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能通过吗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基础上,主要借助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继续认识小数。日常生活中的“米、分米、厘米”也是小数的一种常见的、直观的、应用广泛的现实模型。
教科书选择“能通过吗”这一学生熟悉的情景,其中栏杆和大卡车的高度就是用小数表示的,教材引导学生从理解这两个小数的实际意义开始,进一步认识小数。如用小数表示温度,用小数表示体重,用小数表示时间等,通过拓展小数的适用范围,使学生对小数有一个更广泛的认识。
1.结合具体情景,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2.知道“几点几几米”的长度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知道1角=0.1元,1分米=0.1米。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有好奇心,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
【重点】
知道“几点几几米”的长度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知道1角=0.1元,1分米=0.1米。
【难点】
借助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师准备】 PPT课件、有关本节的图片素材。
【学生准备】 课件、1角硬币、米尺等。
教师导语: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有关知识,你们学得怎么样?(生:……)那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填一填:
8元7角6分=( )元
6元4角=( )元
3角9分=( )元
28元4分=( )元
【参考答案】 8.76 6.40 0.39 28.04
方法一
师过渡语:在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我们来解决,一天运输队的叔叔在通过一段路时远远地就看见前方道路限高的栏杆。他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出示教材第88页最上面的主题图)
师:从情景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 生1:我知道大卡车高3.25米。
生2:我知道道路限高3.50米。
师:根据这些信息,大家猜想这位叔叔遇到了什么困难?
预设 生:不知道这辆车能不能通过。
看来同学们非常想知道这辆车能不能通过,谁有好的办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板书:能通过吗。
[设计意图] 通过解决问题引入新知,有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更好地为新知的讲解做好铺垫。
方法二
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出示教材第88页最上面的情景图)
同学们,猜猜这辆车能通过吗?板书课题:能通过吗。
师:同学们要动脑筋自己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给出正确的判断。
[设计意图] 用问题直接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自然地进入主题,使学生更主动地集中精力投入到探究问题中来,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活跃课堂。
一、长度单位的换算。
师:你们能根据我们学过的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来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吗?
方法一:
因为3.25<3.50,所以3.25米<3.50米,因为车比栏杆矮,所以能通过!
方法二:
我们知道3.25元是3元2角5分,10分=1角,10角=1元。
10厘米=1分米,10分米=1米,所以3.25米=3米2分米5厘米。
3.50米=3米5分米。
因为3米2分米5厘米<3米5分米,所以3.25米<3.50米,所以这辆车能通过。
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大家说说1.78米和2.06米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
预设 生:……
知识归纳:把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化成几米几分米几厘米时,小数点前面是几就是几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几就是几分米,小数点后面第二位是几就是几厘米。
二、小数的读法。
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是否看见过其他小数呢?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 生1:我高烧的时候大夫说体温是38.5 ℃。
生2:我和爸爸加油时,加油机上显示单价是7.09元/升。
生3:我的身高是1.51米。
……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小数,比如说:(PPT出示教材第88页看一看、读一读)
请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读后在小组内交流你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集中交流。
师:巡视指导,随时点拨交流。
预设 生1:我知道了一盘肉馅的价钱是7.9元,也就是7元9角。
生2:我知道了他的50米赛跑成绩是7.98秒。
生3:我知道他的身高是1.41米。
生4:我知道了她的体温是38.2摄氏度。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生活中小数特别常见,物品的价格、赛跑用的时间、身高、体温等都经常用小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 通过对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的了解,学会读小数。
知识归纳:读小数要从左往右读,小数点前是多少就读多少,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后面的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三、换算。
师:请同学们摆出一枚一角硬币,说一说是几角,用元作单位是多少元?
预设 生:(摆好硬币后回答)这是1角,也就是0.1元。
师:请同学们摆出两枚硬币,说说是几个1角,是几个0.1元,是几元?
预设 生:这是2角,是两个0.1元,也就是0.2元。
(就这样一直摆到9枚硬币,每摆一次,都要让学生像摆两个硬币那样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摆了10枚硬币,那谁再说说这是几角,是几个0.1元?是多少元呢?
预设 生:10个1角就是10个0.1元,就是1元。
师:你能在1米长的尺子上找到1分米,说一说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吗?然后再找到2分米,说说是几个1分米,是几个0.1米,是几米……
预设 生:1分米就是10厘米,也就是0.1米。2分米就是两个1分米,也就是0.2米。……
[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一位小数表示的钱数是由几个0.1元组成的。并类推到分米与米的关系上。通过摆一摆,说一说,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下面就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好吗?
1.PPT课件出示“小袋鼠过河”。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1.自由读题,独立试做。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3.集中汇报交流。
【参考答案】 (1)4.3米是4米3分米 4.8米是4米8分米 (2)4.3米<4.8米,所以一步能跳过去。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3题。
【参考答案】 (1)0.1 0.5 0.1 1 (2)0.1 0.6 0.1 1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预设:这节课我们借助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继续认识了小数。巩固了小数的读法和怎样把“几点几几米”的长度化成几米几分米几厘米,知道1角=0.1元,1分米=0.1米。
[设计意图] 学生谈收获,不仅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也较好地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巩固了新知识。
作业1
教材第89页练一练第4题。
作业2
【基础巩固】
1.(基础题)3.76读作: 。?
15.04读作: 。?
2.(基础题)7.42米= 米 分米 厘米。?
4.51米= 米 分米 厘米。?
3.(重点题)连一连。
0.5元 2米4分米
0.8元 5角
0.4米 8角
2.4米 4分米
【提升培优】
4.(易错题)
4个1角就是4个( )元,是( )元。10个1角就是10个( )元,是( )元。
5.(重点题)
( )个1分米,就是( )个( )米,是( )米。
【思维创新】
6.(难点题)7角5分=( )元
3分米4厘米=( )米
【参考答案】
作业1:4.1.2元 1.2米
作业2:1.三点七六 十五点零四 2.7 4 2 4 5 1 3. 4.0.1 0.4 0.1 1 5.10 10 0.1 1 6.0.75 0.34
能通过吗
1角=0.1元
1分米=0.1米
3.25米=3米2分米5厘米
3.50米=3米5分米
3.25米小于3.50米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以“元、角、分”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发展到米、分米和厘米与小数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小数,如用小数表示温度,用小数表示体重,用小数表示时间等,通过拓展小数的适用范围,使学生对小数有一个更广泛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景导入新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多媒体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节课首先通过大卡车能否通过限高的道路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凭直观经验判断大卡车能直接通过。使学生明白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和大小,进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探索环节,没有充分体现出探索的意义,毕竟学生在这方面能力不够,在作业中发现学生在小数换算方面运用不熟练,如1分米等于多少米,1角等于多少元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练习。
在情景创设设计中,注意设计要新颖,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好生本教育的真正地位。
【练一练·89页】
1.(1)4.3米是4米3分米 4.8米是4米8分米 (2)能,4.8米比4.3米长。 2.二点七 3.(1)0.1 0.5 0.1 1 (2)0.1 0.6 0.1 1 4.12个0.1元是1.2元,12个0.1米是1.2米。
【练习六·90页】
1.12.03 5.06 0.6 2.7 4 5 1 0 5 24 8 0 0 6 7 3.< > = > > < 4.0元0角6分 0元6角0分 6元0角0分
5.
7.(1)6.50+3.40=9.90(元) 答:需要9.90元。 (2)15元花去9.90元还有5元多,日记本4元多,所以够买。 15-9.90=5.10(元) 5.10>4.70 答:够买日记本。 8.(1)
1月
2月
合计
爸爸
30.2元
30.8元
61.0元
妈妈
26.7元
20.4元
47.1元
合计
56.9元
51.2元
108.1元
(2)略 9.(1)3.4+0.8=4.2(元) (2)15.6+2.9=18.5(元) 18.5<20 够 (3)20.3-5.9=14.4(元) 14.4+20.3=34.7(元)
11.24米=( )米( )分米( )厘米。
[名师点拨] 因为1米=10分米,所以11.24中小数点后第一位上的2就是2分米。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11.24中小数点后第二位上的4就是4厘米。
[解答] 11.24米=(11)米(2)分米(4)厘米。
数点的代价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个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的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您是前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他留下了对亲人对祖国永恒的爱。但更震撼人心的是他对女儿说的那番话。它警示着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沉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