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课标:
①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②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1769-1821
一、荒野雄狮
1、出身与个性
(1)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家道破落
(2)独特的个性:
2、少年经历
布里埃纳军校
巴黎军事学院
(1)求学:
(2)思想: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3、机遇垂青
(1)崭露头角:
(2)声名大震:
沉默寡言,勇敢好斗,勤奋好学,坚韧,
雄心勃勃
1793年,土伦之役
1795年,平息保王党叛乱,挽救共和国
二、军事征程
(一)从军显露:
1、1793年,围攻土伦;
2、1795年,平息巴黎保王党人叛乱;
(二)前期作战:
3、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军;
⑴原因:法国大革命不仅打破法国封建统治,也震动欧洲封建统治,
⑵直接目的:干涉法国革命,帮助波旁王朝复辟;
根本目的:英——维护欧洲霸权;俄、普——维护封建统治
⑶结果:拿破仑军队以少胜多,第一次反法同盟失败
⑷影响: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和共和国统治;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怡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
恩格斯认为拿破仑上台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你认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是什么?
4、1798年,远征埃及;
原因:切断英国与殖民地印度的交通线
5、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原因:督政府统治软弱无能,资产阶级需要强权
拿破仑军事威望高
过程:拿破仑潜回巴黎,发动政变,推翻督政
府,建立执政府,从第一执政→终身执政
实质:
资产阶级军事独裁
6、连克强敌;
①
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奥、英)1799
迫使奥、英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
②
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奥)1805
1805年
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
拿破仑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③
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俄、英、普、奥)1806
重创普鲁士
④
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英、奥)1810
奥地利公主嫁给拿破仑
——拿破仑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几乎整个欧洲,登上欧洲大陆霸主宝座。
评价拿破仑前期战争
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正义战争
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①作战目的:
②作战性质:
③作战意义:
二、军事征程
(三)后期作战:(1810—1815)
7、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⑴原因:
为了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
⑵结果:
被迫撤退。归国时军队消耗殆尽,蕴藏覆灭的危机
⑶败因:
战略谋略上的失误(根本);
后方供应不足;气候寒冷
⑷影响:
战争失败,拿破仑军事力量受到重创,
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库图佐夫下令烧城——焦土政策
俄军将领:库图佐夫将军
法军在凯旋门集结准备攻俄
拿破仑大军从俄境撤退
征俄战争: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并惨败。
8、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⑴原因:
英俄要挫败法霸权
其他欧洲国家要摆脱帝国统治,是“民族之战”
⑵过程:莱比锡大会战,法军惨败
⑶影响:
拿破仑军事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
第一帝国覆亡,波旁封建王朝复辟
——说明:欧洲封建势力依然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9、1815年与英、俄、普、奥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战
原因:1815年,拿破仑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
登皇位
过程:滑铁卢战役,法军惨败
滑铁卢战役(1815)
12
评价拿破仑后期作战
如何评价拿破仑后期的对外战争?
①作战目的:
②作战性质:
③作战结果:
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推翻
(对外侵略战争,带去灾难,
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①拿破仑战争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成果的革命性,又有强烈的称霸欧洲及侵略扩张性质。他所进行的早期战争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又把大革命的思想和精神带到法军所到之处,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但他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了各国人民,招来了广泛的反抗。
②欧洲大陆各封建君主国同法国作战,主要是为了扑灭法国革命,重建封建秩序;正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企图消灭自己的商业竞争对手。
③拿破仑战争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拿破仑政权代表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失败表明在当时欧洲大陆上封建势力仍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综评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一)上台执政:
“雾月政变”——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1799年)
(二)建立帝国(1804年)
1.原因:
战争中获胜的大资产阶级和大商人拥护拿破仑集权
拿破仑个人野心膨胀
2.过程: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第一帝国
3.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
三、拿破仑一世改造法国
(三)改造法国
1、目的:
通过改革,稳定政权,强大国家
2、政策:
①政治方面:
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②经济方面: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宗教方面:
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④用人方面:
用人唯贤,鼓励重用人才
⑤军事方面:
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制
⑥法律方面:
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⑦对外方面:
大陆封锁
拿破仑:“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法典》。”
思考:《拿破仑法典》有何历史影响?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以法律条文形式被确定下来;打击封建势力,保护资义势力;
成为资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广泛传播;
⑦对外方面:大陆封锁
原因:为了孤立和击败英国,争夺欧洲霸权
拿破仑军事上的胜利,使自我意识极度膨胀,作出狂妄的决策
过程:1806年——“大陆封锁令”
内容: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英国人通商
影响:既打击英国,也葬送法国(埋下失败的隐患)
3、影响:帝国的建立,是拿破仑以军事起家,又以军事来巩固统治的必然产物,也是革命曲折的反映。它虽然违背了人民要求的大革命时代建立起来的共和政体,但暂时符合社会上层,尤其是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捍卫和巩固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走向末日
1、1806年,大陆封锁——埋下失败隐患;
2、1812年,东侵俄国——帝国由盛而衰,是帝国崩溃的起点;
3、1813年,莱比锡大会战——帝国开始瓦解;
4、1814年,反法同盟军开进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亡;
5、1815年,“百日政权”
6、1821年,拿破仑在胃痛中结束一生。
临终前的拿破仑
21
滑铁卢战
役
思考:拿破仑帝国为什么灭亡?
拿破仑失败原因:
内因:
①靠军事征战建立起来的国家缺乏强大的经济支撑;
②因战争而实施的封锁政策,损害了资产阶级利益;
③战争使帝国财政经济陷入困境
外因:
被占区人民积极反抗;反法同盟的打击
直接原因:
后期战争实力下降,不敌反法同盟
根本原因:
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力量大于资本主义势力。
1、功:
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
——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2、过:
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镇压人民
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3、总体: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五、评价拿破仑
知识小结
拿破仑
荒野雄狮
称霸欧洲
改造法国
走向末日
法国大革命的需要+拿破仑的个人才能
土伦战役起家-镇压保王党扬名-雾月政变执政
知人善任,为人才开路
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措施
大陆封锁令/远征俄国
莱比锡战役/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
前期主要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后期带有争霸、侵略性质
时势造英雄
维护革命成果并扩张侵略
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路
无法超越封建势力强大的时代
小结
拿破仑体现了时代的特征,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为法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对外战争冲击了封建制度,除了掠夺和屠杀外,以血与火的形式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向欧洲,传播了革命原理,宣传了自由、平等思想,革除了封建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但他用自己的双手为复辟铺平了道路;不断战争,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体现封建君主的倾向,但不失为法国资产阶级阶段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拿破仑在近代欧洲历史上具有极大的影响,
以下对拿破仑的评价正确的是( )
A、重建君主制度导致大革命成果付之东流?????
B、对于近代法律制度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C、发动侵略战争阻碍各国人民反封建斗争?????
D、宣扬“民族主义”造成欧洲国家的分裂
课堂练习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克伦威尔等。”这段话的含义是(
)
A.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
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
下列战役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莱比锡战役②奥斯特里茨战役③土伦战役④滑铁卢战役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假如你生活在拿破仑帝国时代,你不可能经历
A、参加抗击第一次反法联盟入侵
B、发表对时局看法的文章被扣压
C、你在利物浦的生意被迫停止
D、参加拿破仑与奥地利公主的婚礼
请结合“拿破仑的人生轨迹”图与教材内容,试指出各重要阶段的代表事件
科西嘉爱国者;启蒙之子;崇拜英雄
称帝
第一执政
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
少将
炮兵准将
少尉
四面楚歌
流放厄尔巴岛
逃出
跌入悬崖
秋
葡月
雾月
霜月
冬
雪月
雨月
风月
春
芽月
花月
牧月
夏
获月
热月
果月
1810年与奥地利的玛丽·路易斯结婚,一年之内生下“罗马王”(1811-1832)。
婚礼上新娘的王冠
圣赫勒拿岛拿破仑墓址
(1821年)
巴黎荣军院拿破仑灵柩
(1840年)
五年的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
阶段
执政派别
时间
特点
第一阶段
君主立宪派
1789年7月-
1792年8月
建立君主立宪制
颁布《人权宣言》
第二阶段
吉伦特派
1792年8月-
1793年5月
处死国王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阶段
雅各宾派
1793年6月-1794年7月
革命高潮
革命后初期
督政府
1794年7月-
1799年11月
秋千政策
33
1799年雾月政变
雅各宾派的统治
罗伯斯庇尔
马拉之死
35
1794年
热月政变
36
幽禁中的拿破仑
关押拿破仑的城堡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