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五高中化学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6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五高中化学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6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15 07:3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非典冠状病毒图
中新社图
SARS病毒的电子图片
SARS病的凶手——冠状病毒,
有自己的核酸和蛋白质。它进入人体后,借助人体内的原料合成病毒。当我们人体发病时,就是它的蛋白质对我们起了作用。
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
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又一“丰碑”。在认识生命现象揭开生命奥秘的伟大历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视野
我国现代取得的成就
1、你知道蛋白质在生物界的广泛存在吗?
2、你是如何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关系的?
3、你认识哪些常见的氨基酸?
自然界中的蛋白质
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毛、发、蹄、角等含蛋白质较多
植物的各种器官,尤其是种子含蛋白质最多(例如麦粒中含18%)
酶、蚕丝、激素、血红蛋白、细菌、病毒、抗体、阿胶中也含有蛋白质
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
2、你是如何理解氨基酸与蛋白质关系的?
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肽键相互连接成蛋白质。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3、你认识哪些常见的氨基酸?
(1)
甘氨酸(α-氨基乙酸)
(2)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CH2—COOH
NH2
CH3—CH—COOH
NH2
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什么是氨基酸?
(3)
谷氨酸
(α-氨基戊二酸)
HOOC—(CH2)2—CH—COOH
NH2
(4)
苯丙氨酸
(α-氨基-β-苯基丙酸)
-CH2-CH-COOH
NH2
α-氨基酸分子中氨基连接在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上。
迄今人类在自然界已发现数百种氨基酸,但是从蛋白质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最常见的大约有20种。(参看书本86页
“资料卡片”)
●20种常见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
●人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哪几种?
8种
都是α-氨基酸,R-基不相同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1、定义
从结构上说,氨基酸是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的化合物
2、α-氨基酸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R—CH—COOH
NH2
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种官能团即:
--------氨基和羧基
天然的氨基酸都是
色晶体,熔点较
,在2000C-3000C熔化时分解。它们能溶于

溶液中,
除少数外一般都
溶于水,而
溶于乙醇、乙醚。
3、物理性质
●结
构:
4、氨基酸分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除甘氨酸外,其余都是手性分子,且都是L型。
5、氨基酸有哪些重要的性质?
L
-丙氨酸
D-丙氨酸
(1)含有-NH2
及-COOH
R–CH–COOH
NH2
氨基典型反应
相互影响的特性
官能团分析:
羧基典型反应
●性
质:
(1)具有两性:碱性和酸性
(2)成肽(缩合)反应
设问:从氨基酸的结构分析,氨基酸可能
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①两性
含有氨基能与酸反应
含有羧基能与碱反应
CH2—COOH
NH2
+
HCl

CH2—COOH
NH3+Cl-
盐酸氨基乙酸
(这种盐具有酸性)
CH2—COOH
NH2
+NaOH

CH2—COO-Na+
NH2
+
H2O
氨基乙酸钠
(这种盐具有碱性)
4、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1)两性
R–CH–COOH
NH2
H+
OH-
H+
OH-
R–CH–COOH
NH3

R–CH–COO-
NH2
负离子
正离子
(强碱中)
(强酸中)
●酸性
●碱性
CH2-COO-
+
H2O
NH2
CH2-COOH
+
OH-
NH2
CH2-COOH
NH3+
CH2-COOH
+
H+
NH2
为什么-NH2能结合H+
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NaHCO3
;
②(NH4)2S
;
③Al(OH)3
;
④NH4Cl;⑤H2N-CH2-COOH
;
⑥CH3-COOH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⑤⑥
D.①②③⑤
●【小结】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多元弱酸的酸式盐;
(2)弱酸的铵盐;
(3)具两性的物质;
(4)氨基酸和蛋白质;
D
性质1:具有两性
复习:
1、什么叫酯化反应?它的本质是什么?
2、如果在一个分子中同时含有羟基、羧基时,能否发生酯化反应呢?怎样发生?
问题:
1、如果上述羟基酸中的羟基换成氨基后,能否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呢?如果能,生成的产物是什么?
(2)成肽(缩合)反应
2NH2CH2COOH→
肽键

氨基酸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叫做成肽反应。
●成肽的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成肽反应是分子间脱水反应,属于
反应。
取代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而形成二肽,
多个氨基酸分子脱去水分子而形成多肽.
H2O
H2O
H2O
蛋白质
多肽
水解
水解
两个氨基酸可以结合成为一个二肽分子。结合中失去一个H2O分子,得到一个肽键。这样由于可以结合无数的氨基酸分子,所以蛋白质分子很大。
氨基酸的成肽反应
H
2
N
CH
2
C
O
OH
NH
CH
2
C
O
H
2
N
CH
C
O
OH
NH
CH
C
O
CH
3
CH
3
由甘氨酸和丙氨酸形成的链状二肽可能有几种?
讨论:
H
2
N
CH
C
O
OH
NH
CH
2
C
O
CH
3
H
2
N
CH
C
O
OH
NH
CH
C
O
CH
3
2
课堂强化
(2)
氨基酸的缩合反应也可能成环,试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NH2—CH2—COOH的分子间脱水:
NH2—CH2
—CH2
—CH2
—CH2—COOH的分子内脱水:
H2C-CO-OH
+
H-HN
NH-H
+
HO-OC-CH2
浓硫酸
O=C
C=O
NH—CH2
CH2—NH
+2H2O
CH2
—CH2—CO—OH
CH2—CH2—NH—H
浓硫酸
H2C
C=O
CH2—CH2
CH2—NH
+H2O
(1)
二个氨基酸缩合生成二肽,三个氨基酸缩合生成
肽,多个氨基酸缩合生成多肽,n个氨基酸缩合生成蛋白质。
练习:1.已知有机物A分子中有3个碳原子,
有关它的某些信息注明在下面的示意图中:
(1)A的结构简式为

(2)F和G的名称分别为

(3)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

H2N-CH2-COOCH3
F:氯化氨基乙酸,
G:氨基乙酸钠
2、n个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缩聚(一个氨基酸分子中氨基上的氢原子与相邻氨基酸分子羧基中的羟基结合成水分子)后可得n肽,过程中形成了(n-1)个肽键。今有一种“多肽”,其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问:
(1)这个多肽是
肽。
(2)该多肽水解后有
个谷氨酸分子。
(3)该多肽水解后有
个苯丙氨酸。

CH3-CH-COOH:丙氨酸,b个C3H7NO2
NH2
CH2-CH-COOH:苯丙氨酸,c个C9H11NO2
NH2
HOOC-(CH2)2-CH-COOH
:谷氨酸,d个C5H9NO4
NH2
2a+3b+9c+5d=55------------“C”
5a+7b+11c+9d-9×2=70----“H”
2(a+b+c+2d)-9=19-----------“O”
a+b+c+d=10-------------------“N”
a=1
b=2
c=3
d=4
CH2-COOH:甘氨酸,a个C2H5NO2
NH2
3、已知-NH2连在苯环上显碱性,-C-NH2连在苯环上显中性,现有有机物C7H7O2N,分子结构中有一个苯环和两个取代基,且两取代基在苯环上处于相对位置,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结构简式。
O
(1)该有机物只具有酸性
(2)该有机物只具有碱性
(3)该有机物具有两性
(4)该有机物既无酸性又无碱性
HO-
-C-NH2
O
H2N-
--C--OH
O
H2N-
--O-C-H
O
O2N-
-CH3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C、O、H、N、S等元素。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可以说是科学史上又一“丰碑”。
二、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
1、蛋白质的组成
(1)蛋白质是由C、H、O、N、S等元素组成
(2)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从几万到几千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天然蛋白质的结构复杂,种类繁多,但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2、蛋白质的结构
任何一种蛋白质分子在天然状态下均具有独特而稳定的结构,这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中最显著的特征
天然蛋白质的结构独特而稳定,按照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
蛋白质的一级、二级、
三级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很复杂。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多条肽链,肽链中有很多肽键,一个肽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肽键中的氨基的氢原子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类似于螺旋状的结构,最后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根据X射线法直接测定蛋白质结构而得到的计算机图象,展示了蛋白质复杂的折叠三维精细结构
蛋白质的分子图象
3、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具有胶体的性质
有些蛋白质能溶于水,由于蛋白质分子直径相对很大。已达到胶体微粒的大小,故蛋白质溶液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2)两性
蛋白质的结构含有—NH2和—COOH,故有两性,它能分别与酸、碱反应,生成盐
(3)水解反应
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试管
编号
往装有蛋白质的试管中添加的试剂或操作
现象
继续往试管滴加入水后的现象
1
(NH4)2SO4
2
Na2SO4
3
(CH3COO)2Pb
4
CuSO4
5
Hg(NO3)2
6
酒精
7
甲醛
8
加热
9
浓HNO3
思考:当含有下述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D
?-氨基丙酸
B.
?-氨基丁酸
C.
甘氨酸
D
.
?-氨基丁酸





(4)盐析
[探究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鸡蛋清溶液2mI,慢慢滴入饱和的(NH4)2SO4溶液,观察试管中有无沉淀产生。
在有沉淀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试管中的沉淀能否溶解?
现象:有沉淀生成
现象:沉淀消失
加入浓的无机轻金属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从而析出蛋白质,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①盐析的特征
可逆
蛋白质溶液
蛋白质沉淀
无机轻金属盐

②盐析的用途
分离提纯蛋白质
③盐析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探究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鸡蛋清溶液3mL,将一支试管加热,试管中有无沉淀产生?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铅溶液,试管中有无沉淀产生?在有沉淀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两支试管中的沉淀能否溶解?观察现象。
现象:出现沉淀且沉淀不消失
当加入醋酸铅等重金属盐时,就会使蛋白质失去可溶性,同时也失去了生理活性,这种现象叫变性。
由实验可以看出,加热也可以引起蛋白质的变性。
(5)变性
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物理因素包括: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超声波等;化学
因素包括: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①由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蛋白质凝结是不可逆的,是化学变化
②蛋白质变性凝结后丧失可溶性,还失去生理活性
加入某种物质后有沉淀生成
不可逆
可逆,加水即可
杀菌、消毒、防中毒
分离、提纯蛋白质
重金属盐、醛、加热或剧烈震动
加入某些浓盐溶液,如:
Na2SO4
(NH4)2SO4等
相同点
复原



用途



变性
盐析
盐析与变性的对比
【思考、讨论】
1.误服重金属怎么解毒?
2.为什么注射针剂前要用
75%的酒精对皮肤
消毒?
3.为什么可将醋蒸发,利用其蒸气对某些公共
环境进行消毒?
4.用苯酚跟肥皂水配成的“来苏尔”为什么可常
用于病房内外的消毒?
5.为什么可用福尔马林来浸泡动物标本?
5.在医药上,红汞常用
伤口表面
的消毒。
6.有的眼药水是用很稀的AgNO3溶液配制而成的。
7.人体为什么不能长时间
在烈日下暴晒?
8.在医院的病房里为什么常常安放紫外灯?
10、为什么在医院里,医生用过的针头,每次都要进行高温煮沸
9、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喝生水,不要吃未煮熟的食物
(6)颜色反应
[探究实验]
在盛有2mL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微热,观察现象。
现象:开始有白色沉淀,加热沉淀变黄色。
含有苯基的蛋白质和浓HNO3作用显黄色,称为“黄蛋白”反应,用于鉴别蛋白质
(7)灼烧有焦羽毛气味
鉴别人造丝和蚕丝
三、酶
生物体、植物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化学反应,并且这些反应在生物体存在的条件下进行,而且会随着环境、身体的情况而随时自动、精确的改变,是什么让这些反应可以实现的?
----酶也是蛋白质
1、酶的涵义
酶是具有生物活性,对于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体内进行的复杂化学反应具有很强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3、酶的用途
淀粉酶应用于食品、发酵、纺织、制药等工业;蛋白酶用于医药、制革等工业;脂肪酶用于使脂肪水解、羊毛脱脂等。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
2、酶的催化特点:
A.条件温和,不需加热
B.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C.具有高效催化作用
酶作催化剂时催化效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温度(℃)
速率
0
37℃左右
四、核酸
核酸是一类含磷的高分子化合物,DNA就是其中组成,还有一种是RNA(核糖核酸),DNA和RNA互相作用合成蛋白质。
【练习】
1、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A.蛋白质的盐析
B.酯的水解
C.蛋白质白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
质应加入(

A.甲醛溶液
B.CuSO4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浓硫酸
3、证明豆浆中含有淀粉和蛋白质,可选用的试剂有:

碘水、

浓盐酸、③浓硝酸、④
新制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合适的组合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溶液里加入不饱和(NH4)2SO4溶液,
蛋白质析出,虽再加水,也不溶解
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
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首次合成的
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凝聚,所以误食重金
属盐会引起中毒
D、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
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5、蛋白质、淀粉、脂肪是三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中______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这三种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蛋白质→_____淀粉→_____;脂肪→_________;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子中,含有__官能团。
6、下图表示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了分子中不同的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时,断裂的键是(

4、为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A、D
5、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
用以解毒急救的措施是(

A、服大量食盐水
B、服葡萄糖水
C、服鸡蛋清
D、服新鲜牛奶
C、D
6、蛋白质、淀粉、脂肪是三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其中______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这三种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蛋白质→________淀粉→_________;
脂肪→_________;在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子中,含有_________官能团。
7、若将氨基乙酸和丙氨酸混合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得
种二肽。
1.下列物质中与甘氨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2H5ONO2      
B.C2H5NO2
解析: 相同碳原子数的氨基酸与硝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甘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C2H5NO2。故选B。
答案: B
(2011·杭州高二质检)在下列物质中:①K2SO4、
②HCHO、③MgSO4、④Hg(NO3)2、⑤NH4Cl、⑥KOH,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________,能使蛋白质溶液中蛋白质发生盐析的是________。
思路指引: 解决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蛋白质变性的内涵及条件。
(2)蛋白质盐析的内涵及条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双选)(  )
A.氨基酸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B.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微热)都能变成黄色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D.核酸水解的最终产物是磷酸、戊糖和碱基
解析: 含苯环结构的蛋白质遇浓硝酸会变黄色;温度高时,酶会变性,使其催化效率降低。
答案: AD
3.把①蔗糖 ②麦芽糖 ③淀粉 ④纤维素 ⑤油脂 ⑥酶 ⑦蛋白质,在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1种的有(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④⑥⑦
D.③④⑤⑥⑦
解析: 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得到葡萄糖和果糖;蛋白质水解最终得到多种α?氨基酸;油脂水解得到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