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线段、射线、直线
教学目标:
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初步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能理清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
理清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数学课件、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这是一副简笔画,是用几条线组成的,请看这些线,是些什么形状的线条呢?
生:有的线是笔直的,有的线是弯曲的。
教师:各色各样的线组成了美丽的画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笔直笔直的线。
二、以疑引新,感知感念
教师:在研究新知识前,老师准备了几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
线段
谜语1、有一条直直的线,它是有始有终的。 打一个几何图形。
象笛子、绷紧的琴弦,请问是什么线?
学生:线段
教师:请你用手势比画一下。
媒体出示一条线段
教师:线段有什么特点呢?怎么表示呢?
归纳: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
老师把线段画在黑板上。板书:线段
2、射线
谜语2、有一条直直的线,它是有始无终的。 打一个几何图形。
生活中的有些现象灯光、太阳光,请问是什么线?
学生:射线(学生讲不出,可以先问学生用手势比画一下)
教师:你能把射线画出来吗?
学生:动手试画。
教师:看,你是这样画的吗?
媒体演示一条线段、将它的一个端点无限延长,形成的一个图形。
射线有什么特点呢?怎么表示呢?
学生:回答 媒体演示
归纳:射线有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
老师把射线画在黑板上。板书:射线
3、直线
谜语3、有一条直直的线,它是无始无终的。打一个几何图形。
请问是什么线?
学生:直线(边比画边说)
教师:请把直线画出来。
学生:动手画
教师:画得对不对呢?看书80页,自学上面几行。
学生汇报,媒体演示将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无限延长,形成的一个图形。
直线又有什么特点?怎么表示?继续看书。
归纳:直线没有端点,也不可以度量。
老师把直线画在黑板上。板书:直线
4、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
(线段) (射线) (直线)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教师:我们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认识了线段、射线和直线,他们都是直直的。所以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接下来就需要大家一起动手画一画、认真观察仔细找一找他们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练习纸表格。
学生:开始活动,教师到活动中去。
教师:谁来汇报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再小结一下三线的区别。课件显示。
名称 画一画图形 不同点 相同点
端点个数 能否度量
线段
A B
射线
直线
教师:大家找得都很对,除了刚才说的,线段、射线和直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密切关系。你们知道吗?看!(媒体演示)
归纳:线段、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1、判断
(1)线段有两个端点, 射线有一个端点, 直线没有端点. ( )
(2)直线AB长1000000米. ( )
(3)射线比直线短一半. ( )
(4)直线上的一部分一定是线段. ( )
2、下图中有几条射线?还有什么线?
3、画一画、想一想
(1)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教师:大家看看,通过这一点画射线。大家猜猜可以画多少条?
学生猜
教师:我们来试试看,看你在半分钟内可以画多少条。
教师:看来半分钟里画的条数不一样,有的学生画的快,就多画了几条。那大家想想,如果时间不限制,你可以画多少条?
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2)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教师:有了刚才的经验,那么猜一猜,通过一点的直线有多少条?
(3)过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教师:现在画面上有两点。大家猜猜要同时经过这两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学生猜
教师:好,我们还是来试试。大家画一画。
学生汇报结果,课件显示结果。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4)过下面的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你能画多少条?
教师:比较多,那么我们怎样有序得找出它们来呢?
5个点: 4+3+2+1=10条
如果有7个点、10个点呢?
7个点:6+5+4+3+2+1=21条
10个点:9+8+7+6+5+4+3+2+1=45条
结合书本,学生边画,边核对。
五、小结收获,归纳梳理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线段 射线 直线
A B O P e
线段AB 射线OP 直线e
线段BA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比一比,通过体验、观察、感悟、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认识直线、射线、线段。所以数学学习方式的培养要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
射线、直线图形认识不能靠教师的语言、板书得到的。本教学设计在图形的体会、感知、建构、认识教学环节过于简单。
例如射线的认识,教学设计中通过了两个层面的学习:猜谜语、生活中的有些现象灯光、太阳光,就得出结论,并板书:一条线段,将它的一个端点无限地延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射线。显然有两点问题:
1、学生是否通过体会、感悟中自主建构的射线图形?
2、学生是否真正认识了射线图形?如图哪部分才是射线图形?
建议:可以分成几个小环节进行教学:
观察情景图想象。(生活想象)
尝试画一画显示几何图形。(数学模型)
观察比较图形的共同特征。(图形建构)
数学语言表述所得到的新图形。(图形感知)
概括射线的意义。
只有学生自主学习中感知线段、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手段,体会线段将它的一个端点无限延长的过程中清晰的看到最后所形成的图形,这样才能认识这个不同于线段的新图形:如“从O点向A点方向延长所得到的图形”。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