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7.2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7.2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二)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4 07:1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例举)》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6-97页“解决问题的策略(例举)”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用例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分析相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例举方法。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悟例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画图等一一例举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体会例举方法的多样性中促进例举策略的形成。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问题的特点,通过合乎逻辑的思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有序例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策略意识
出示例1,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怎么帮助王大叔解决“围一个长方形花圃,怎么围面积最大”的问题的?
小结:把长和宽所有的情况都一一例举出来。(板书:一一例举)
追问:在例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板书:有序 不重复 不遗漏)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一一例举的策略解决一些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评析:在课的开始组织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并回答例举时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列举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例举讲究有序思考,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自然过渡到例2的教学,既有效唤醒学生已有的例举策略经验,又大大激发学生主动运用例举策略解决问题的学习热情,为新知的有效构建做了很好的铺垫。】
自主体验,经历例举过程
1.弄清题意,引发需求
(1)出示题目:华阳实验小学举行小学生足球赛,有4支球队参加,分别是红队、黄队、绿队和蓝队。如果每两支球队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比赛的规则是什么?你怎样理解这个规则的?
明确:一是每两支球队都要进行比赛;二是每支球队分别与其他三支球队各赛一场。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本校足球比赛这一实际问题引发例举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在“读”题和“说”题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并明确列举的目的。接着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比赛的规则是什么?你怎样理解这个规则的?”引发学生学习运用一一列策略的心向,这既是引发例举策略的前提,也是正确开展例举活动的关键。】
尝试例举,感悟策略
(1)根据这两个孩子的回答,到底要比赛多少场,你心里有答案了吗?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例举在学习单上。
出示要求:写:用例举的方法写出所有的比赛。
说: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路。
(3)小组交流汇报,视频展示学生不同的例举方法。
①文字排一排
提问:你是怎样例举的?
学生说明:先从红队开始,要比赛3场;再从黄队开始,要比赛两场;最后从绿队开始,要比赛1场,蓝队不列举,一共比赛6场。
追问:黄队为什么只要例举2场?绿队为什么不例举呢?
小结:在例举时我们可以先从红队想起,再从黄队想起。
继续出示学生两份错误的作业单:比较这两种列举的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
说明:第一种方法遗漏了一场比赛,第二种方法重复了,例举时比较乱。
小结:每两支球队都要比,不能遗漏,而且只能比一场,也不能重复,例举时要有序。
②列表
小结:我们也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把一一例举的过程记录下来。
③连一连

说一说:每种方法的连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比一比:这几种连线的方法虽然看上去不一样,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④画图
提问:怎样画图表示的?
学生说明:先画4个点表示4支球队,从红队开始,分别要比赛三场,所以要画三条线;然后依次是黄队、蓝队去比,一共有6条连线,所以一共要比赛六场。。
追问:除了从红队开始,还可以从哪支球队开始呢?
教师小结:我们从任意一支球队想起,通过画图连一连,也可以把一一例举的过程记录下来。
3.得出结果,检验答句
同学们例举的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检验)
怎样检验?出示开始分析的比赛规则是否都符合。一是每两支球队都要进行比赛;二是每支球队分别与其他三支球队各赛一场。
4.回顾反思
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不管是哪种例举的方法,都可以从某一队开始想起,有序地进行思考,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
【评析:周老师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凸显学生为主体,以策略体验为重点的教学思路。她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列举形式开展列举活动——交流各人的列举形式、过程、结果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同中求异,真切感受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价值。用“文字排一排”是学生最易想到的方法,本质上就是搭配组合问题,在学生展示作业单并阐述思路的过程中,教师强调思考的时候需要从每支队伍逐一想起,为进一步研究例举的策略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资源。紧接着借助列表、连线和画图等不同例举方式的呈现,让学生体会到例举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观察、比较、纠错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有条理、按步骤地思考,进一步明晰一一列举的关键是有序思考,列举得出的结果应该及时检验,这是良好习惯和严谨态度的使然。】
简单应用,感悟有序价值
足球队的小强、小华和小丽是好朋友。如果他们每两人之间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要寄多少张贺卡?
(1)出示第一问。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猜一猜,一共通多少次电话?
③独立完成,把所有通电话的情况例举出来,同桌交流。
④展示学生作业。
生1: 生2: 生3:

检查:是不是每两人通了一次电话。
(2)出示第二问。
①提问:你是怎么理解“互相”的意思的?
②尝试修改解决第一题的图或表,解决第二个问题。
③展示学生作业。
生1: 生2: 生3:

④比较: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评析:利用同一个现实情境,提出了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例举方法,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积累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使得策略教学更透彻更深入。】
四、拓展应用,深化策略内涵
1.比赛要用到号码簿,出示0、2、8三个数字,能举出多少个不同的号码簿?
(1)学生口答:028、082、208、282、820、802
(2)能列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 (208、282、820、802)
提问:都是这3个数字,怎么例举的结果不同呢?(三位数中0不能做最高位)
小结:例举时,除了有序的思考,不重复、不遗漏,还要综合的考虑其他的情况。
2.飞镖盘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
(1)小华投中一次,可能得到多少环?(口答:10环、8环、6环)
(2)小华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
同桌两人商量,把算式列在作业单上。
交流汇报:
生1: 生2:

A:先列举两次投中相同的情况,再例举投中不同的情况。
B:先从10环想起,分别和10、8、6相加;再从8环想起,分别和8、6相加;最后从6环想起,和6相加。
提问:可能得到多少环,一共有多少种情况?
小结:有两个环数相同,所以有5种情况,在例举的答案中还要进行选择。
轴对称图形涂色问题:在下边的图形中再给2个格子涂上颜色,使涂色部分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有几种不同的涂法?
(1)理解题意,学生尝试在作业单上涂色,思考:怎样涂色,就能把所有情况都找出来。
(2)学生汇报:
先上下涂色,形成上下对称的图形,有3种涂法,再左右涂色,形成左右对称的图形,有2种涂法;一共有5种涂法。
(3)小结:在图形中,也能运用例举的策略,有序的思考,找到所有的答案。
【评析:列举作为一种策略,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通过设计三道变化的情境和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与综合,促使学生多视角、多形式地经历用例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列举的作用与价值。根据不同实际问题的特点,通过例举前的合理分类,例举中合乎逻辑的思考,例举出符合要求的情况,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和形成策略意识的目的。】
五、全课总结,回顾体验升华
1.回顾上节课和本节课两次解决问题的过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什么时候要用例举的策略?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体会?
【评析:回顾与反思是对亲身经历的学习活动进行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需要看,回顾与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回顾例举过程,反思相关活动,体会列举策略,积累列举技巧,进一步体验例举的思想方法,从而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