件不佳,
但保水保肥能力强。
③壤土:砂粒、粉砂粒和粘粒三者含量相对
均匀,特性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农业价值较高
的土壤大都属于壤质土。


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平行展布的土层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五大成土因素
成土母质
气候
时间
生物
地貌
土壤形成因素之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称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土壤形成因素之生物
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植物将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随生物残体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生物同时加快了岩石分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母质性状,促进矿物颗粒团聚。
土壤形成因素之气候
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土壤形成更快,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和淋溶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土壤有机质不易分解,积累较多。
土壤形成因素之地貌
由粗到细
地貌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土壤形成因素之时间
多种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五大成土因素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母质因素(不同岩石风化壳,冲积土)
2、生物因素(植被类型,草地与森林)
3、气候因素(影响风化,控制植被生长)
4、地貌因素(影响物质与能量的分配)
5、时间因素(控制土壤发育进程)
气候
水热
母质
生物
地 貌
时 间
土壤性质
提供物质与能量
有机质
矿物质
土壤圈
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土壤与人类文明
空气

土壤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土壤的价值(万亿美元)
土壤,20
水,2.3
食物,0.8
基因资源,0.8
24 万亿相当于全球GNP的两倍
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1、不同的土壤类型采用不同的改良方法
◆酸性土壤——采用化学方法,主要是加石灰;
◆盐碱土——灌溉洗盐配合排水,以绿肥与作物轮作;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发展灌溉,采用节水技术;
◆沼泽地区土壤——排水、加石灰、加沙土;
2、不同的土壤类型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
◆水土流失的土壤:种草植树,改进耕作技术;
◆风蚀和沙漠化的土壤:种草植树;
◆次生盐碱化的土壤:改进灌溉技术为主。
土壤的养护
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