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光荣属于希腊
伟大属于罗马
民主
法制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三单元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确立标志:法律文件或者宪法文件
现在谁在统治英国?
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由君主担任)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一、制度之初创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二、制度之完善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四、制度之感悟
----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三、制度之发展
-----1832年议会改革
本课线索:
法律高于国王之上,
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大宪章》开始给王权设定限制
《大宪章》精神
议会:上议院(贵族院)+下议院(平民院)
逐渐形成议会
国王
议会
詹姆斯一世
查理一世
“君权神授”
英国查理一世
明朝崇祯皇帝
1644年,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树枝下丝带吊环里;
1649年,另一个将脖子伸进了断头台的铡刀下;
“进口”的国王: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光荣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一、
制度之初创
1.背景
(1)历史传统:
(2)阶级基础:
(3)政治前提:
《大宪章》的签署,限制王权,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进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日益强大.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利之争
2.建立标志:1689年
《权利法案》
材料二
《权利法案》的条款: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2.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3.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4.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5.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集会权
选举权
限制国王权力
确立议会主权
君主立宪制建立
《权利法案》
内容:
1)标志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2)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
3)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
4)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限时记忆
意义:
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国王的权力。
“不懂英语的国王”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
行政大权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上台,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二、制度完善
【合作探究——1、何谓责任内阁制】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
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有几种解决方案?
原则一: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原则二: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
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合作探究
2
请同学们根据图表与漫画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议会
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政府首脑)
对议会负责
内阁
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
对议会集体负责
国王(国家元首)
形式任命
统而不治
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监督内阁
国家权力中心
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向女王陛下请安吗?
女王是国家元首,首相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英国首相布朗的一天
想想看为什么大家都支持他呢?
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猜猜看为什么是由他来“宣称”呢?
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大权
布朗首相宣称“英国坚决奉行‘一个中国’的原则”
如果议会不再信任他,首相该怎么办?
内阁下台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④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②国王----国家元首,世袭制。扮演仪式的角色,
统而不治。
①基础----代议制;核心----责任内阁制。
③首相----议会大选多数党领袖,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
最高行政长官。
(1)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各是什么?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地位如何?
(3)首相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权力,地位如何?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④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②国王----国家元首,世袭制。扮演仪式的角色,
统而不治。
①基础----代议制;核心----责任内阁制。
③首相----议会大选多数党领袖,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
最高行政长官。
(1)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各是什么?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地位如何?
(3)首相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权力,地位如何?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以代议制为基础;
2、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3、国王世袭,国家元首,仪式性的角色,统而不治;
4、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权力中心在议会。
5、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
18世纪英国内阁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
【延伸拓展1】
英国:
权限:
性质:
影响:
内阁掌握行政权
政治民主化的产物;
促进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
权限:
性质:
影响:
皇帝的内侍顾问
皇权专制的产物。
促使封建专制制度强化,日益成为社会障碍。
三、制度的发展
阅读教材概括:
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的因素是什么?结果如何?这次改革对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有什么意义?
--代议制下民主化改革
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结果、意义
背景:
结果:
意义: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议席
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材料一: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的新的文明。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世界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欧洲:英国、瑞典、荷兰、西班牙等11国。
亚洲:日本、泰国等5国。
四、制度感悟
——制度之影响
思考: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影响?
1、对英国:
(1)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走上了民主化道路,英国社会和平稳定。
(2)经济——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对世界:
为全世界提供了政体发展模式,促进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
本课小结
1.一条主线
2.两个趋势
3.三个转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完善、发展的过程
: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民主权由贵族到公民
英国的制度创新
建立
完善:
发展:
影响
1.国内
2.国际
1832年议会改革
第一任首相
首相的来源
三大原则
条件:历史的,阶级的,前提
标志:
意义:
责任内阁制
特点:
基础、核心、国王、首相、内阁、议会
学习成果检查1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国王统而不治。
(3)议会中大多数议员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谁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政府的首脑是谁
政府首脑如何产生
政府如何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英王
世袭
无
无
首相
议会选举的多数党领袖
首相组阁
议会
学习成果检查2
同步练习册
1.
32页判断回扣
2.34页学业达标检测
学习成果检查3
1.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完善?
2.“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B
B
学习成果检查4
3.《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英国国王在(光荣)革命前保证“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文件”,而革命后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这主要表明(??)?
A.崇尚法治是英国一贯的传统?
B.革命前后英国民主制度无实质性的变化
C.革命后国王成为可有可无的虚君?
D.革命前后英王权力来源发生了重大改变?
?4.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音译词,指的是(??)?
A.内阁????????
B.议会
?
C.首相???
D.护国主?
D
B
5.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大宪章》的制定??????????????????????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内阁的建立?
6.1693年,英王威廉三世选用了4位宠臣担任了政府要职,到1698年又重新任命了新的政府成员。材料说明(??)
?A.英王仍实行专制统治?
B.英王仍有很大的权力?
C.英国的政局长期动荡?
D.王权还没有受到限制?
B
B
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材料二:“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你又获得保证,你不会在半夜三更,从你妻子的怀抱,或从你孩子的拥抱中,被人家拖出去,押入城楼,或驱入沙漠??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以君主立宪的政体形式实现代议制民主;以法治方式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作用:确立民主制度,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材料三:“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可以回答:它们被栽培得还不久--------所以,试种一下吧!”?
——伏尔泰关于英国制度的描述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长期的斗争和努力.“光荣革命”,结束封建专制统治;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上半期,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取得胜利,资产阶级民主得到发展。??
(3)伏尔泰对英国政治制度的上述评述是否可信?为什么???
答案1:不可信。
理由:文学家、思想家的作品和言论往往带有主观性,根据自己的好恶褒贬时政,存在一些与事实相悖之处。
答案2:可信。
理由:君主立宪制建立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最终建立起法治社会;随着英国代议制的逐步完善,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也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