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25中学20-21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地理试卷(10月)
选择题( 18小题,每题2.5,共45分 )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距地球4.2光年的比邻星系作为新家园。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并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获得动力逃离太阳系。研究发现,宇宙中还有一颗“超级地球”——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0亿光年,围绕着某星系的类太阳恒星巨蟹座55A运行,该“超级地球”的直径是地球的2倍,质量是地球的10倍,没有自转运动,公转周期18小时。昼半球的最高温度将近2426.8摄氏度,昼夜半球的温差高达1300摄氏度。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流浪地球》的讨论合理的是( )
A.地下城位于地球圈层的地壳部分 B.木星是类地行星,由岩石组成
C.流浪地球的新家园在河外星系 D.太阳活动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据材料推测,该“超级地球”温度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没有大气层 B.距恒星近 C.公转周期短 D.质量庞大
读某半岛地形图,回答3~4题。
3.关于该半岛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半岛地势南高北低
B.该半岛西侧海岸线比东侧平直
C.该半岛上最大的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D.仅从地形角度考虑,该半岛西部的人口密度应大于东部
4.a、b、c、d四点为图中经纬线的交点,图中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
A. ab B. cd C. ad D. bc
西北通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冰封影响,航运受限,但未来有望实现通航。读图,完成5-6小题。
5.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则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
A.一路正西 B.先西北,后西南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西南,后西北
6.图示区域西北通道的长度约为(cos 70°≈0.342)( )
A.1 800 km B.13 500 km C.3 330 km D.5 000 km
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完成7-8题。
7.关于“金砖五国”首都相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在②的西北方向 B.⑤在③的西南方向
C.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D.②在⑤的东北方向
8.图中“金砖五国”比例尺最大国是( )
A.南非 B.巴西 C.俄罗斯 D.中国
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 050米 B.985米
C.915米 D.790米
10.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该流域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中AB、CD两河段长度相同,则两河段流速( )
A.AB段流速较快 B.CD段流速较快
C.两河段流速相等 D.无法比较
12.当Q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时,最佳逃生路线是( )
A.1 B.2 C.3 D.4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山体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据此完成13-14题。
13.堰塞体两侧的水位差可能接近( )
A. 150米 B. 120米 C. 90米 D. 60米
14.推测选择在图示岸坡开挖溢洪道的理由( )
A.地势低,方便引流 B.坡度陡,易于施工
C.土石松,容易开挖 D.易于控制河水流量
读“1954—2014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B.在安徽省的绝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D.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16.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C.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D.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019年7月,在澳大利亚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森林火灾,大火持续数月,截止到2020年2月4日,林火造成33人死亡,烧毁3000多所房屋。据此完成17-18小题。
17.要快速获知此林火的受灾区,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GPRS
18.此次火灾过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损坏 ②短期内部分地区可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③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④严重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⑤水土流失、沙尘暴威胁加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二、综合题( 19-21题,共55分 )
19.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图中A、B、C三处的地形类型分别是什么?(3分)
(2)假设①②③④地的地质条件均稳定,现需选择一个地方修建水坝,应选哪个地方?请阐明理由。(5分)
(3)与乙地相比,甲地的植被生长得更茂盛,分析其原因。(6分)
(4)评价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农业发展的影响。(6分)
2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一 甲图为新西兰南岛等高线地形图,岛上高山山顶终年积雪,生物资源丰富,森林占国土地面积的30%,有众多特有的大型步行鸟类如几维鸟、鸮鹦鹉,海豹、海豚等海洋生物也栖息于附近海域。C城为该岛最大城市。
甲
材料二 乙图为甲图中C城、H镇气候资料统计图。
乙
(1)说明该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4分)
(2)分析新西兰生物多样性丰富及生物种类独特的原因。(6分)
(3)分析C城相比于H镇发展成南岛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1.读乙半岛示意图。第四纪冰期以来冰川、流水等外力作用塑造了该半岛许多重要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分)
(1)据图推断乙半岛的地势特征并说明依据。(4分)
(2)描述乙半岛聚落空间分布特点。(4分)
(3)分析甲海域附近渔场冬季渔业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6分)
(4)指出第四纪乙半岛主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并说明它们对地表形态的塑造。(5分)
高三月考(10月)地理参考答案
1-5 ABCDB 6-10 DBABD 11-15 BDCDA 16-18 CAC
19.(1)山脊、鞍部、山顶(3分)
(2)选②处; ②河段上游为盆地(或“口袋形”洼地),库容量大(或有较大的集水区); ②位于盆地(或洼地)的出口处,比较狭窄(或峡谷地形),便于筑坝,且工程量较小。(5分)
(3)甲地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分充沛; 甲地等高线较乙地稀疏,坡度更缓,土层更厚(或土壤肥沃); 甲地光照更丰富。(6分)
(4)有利条件:该地地形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或发展“立体农业”)
不利条件:平原面积狭小,耕地数量较少,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多丘陵山地,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旱灾害。(6分)
20. (1)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阻挡盛行西风,多雨区和雨影区; 地形高差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4分)
(2)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因而(温带)森林广布,给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丰富; 海陆兼备,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多高大山脉(山区面积广),垂直地域分异显著,适宜多种生物生存; 岛屿四面环海,环境相对封闭,外界干扰少,有独特的生物进化历程,多奇特动物。(6分)
(3) 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一侧,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总量较多,气候更温暖,更适宜居住; C城距离山地较远,为河流沉积平原,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且面积较大,利于城市规模向四周扩大(或利于城市建设); C处临近海湾,且地处西风背风坡一侧,风浪较小,对外(海运)交通条件更佳,促进城市发展。(6分)
21. (1)特征:中部高,四周低。 依据:河流从中部流向四周。(4分)
(2)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沿海多,内陆少); 东南、东部沿海密(多),西部、北部沿海疏(少)。(4分)
(3)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水温低,港口易封冻; 受西风影响,海面风浪大;多气旋活动,多阴雨天气; 靠近格陵兰岛,冬季多浮冰;寒暖流交汇,多海雾。(6分)
(4) 冰川侵蚀作用。 (东北)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湖泊广布,多位于河流上游,冰蚀形成高原湖泊群。
流水侵蚀作用。 河流众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