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10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8节机械能守恒定律课件(10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4 08:07:09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第8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
评测练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基础过关
1.下列运动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
B.抛出去的铅球(不计空气阻力)
C.流星划过天空发出明亮的光
D.光滑曲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
2.
游乐场中的一种滑梯如图所示.小朋友从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沿水平轨道滑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则(  
)
A.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小朋友不做功
B.下滑过程中小朋友的重力势能增加
C.整个运动过程中小朋友的机械能守恒
D.在水平面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朋友做负功
3.
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三届残奥会冠军侯斌依靠双手牵引使自己和轮椅升至高空,点燃了残奥会主火炬,其超越极限、克服万难的形象震撼了大家的心灵.假设侯斌和轮椅是匀速上升的,则在上升过程中侯斌和轮椅的( 
 )
A.动能增加
B.重力势能增加
C.机械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
4.
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桌面处为零势能位置,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 
A.mgh
B.mgH
C.mg(H-h)
D.-mgh
5.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高1m,斜长2m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g=10
m/s2)(你可以有几种解法)
PAGE
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机械能的概念,能够分析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会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分析、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适用条件的研究方法,初步掌握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来解释物理现象及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守恒思想,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及内容。
【难点】
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找一名学生配合完成小实验:用一个衣架,上边拴住一个秤砣。请一同学靠近,将秤砣偏至这位同学鼻尖处释放,当秤砣摆回时,观察该同学反应,并让学生分析会不会碰到鼻子,思考原因。由此引入新课《机械能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教师演示:与钩码相连的小车,哪两种能量发生了转化,哪个力做了功?
学生:重力势能与动能发生转化,因为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教师:那如果物体由于惯性在空中竖直上升时,能量又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物体原有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教师:我们再看事例二,小孩射飞机的过程中,哪两种能量发生了转化,哪个力做了功?
学生:弹性势能和动能,弹力做了功、
教师:哪位同学可以再举出类似的事例,并说出哪个力做了功?
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师提问:物体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呢?给出两个情境:情境一,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地面为零势面,从高度落到处;情境二:小球在光滑斜面上滚下,由运动到处。以三个同学为一小组,左边同学探究情景一,右边同学探究情境二,以ppt上的五个问题为线索进行推理,五分钟后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结果后得出两个不同情境,结论相同,对比相同点总结: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教师总结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对比两个情境的不同点,从受力角度进行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有以下两种: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其他力不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0;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四个问题的思考分析教材例题,并书写步骤。教师板书步骤,并让学生总结解题注意事项。接下来带领学生做学案第五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求解,通过对比体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简洁性和方便性。
最后,回归引入,让学生再次思考秤砣能否打到鼻尖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环节三:巩固练习
学生5分钟时间做检测案,教师进行讲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教师布置作业分为必做题和发散题两部分。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共10张PPT)
8
机械能守恒定律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
1.机械能由哪几部分组成?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在这个实验中哪两种能量发生了转化?哪个力做了功?
重力势能和动能,钩码的重力
3.当小孩松手后,主要是哪两种能量发生了转化?哪个力做了功?
弹性势能和动能,弹力
4.机械能相互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通过重力或弹力做功
光滑斜面
情境一
情境二
移项后,转化成机械能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表达式:
末状态
初状态
例1.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
,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O
B
A
θ
l
1、小球受几个力,做功情况怎样?
2、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吗?
3、选取什么方法求解,能用前面学过的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吗?
4、列公式求解前要注意什么?
例1.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
,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解:拉力F不做功,只有重力G做功,小球机械能守恒。
以最低点为参考平面。
O
B
A
θ
l
G
FT
已知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①.选取研究对象
②.根据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进行受
力,做功分析,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③.恰当地选取参考平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的初末时刻的机械能.
④.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进行求解.
方法总结

物体从高1
,斜长2
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你可以有几种解法)
例2:
必做题:
教材问题与练习1、3、4题