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必修二历史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说课课件(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高中必修二历史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说课课件(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4 18:0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说课结构图
说课内容












说教学过程
反思



课程标准: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本课教材四个子目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包括“蒸汽时代的到来”和“进入电气时代”两目;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的两个部分,即对“经济组织”和“世界市场的影响。其实影响还有很多。我们教材在这方面真是惜墨如金。
在地位上,本课处于二单元第九课,与前面的第7、8课在教学内容上互为整体,上下联系。又与后面的中国近代经济有因果关系,
又与政治史、文化史内容相连系。
本课以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为题目,重在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掌握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并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能力。
2).通过学习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认识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化。
3).了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认识它的影响。
说教材------确立教学目标
1)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的思想。
2)通过探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与社会影响;以及对世界市场形成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有利也有弊。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做法:
1.设置情境,设疑引思,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采用多媒体软件教学,直观形象地展示两次工业革命3.采用模仿性学习方式,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和,教师讲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学生自主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部分内容。
4.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资料,以及课前搜集的工业革命的相关数据资料,让学生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从而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5.通过课堂分组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情境
探究
反思
创新
学生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
小组讨论
教师讲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课前探究
巩固训练
课前探究
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安排以下课前学活动:
1 指导学生按照“自主探究”中的预习学案,预习本课内容。以期掌握基础的知识。
2 组织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有关历史图片,初步体验这些发明带给我们的重大变化,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精神。
 
情境导入,启动思维
同学们,你穿的衣服是你妈妈手纺的,还是机织的呢?
假设你妈妈现在和古代妇女一样给你织衣服穿,你愿不愿意呢?
说教学过程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知识之窗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请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
发生而不是在其它国家?
思考探究
英国首先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商人,现在你准备投资工业,需要哪些条件呢?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技术知识
海外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
良好的环境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推行圈地运动
从以下材料能得出哪些信息?
原料、劳动力、国内市场、资本
材料二:从16世纪开始,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海外市场扩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恐怕供不应求了.
从以下材料能得出哪些信息?
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原料、资本、国外市场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技术
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请概括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
直接原因: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雇佣劳动力
生产技术


棉纺织
动力
蒸汽机
采矿
冶金
运输业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2、工业革命进程及重要成就:
影响: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是工业城市之母。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时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同一时期的中国为什么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对中国作了什么?
------还可以提哪些问题呢?
【思维拓展
中外对比
达到高效

(
提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等)
联系必修一与二
内外迁移1:同一时期的中国为什么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
军机处
广州十三行
材料一
材料二
…….那时候,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而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材料三:
顾炎武非常沉痛的说:“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厉害”。
1、开始
⑴时间:19世纪

⑵国家:英国、--美国和--等几个工业发达国家。
⑶动力:
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2、成就:⑴
的广泛应用是标志性成就,世界进入“电气时”。⑵
的发明与应用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就。
⑶新兴的
显著的发展。
⑷技术革新也推动了
的大发展。
3、影响:
⑴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兴起,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模仿学习-解决问题
  角色:假如你是英国曼彻斯特一棉纺织厂的工厂主,将分别参加1851年伦敦世博会和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
情境一:到伦敦和到圣路易斯你可能乘坐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情景二:在两次展会上你可能会看到哪些先进的展品?
情景三:你认为两次展会中国的参展品可能是什么?为什么?
情景四:看完中国的展厅后,你迫切想去中国,是为什么?
虚拟旅行
见证历史
中外结合
关于世界博览会
举办世界博览会的目的往往是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地区、某个国家的重要事件,展示人类在某一或多个领域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新产品等借助世博会的平台向公众展示。
联想: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第一

感受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变化
第一环节
工业革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变化呢?
第二部分
感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表一:世界工业发展指数(以1913年为100)
年份
指数
年份
指数
1850年
9
1880年
27
1860年
13
1890年
41
1870年
20
1900年
59
表三:1870——1900年的铁路网(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2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60
284
402
60
20
24
年份
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年
24
45.5
1880年
36
68.8
1890年
49
94.2
1900年
68
118.2
表四:全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概述以上四表格反映的社会经济特点?出现该经济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思考探究
【感受2
----经济组织的变化】
德国埃森的克虏伯钢铁公司
美国纽约华尔街摩根财团总部大楼
德国西门子公司总部
【感受2
----经济组织的变化】
根据图片,概括在工业时代,经济组织发生了哪些变化?
工厂
大企业(垄断组织)
手工工场
小企业
自由竞争
垄断贸易
时期
企业
规模
所有权与经营权
信奉的理念
与政府的关系
代表企业
工业时代早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
中小企业占多数
不分离
联合
合作
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政府不加干涉
瓦特的蒸汽机工厂
大企业时代到来
分离,高级专业人才管理
摩根、洛克菲勒、三井、西门子等
大企业与小企业的优缺点比较
美国人嘴里,能被称为王朝的,
只有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相
比肯尼迪家族男性成员命运多舛
、人丁衰落,布什家族显然强势
得多。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不过
五十余年的时间里,布什家族
“占领”了国会议员、中央情报
局局长、副总统、总统、州长等
高层职位。这还不算布什的曾祖
父塞缪尔·布什曾当过总统顾问。
感悟?
通过比较,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比较两幅图片,说出工厂发生的变化,由此感受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观察图片思考工业革命后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感受二
感受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
点?从中看出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
 特点: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地位: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思考:
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
1、条件:
(1)市场的需求
(2)原料的需求
(3)交通运输的条件
(4)经济和军事条件
指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2、过

 ① 16至18世纪中期,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②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亚洲大部分
几乎整个非洲
整个拉美
资本主义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起止时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
开始部门
主要标志
从棉纺织业开始
蒸汽机的使用
从重工业变革开始
电力的使用
生产部门
棉纺织业、
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电力、汽车飞机、电讯、石油化学、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同点:
经济组织
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
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感受四---
反思工业革命
 材料:1962年,美国生物
学家卡逊女士在《寂静的春
天》一书里提醒世人:“化工业正在将地球变成一个化学品毒性实验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正在成为毒性测试的实验。”
【探讨】为此有人提出人类应该要回到“前工业时代”,
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为什么?
【时空连线】时光飞逝,斗转星移。
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中国。我们的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神6升空、青藏铁路通车、嫦娥探月
卫星发射成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
中心于昨天11时37分对嫦娥一
号卫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
,顺利完成第一次“太空刹车”动作。
卫星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
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面对祖
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无比自
豪。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环境正在受到严重的
破坏,比如松花江水污染、太湖蓝
藻事件等。
  面对新科技革命,我们该如何应对?
课堂小结
  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西方国家不断的对外扩张,工业文明对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其中也包括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冲击。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将要了解的就是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板书设计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 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和条件
2 表现
3蒸汽机的影响 
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国家
2表现
三 影响
1生产力
2经济组织
3世界市场
四 反思
巩固练习
1、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2、“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这一发现”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
B.电的发明
C.蒸汽轮船的发明
D.内燃机的发明
3、19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整体线索乱,内容多。讲解起来难度大。对于一些重大的发明及其过程无法做到相当熟练,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讲授时,对教材作了一定的处理,课堂感觉还可以。同学们课前能够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收集资料、处理资料方面能力有所提高,但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上,有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抽象的东西,如工业革命、工厂等很难理解和把握。争取在本课结束后,在复习一次,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收获的地方是情境
探究
反思
讲课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