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存零用钱
本节课教材创设了淘气存零用钱的情景,引导学生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本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位小数不进位的加法与不退位的减法,这节课把探索小数的加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的对齐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已经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相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理解并掌握小数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经历探索小数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细心、严谨的学习品质,发展推理能力。
【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难点】
在掌握小数加减法算理时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准备】 PPT课件、有关本节的图片素材。
【学生准备】 整元的人民币、角的人民币若干。
教师导语:同学们双休日一定过得很愉快吧!你们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学生畅所欲言)你们是不是在欢乐之余进行学习,做到温故而知新了呢?为了检查你们的学业是否荒废,老师这有几道题,大家来做一做吧!
1.填空:
(1)5.9元=( )元( )角=( )角
(2)3元3角2分=( )元
2.列竖式计算:
124-23 103+28
【参考答案】 1.(1)5 9 59 (2)3.32 2.101 131(竖式略)
方法一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不是都会得到零用钱啊?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运用这些零用钱的?
预设 生1:买了文具用品。
生2: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
生3:买了许多好吃的和玩具。
……
师:同学们,老师发现淘气处理零用钱的方法极好,想不想学习一下?现在老师就带着你们去了解一下。
[设计意图] 这种导入,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而且把教会学生如何理财融入其中,起到了一箭双雕的功效。
方法二
出示玩具小兔。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的。鼓励他们猜测。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淘气买了储蓄罐用来存零钱。看一看他存了多少。
[设计意图] 情景教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喜好,更容易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直接揭示问题,避免时间的浪费。一石激起千层浪,轻松愉悦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去。
一、一位小数不进位加法。
1.教学情景。
出示教材第84页上方情景图。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你获得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1:从表格中,我们知道他1月份存入11.5元钱,2月份存入3.2元钱。
生2:我们可以算一算:淘气两个月一共存了多少元?
师:那你们想一想,这个问题要怎样列式解答?
预设 生:列式:3.2元+11.5元= 元。?
2.探索算理和算法。
师:同学们先来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元?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大家交流。
预设 生1:我把3.2元看成3元,把11.5元看成12元,这样3.2元+11.5元经过“四舍五入”后就得15元。
生2:我用去尾法,把3.2元估计成3元,把11.5元估计成11元,那么3.2元+11.5元就估算成14元,但要比14元多。
师:同学们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有道理,我们要准确计算3.2元+11.5元可以怎么算呢?用你们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先独立思考,想好了我们再一起交流。
预设 生1: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
1
5
+
3
2
1
4
7
147角=14.7元
生2:用整元加整元、整角加整角的方法计算。
11元+3元=14元、5角+2角=7角,也就是14.7元。
生3:用竖式计算:
元
角
3
.
2
+
1
1
.
5
1
4
.
7
[设计意图] 第一种方法是把元化成角。单位统一了就进行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第二种方法是学生熟悉的元加元、角加角的方法。第三种方法是用竖式计算,要求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实际就是数位对齐,通过元、角、分的背景来学习,打通了由整数加减法向小数加减法迁移的通道。
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分析、判断解答是否正确。分享多种正确算法的成果。
3.讨论。
预设 生1: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2: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生3:小数做竖式加法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生4: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生5:小数点对齐,就是保证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
师:那么谁能说一说哪一种算法比较简单?
生6:我觉得直接用小数来计算比较简单。
教师总结:笔算小数加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整数加法的方法计算。
二、小数不退位减法。
1.出示问题情景。
淘气想买一个29.9元的书包送给灾区小朋友,他至少还要再存多少元?
2.问题解决。
(1)小数减法与上一个问题紧密相关,鼓励学生独立解决。
(2)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
预设方法一
29.9元=29元9角 14.7元=14元7角 29元-14元=15元 9角-7角=2角 15元+2角=15元2角=15.2元
预设方法二
29.9元=299角 14.7元=147角 299-147=152角=15元2角=15.2元
预设方法三
列竖式计算
元 角
29.9
-14.7?
15.2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强啊!那你们觉得这三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好呢?
预设 生1:我觉得第三种方法更好些,因为用竖式计算只要将小数点对齐,然后就和以前学过的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所以算起来更简洁些。
生2:我也觉得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好,因为前两种方法把单位换来换去的,太麻烦了,还容易换算错了。而第三种方法,只要记得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准确就可以了。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用竖式计算确实是最好的方法,那以后我们再计算这样的题时,就用竖式进行计算!不过一定记得相同数位要对齐,也就是要将小数点对齐哟!
3.练习巩固。
一本《数学世界》11.5元,比一本3.2元的《童话故事》贵多少元?它俩一共多少元?
【参考答案】
11.5元-3.2元=8.3元 11.5元+3.2元=14.7元
元
角
1
1
.
5
-
3
.
2
8
.
3
元
角
1
1
.
5
+
3
.
2
1
4
.
7
教师总结:小数相减,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通过学习,规则总结出来了,那么本次探秘之旅的主要任务也就完成了。你们发现了吗?实际上,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以便更好地生活。下面我们就应用我们所发现的奥秘去解决问题。
课本第85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1题:独立完成,鼓励学生认真审题,再进行计算。
2题:独立完成,说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1.19.6元 11.2元 2.6.9 1.7 12.9 9.8 1.1 17.4
这节课我们借助人民币学习了小数加减法,说一说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那样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生反馈汇报预设: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设计意图] 师生共同进行总结,谈收获,不仅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较好地巩固了新知识。
作业1
教材第85页练一练第3,4题。
作业2
【基础巩固】
1.(基础题)接着算。
2.(基础题)算一算。
4.2+3.6= 7.6-2.1=
14.3+0.5= 0.9-0.2=
【提升培优】
3.(变式题)我会填。
4.5
4.(易错题)判断,不正确的请改正过来。
(1)
1
6.
7
-
3.
0
1
3.
7
改正:
(2)
1.
2.
3
+
1.
2.
2.
4
3
改正:
5.(情景题)
(1)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2)一个文具盒比一支中性笔贵多少钱?
(3)王红有25元钱可以买些什么?
【思维创新】
6.(探究题)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
.
+
.
5
9
.
7
1
.
9
-
2
.
7
1
4
.
【参考答案】
作业1:3.7.9元,7.1元,14.7元,6.5元,9.8元,5.4元,29.8元,23.6元 4.(1)13.6-11.2=2.4(元)
(2)玻璃杯+塑料杯:13.6+6.1=19.7(元);陶瓷杯+塑料杯:11.2+6.1=17.3(元);塑料杯+塑料杯:6.1+6.1=12.2(元) (3)11.2+6.1+13.6=30.9(元),不够
作业2:1.8.8 2.2 4.3 15.8
2.4.2+3.6=7.8 7.6-2.1=5.5
14.3+0.5=14.8 0.9-0.2=0.7
3.6.9 3.3 3.8 1
4.(1)? (2)?
5.(1)21.5+6.3=27.8(元) (2)6.3-2.3=4(元)
(3)答案不唯一,如买一个书包和一支中性笔。 6.
存零用钱
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 11.5元=115角 32角+115角=147角 147角=14.7元
第二种:用整元加整元、角加角的方法计算:
11元+3元=14元、5角+2角=7角,也就是14.7元。
第三种:用竖式计算: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元
角
1
1
.
5
+
3
.
2
1
4
.
7
这节课我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因为相同单位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情景的创设要简明一些,把时间缩短,尽快切入主题。
2.课前对学生的情况掌握不够,少数学生不能及时参与。
在情景创设设计中,注意设计要新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给学生更大的讨论空间,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导入时,可以运用学生愿意观看的动画片或是最喜欢的节目里面的主人公形象,导入新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一练·85页】
1.(1)15.40+4.20=19.60(元) 答:乐乐买这两个玩具共花19.60元。 (2)15.40-4.20=11.20(元) 答:玩具小熊比玩具车便宜11.20元。
3.7.5元+0.4元=7.9元 7.5元-0.4元=7.1元 4.1元+10.6元=14.7元 10.6元-4.1元=6.5元 7.6元+2.2元=9.8元 7.6元-2.2元=5.4元 26.7元+3.1元=29.8元 26.7元-3.1元=23.6元 4.(1)13.60-11.20=2.40(元) (2)买陶瓷杯和塑料杯,共需11.20+6.10=17.30(元)。买玻璃杯和塑料杯,共需13.60+6.10=19.70(元)。买两个塑料杯,共需6.10+6.10=12.20(元)。 (3)11.20+6.10=17.30(元),17.30+13.60=30.90(元),30.90>30,不够。
李老师买白粉笔用了14.2元,买彩粉笔用了15.6元。
(1)买白粉笔和彩粉笔一共用了多少钱?
(2)买彩粉笔比买白粉笔多用了多少钱?
[名师点拨] (1)要求买白粉笔和彩粉笔一共用了多少钱,就是求14.2与15.6的和。(2)要求买彩粉笔比买白粉笔多用了多少钱,就是求15.6与14.2的差。
[解答] (1)14.2+15.6=29.8(元)
答:买白粉笔和彩粉笔一共用了29.8元。
(2)15.6-14.2=1.4(元)
答:买彩粉笔比买白粉笔多用了1.4元。
小数点的由来
在很久以前,还没有出现小数点。人们写小数的时候,如果是写小数部分,就将小数部分降一格写,略小于整数部分。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用一条竖线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17世纪,英国数学家耐普尔采用一个逗号“,”来作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点。17世纪后期,印度数学家研究小数时,首先使用小圆点“.”来隔开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直到这个时候,小数点才算真正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